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不殺

(2024-04-16 08:01:19) 下一個

不殺

上諭如山重,廢興焉可更。

雄師指揮定,丞相計謀明。

隻管收元惡,何須及一兵。

無人機若在,斬首即為贏。

 

讀史筆記 為帥不殺

忽必烈(1215年-1294年)是元王朝的建立者,為元代最負盛名的皇帝。至元十一年甲戌正月(1274年),忽必烈命右丞相伯顏節製諸軍伐宋(二十萬大軍)。伯顏(1236年-1295年,一譯巴延),據說“天姿神邁,雄才大略,運籌計算,料敵決勝。”

七月,準備妥當,伯顏向忽必烈辭行。大家猜猜忽必烈這時候給伯顏說些什麽?我估計沒人能猜到。皇帝沒有鼓勵元帥攻城掠地,戰無不勝,奮勇殺敵,消滅大宋。而是說:“古之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一人。汝能不殺,是亦曹彬也。” 皇帝諭示伯顏,不要濫殺。

曹彬何許人也?宋朝人 (931—999)。宋太祖趙匡胤 開寶七年(公元974年),曹彬率十萬宋軍,戰船千艘,自荊南順流而下,向南唐發動進攻。公元975年,宋軍直抵金陵城下。公元976年初,金陵城破。史載曹彬征南唐,克金陵,不妄殺一人。

伯顏丞相總兵南伐,“取襄淮如拾芥, 平江南

猶反手也”。統二十萬大軍伐宋,如統一人。這大概就是漢朝的韓信了,用兵如神。至元十三年(1276年)二月初五,宋恭帝率文武百官投降。

古語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那麽伯顏聽皇帝的諭示了嗎?史書記載,他還是聽忽必烈的話的。他自己寫的詩:

江南詩

劍指青山山欲裂,馬飲長江江欲竭。

精兵百萬下江南,幹戈不染生靈血

(此詩取自欽定四庫全書 《宋元詩會》)

據《丞相巴延公勳德碑》說:“農不釋耒,兵不血刃;市不易肆,秋毫弗驚。天命攸歸,人心欣戴。不謀而同,不戒以孚,黃童白叟,手額讚歎”,“惟恐生靈枉受其害,傷聖天子不殺之仁也。丞相對揚休命,壹是以不殺為事,豈惟不殺,抑又不貪。”他不僅做到了“不殺”,還做到了“不貪”。“不以一兵一騎入城,不鹵一民,不掠一物”,“杭民千萬,易懼為娛。”“皆以仁義不殺為主”。還朝時,行囊僅有隨身衣被。

以上是他的功德碑,當然是歌頌有餘。下麵看看別人的看法。

宋朝的後裔,趙家的人,大名鼎鼎的趙孟頫,在他的一首詩《述太傅丞相伯顏功德》裏有這樣的句子:

“市靡易肆憂,兵無血刃紅”,“歸來一不取,匹馬走北風。”

再看看宋末元初 大詩人汪元量的《醉歌》其十:

伯顏丞相呂將軍,收了江南不殺人。

昨日太皇請茶飯,滿朝朱紫盡降臣。

汪元量(1241-1317),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 號水 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宋亡,隨北去。後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為詩慷慨有氣節,後人推為“詩史”。嚐謁文天祥於獄中。

清朝的大詩人袁枚在他的《伯顏》一詩裏這樣寫(他是在病中,看雜記,看到記載古人事之可喜可愕者,作絕句十六首,命兒輩錄出,以擴見聞):

元帥功成萬馬馳,滿懷冰雪映戎衣。

伯顏平定江南後,隻帶梅花兩樹歸。

以上筆記,主要出自《平宋錄》。這是專門記載元朝平定南宋經過的史籍,作者劉敏中。元朝時濟南章丘人,字端甫,號中庵。世祖時由中書掾擢兵部主事,拜監察禦史。起為禦史台都事。曆集賢學士,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有《平宋錄》、《中庵集》。

下邊是伯顏的兩首詩,取自《元風雅》詩集。其中《度梅關》詩,表明其廉潔自許:

度梅關

馬首經從庾嶺歸, 王師到處悉平夷。

擔頭不帶江南物, 隻插梅花一兩枝。

一節高兮一節低,幾回敲鐙月中歸。

雖然三尺無鋒刃,百萬雄師屬指揮。

作為結束語,筆者吟詩一首:

讀史 不殺 2022/07/30

上諭如山重,廢興焉可更。

雄師指揮定,丞相計謀明。

隻管收元惡,何須及一兵。

無人機若在,斬首即為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