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在我心中

遊走世界,開闊眼界,一直走到世界的盡頭
個人資料
世界在我心中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勿忘國恥,參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終結地一遊龍江(4)

(2025-07-12 07:02:20) 下一個

      前幾天正值七七事變八十八周年紀念日,不由地讓我想起曾參觀過的中俄邊境的虎頭要塞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園(以下簡稱二戰終結地紀念園)。廣東的虎門要塞在中國近代史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它曾是第一次鴉片戰爭的主戰場。而黑龍江的虎頭要塞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起到了標誌性的作用,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一次戰役的紀念地。

      二戰終結地紀念園建在當年日軍虎頭要塞的指揮部所在地虎頭鎮的猛虎山,這個地方也是蘇聯紅軍攻克虎頭要塞戰役中,戰鬥最慘烈,犧牲人員和殲滅日軍最多的地方。

      我走進二戰終結地紀念園,緩慢地向猛虎山頂的紀念碑方向走去,我左右兩側都是石刻與雕塑。我看到第一塊石頭上用中英文刻著大戰的醞釀與爆發,然後就看到9.18事變和七. 七事變的石刻和雕像,這是第一部分的石刻與雕塑。第二部分是大戰的全麵展開,第三部分是大戰的相持與轉折,第四部分為大戰的最後較量與結局。每一部分都有這一時期的代表性事件,比如標誌二戰開始的德國對波蘭的入侵,標誌二戰轉折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標誌二戰最後一槍的虎頭要塞之戰。這些石刻與雕塑猶如一部二戰的簡史,不僅能讓遊客全麵了解二戰的曆史進程,更能讓遊客容易記住二戰期間的重大曆史事件。

       1933年日本侵略軍占領了中蘇邊境中國一側廣袤的土地,從吉林省的琿春經黑龍江省再到內蒙古的海拉爾1200公裏的戰線上,修建了17處秘密要塞建築群,而虎頭要塞就是其中最大的一個。日軍認為虎頭要塞工事堅固程度,兵力的配備超過了法德邊境的馬奇諾要塞,所以被稱之為"東方的馬奇諾防線"。

      這個所謂堅不可摧的虎頭要塞全部是用中國人的生命建成的,從1934年到1939年的六年裏,日本侵略軍強迫數十萬勞工和戰俘在五座標高100米的群山中,修建了正麵寬12公裏,縱深30公裏的虎頭要塞。地下建成彈藥庫,指揮所,醫務所,發電所,上下水道等軍用設施和生活設施。在修建過程中無數勞工病死累死,工程完工後日軍把活著的勞工全部殺害,日軍這種慘無人道的暴行真讓我無法理解,無法接受。 我聽到解說員說到這段曆史時,真差一點就喊出打倒日本軍國主義。

     1945年8月8日蘇聯到日宣戰,8月9日蘇軍跨過烏蘇裏江向虎門要塞突襲。日軍約有1400人加上開拓民約2000人,蘇軍出兵1.5萬人,配備了飛機,坦克,火箭炮等。日軍憑借堅固的要塞頑強抵抗。8月12日蘇軍敢死隊炸毀了發電所,使日軍地下指揮所和隧道斷電,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而虎頭要塞的日本守軍沒有收到上級的電報,日軍聽到日本投降的廣播,以為是蘇軍的計謀。

     1945年8月26日虎頭要塞戰役結束,比日本宣布投降晚了11天,因此虎頭要塞被認定為第二次大戰的終結地。

     在虎頭要塞戰役中,日軍陣亡和自殺身亡1387人,被俘53人。蘇軍陣亡1200人以上,在虎頭蘇軍烈士墓埋葬了1200名陣亡士兵,蘇軍負傷2000多人。200名中國抗聯戰士參加了戰鬥,全部英勇犧牲。

      我走進了現存的虎頭要塞地下坑道,坑道的水泥牆壁上布滿了彈痕,可想而知當時的戰鬥激烈到何等程度。

      不要戰爭,要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這場戰爭中的最後一戰可以充分說明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但是,要贏得戰爭的勝利人民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園第一塊石刻918事變石刻與雕塑第二部分二戰的全麵展開德國入侵波蘭

珍珠港事件

大戰的最後較量虎頭要塞,二戰的最後一仗。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紀念碑 虎頭要塞坑道入口坑道裏麵的彈藥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sce 回複 悄悄話 這最後一戰是邪惡戰勝了邪惡。蘇軍88旅據說才1500人,裏麵還不全是中國人,如果在虎頭就死了200人,老毛子該不會是讓這些人打頭陣當替死鬼趟地雷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