驛動的心

本來隻是給國內親友寫點東西,不想屢屢被封,既然已寫了,找個地方與同好同賞。
個人資料
正文

兒時瑣憶--小孩子眼中的文革: 有錢人家

(2021-03-22 07:07:42) 下一個

文革期間大家普遍貧困,沒有什麽有錢人,尤其在我們那種小地方,根本就沒有什麽高知,高幹或者民族資本家之類的有錢人。像我們家住的銀行大院,其實有不少出身不好的人,但沒有有錢人。基本上家家都是家徒四壁,當時小孩子到鄰居家都是隨便進出,誰家都沒有值錢的東西。唯一也許例外的是我鄰居老先生,因為他們家沒有孩子,孩子都大了下鄉去了,並且下鄉之後從來沒回過家。老先生也從來不與人打招呼,每天下班就門戶緊閉。為什麽我說也許是因為後來他家兒子跟我說過他家裏有郭沫若書贈他父親的條幅,還有什麽別的值錢的東西我就不知道了。但我每天從他家門前走過,也沒見過有值錢的東西。當時的房子不像現在,基本上從門口就可以一覽無餘。

當時雖然窮,但人們似乎並沒有感受到貧窮。大概是因為整天宣傳世界上還有三分之二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也沒有渠道可以了解外麵的生活,所以很是自得其樂。但是還是會與周圍的人比較並羨慕那些有錢人家的。

像我前麵提到過的黃同學,家在食品公司大院。當時食品公司可算是很好的單位了,所以黃同學家的條件在那個時代是很好了。有一次他居然拿了10塊錢和我一起去體育用品商店買乒乓球拍。我記得是要買一副紅雙喜的拍子,大概一塊多錢。商店裏麵的售貨員看見一個小孩子居然有10塊錢的巨款(大概相當於今天小學生腰纏萬元巨款的感覺吧),感到不可思議,堅決不賣給我們。最後我們還是沒有買成乒乓球拍。

前麵提到過我們那裏有遠洋船隊的船員,那就更加令人羨慕了。我們大院旁邊有一個單獨小院。院子比起我們院小多了,不過裏麵全部鋪滿了青石板,還有一個水井。我們院裏的小孩經常跑裏麵玩耍,我夏天還曾經去井裏打水喝。這個院裏住著一個20來歲的智障青年,有一個老太太照顧。聽說這個院子屬於一位遠洋船的船長,這個智障孩子是他的最小的兒子。哥哥姐姐都長大成家了,就將這個院子留給了最小的弟弟,大概雇了一個人照顧這智障孩子。70年代當時有個活動要辦什麽”向陽院“,或者叫社會主義大院,當時居委會就將向陽院辦在這個院裏,所以我們附近的小孩子經常跑到裏麵去玩耍。我們當時都傳說這智障孩子有5萬的存款,是老船長留給傻兒子的,他的哥哥姐姐們都沒有分這筆錢,而是全部留給了智障弟弟。不清楚五萬這個數字從何而來,但這筆巨款已經超出了當時我們的想象,我想應該至少相當於今天的千萬富翁了。這應該是我文革期間見識的真正有錢人了。

過了幾年智障孩子大概去世了。這個院子就被拆了,重新蓋了一棟六層的居民樓,絕對在我們小城當時是獨一份,是遠洋公司的。當時遠洋公司就是財大氣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