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出句用猶字,對句複用尚字,便是合掌” 嗎?

(2025-02-02 05:21:24) 下一個

“出句用猶字,對句複用尚字,便是合掌” 嗎?

瀛奎律髓匯評 一書,有一首江西詩派代表人物陳師道的詩:
登鵲山 北宋 · 陳師道
五言律詩
小試登山腳,今年不用扶。微微交濟濼,曆曆數青徐。樸俗猶虞力,安流尚禹謨。終年聊一快,吾病失醫盧(自注:山因扁鵲而名。)。

瀛奎律髓一書的作者方回加了編者按:予按此詩,後山年四十八為棣州教授時所作,明年下世。詩暗合老杜。…細味句律,謂後山學山穀,其實學老杜,與之俱化也,故書此以示學者。

清朝大詩人查慎行閱讀瀛奎律髓書時,看到編者的按,這樣評論: 後山詩樸老孤峭,在江西派中自當首出,隻讓涪翁一頭地耳。然謂其學杜則可,謂之學杜而與之俱化,竊恐未安。

陳師道的詩,學杜化了沒有,且不去爭論,本文就查慎行接著的評論,批評一下:
“第三聯,出句用猶字,對句複用尚字,便是合掌,老杜無此法也。”

本文要證明的是,大詩人查慎行關於合掌的說法是錯的。把兩聯用了同義詞便說成是合掌,太簡單了。

合掌,隻有”道物無差”時,才可以斷定。 以上引用的四個字,出自唐朝的論詩的專著 《文鏡秘府》。別的書,別的人,和這不一致的,都是錯的。

下麵是杜甫的一首五律,第二聯,正是 “出句用猶字,對句複用尚字”,老杜有此法也。

戲題寄上漢中王三首① 其三 (762年) 唐 · 杜甫
五言律詩
① 原注:時王在梓州,初至,斷酒不飲,篇有戲述,漢中王瑀,寧王憲之子。

群盜無歸路,衰顏會遠方。尚憐詩警策,猶記酒顛狂。魯衛彌尊重,徐陳略喪亡。空餘故叟在,應念早升堂。

再看杜詩三例:

傷秋(767年9月)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林僻來人少,山長去鳥微。
高秋收畫扇,久客掩荊扉。
懶慢頭時櫛,艱難帶減圍。
將軍猶汗馬,天子尚戎衣。
白蔣風飆脆,殷檉曉夜稀。
何年滅豺虎,似有故園歸。

遠懷舍弟穎觀等(768年1月1日)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陽翟空知處,荊南近得書。
積年仍遠別,多難不安居。
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
雲天猶錯莫,花萼尚蕭疏。
對酒都疑夢,吟詩正憶渠。
舊時元日會,鄉黨羨吾廬。

另一首五言排律裏(風疾舟中伏枕書懷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也有一聯是
尚錯雄鳴管,猶傷半死心。

實際上,查慎行自己也有一首詩,恰如他批評陳師道的:“第三聯,出句用猶字,對句複用尚字”。

七月十六日烏城直廬驚聞房師虞山公訃音哀情痛切托於短章四首 其一 清初 · 查慎行
五言律詩
公去京華日,餘方扈從時。三年歸失約,一別見無期。昨寄書猶達,初傳病尚疑。何當聞訃後,驚發早秋悲。

當然, 在詩的一聯中,出句用猶字,對句用尚字,是不是合掌,不能簡單論定,要看兩句是不是“道物無差“。

下麵引用一些詩來近一步支持筆者的觀點:

猶思泉石多成夢,尚歎簪裾未離身。 唐·白居易 

忽忽眼塵猶愛睡,些些口業尚誇詩。 唐·白居易 

渭曲莊猶在,錢唐俸尚殘。 唐·白居易

尚有妻孥累,猶為組綬纏。 唐·白居易

故衣猶架上,殘藥尚頭邊。 唐·白居易 

昨夜猶芻秣,今朝尚縶維。 唐·白居易 

鏡水波猶冷,稽峰雪尚殘。 唐·元稹 

別猶多夢寐,情尚感凋枯。 中唐·元稹 

地綠苔猶少,林黃柳尚疏。 中唐·李益 

縈叢蝶尚亂,依閣鳥猶喧。 中唐·韋應物

餘濕猶沾草,殘流尚入溪。 盛唐·孟浩然 

天寒猶講律,雨暗尚尋經。 唐·許渾 

懷玉尚悲迷楚塞,捧金猶羨樂燕台。 唐·許渾 

簫鼓尚陳今世廟,旌旗猶鎮昔時宮。 唐·許渾 

珠還猶照魏,璧碎尚留秦。 唐·李商隱

絳簡尚參黃紙案,丹爐猶用紫泥封。 唐·李商隱 

龍臥池猶在,鶯遷穀尚存。 唐·杜牧 

拆翼猶能薄,酸吟尚極清。 中唐·賈島 

瓊漿猶類乳,石髓尚如泥。 初唐·王勃 觀內懷仙

猶悲墮淚碣,尚想臥龍圖。 唐初·陳子昂 峴山懷古

氣色煙猶喜,恩光草尚榮。 唐·張九齡 

樹晚猶蔥茜,江寒尚渺?。 唐·張九齡 

賞景尚知心未退,吟詩猶覺力完全。 唐·劉真 

提劍尚殘吳郡國,垂衣猶欠魏山河。 唐·李山甫 

五馬尚迷青瑣路,雙魚猶惹翠蘭芬。 唐·李山甫 

雲凍尚含孤石色,雪乾猶墮古鬆聲。 唐·陸龜蒙 

衰柳尚能和月動,敗蘭猶擬倩煙籠。 唐·陸龜蒙 

舊風猶越鼓,餘俗尚吳鉤。 唐·李紳 

誑天猶指鹿,依社尚憑狐。 唐·李紳 

猶擎蘇武節,尚抱李陵弓。 唐初·王績

夏老蘭猶茂,秋深柳尚繁。 初唐·駱賓王 

猶知小山桂,尚識大羅天。 初唐·楊炯 

城荒猶築怨,碣毀尚銘功。 初唐·駱賓王 

樹影新猶薄,池光晚尚寒。 中唐·張籍 

日上岩猶暗,煙消穀尚昏。 唐·寒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