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為了準備去中國東北,我在網上看了不少關於東北的文章,注意到一個新詞一一向北開放,這個詞對我來說是個新詞,以前從來沒聽說過。最初我認為向北開放不過就是和俄羅斯多做點生意,接著發現了很多向北開放的關聯詞,如向北開放新高地,向北開放橋頭堡,向北開放新戰略等等。我對這些詞真是一團漿糊,這樣我就開始學習向北開放戰略等一係列新詞的內涵。
向東開放是1978中國改革開放最先提出的對外開放方向,1980年確立了沿海的4個經濟特區和12個沿海開放城市,主要麵向美國,日本,歐盟和港澳台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建設海上開放的格局。可以說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起點,也是最先富裕起來的地區。
向西開放是2013年提出的對外開放政策,以新疆,甘肅和陝西等的內陸省份為核心,通過鐵路一一中歐班列,公路和管道與中亞五國,俄羅斯和東歐等國建立陸上的開放經濟走廊。
向南開放是2017年開始實施的對外開放方針,以廣西,雲南,海南等省中心,通過陸地與海上與東盟十國以及南亞的印度,尼泊爾和孟加拉等國建立緊密的經貿聯係。中老鐵路的建成為向南開放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未來這條鐵路將鏈接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向北開放,2018年6月在國家的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向北開放"這個提法。以黑龍江,吉林,蒙古為重心,與北方鄰國俄羅斯,蒙古和東北亞國家的合作,發揮地緣優勢和資源的互補,以振興東北的經濟。從時間上看向北開放的戰略己不新,我為什麽要用新戰略一詞,一是從區域開放的角度,它是最後一個。另外,對我來說是不久前才知道的戰略。
中國並沒有使用向東開放一詞,而是使用了沿海開放。向西開放和向南開放的用語也沒有廣泛使用,隻有向北開放作為經濟發展戰略提了出來。
向北開放的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麵:
其一,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加強中俄,中蒙之間的鐵路、公路、管道和口岸的基礎建設。目前己經建成了中俄黑河大橋和中俄天然氣管道"西伯利亞"項目東線工程等。
其二,建立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互市貿易區、跨境電子商務合作平台和物流園區。2024年3月,黑龍江省同江市正式運營了中俄水運邊民互市貿易區。
其三,推動經貿合作。擴大與俄羅斯,蒙古等國的能源、礦產、機械和農產品等領域的貿易與投資。
其四,建設開放平台。2019年8月設立了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包括哈爾濱片區,黑河片區和綏芬河片區。另外,還建成了綏芬河保稅區。
根據Al的解釋,"向北開放新高地"和"向北開放橋頭堡"是兩個密切相關,層次不同的的概念。
向北開放新高地指黑龍江,吉林,內蒙的某些區域,從國家對外開放的戰略角度,全方位,深層次地與俄羅斯,蒙古和東北亞國家進行經貿合作。
向北開放橋頭堡是指承載與俄羅斯,蒙古等國進出口貿易,人員交流的口岸城市。如中國對俄最大的城市滿洲裏,中國唯一與俄羅斯和朝鮮接壤的渾春市,對蒙古開放的最大的口岸二連浩特。
我從網上看,向北開放戰略,向北開放新高地和向北開放橋頭堡對我來說的這些新詞,在2023年下半年以後出現的頻率大幅度增加。
盡管中國不同時期提出了向東開放,向西開放,向南開放,向北開放不同開放區域。現在不管東西南北全都開放了,是不是可以說全域開放或全方位開放了。
從2003年開始的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已二十餘載,盡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東北的經濟地位還在不斷地下滑。那麽,中國的對外開放"新戰略"向北開放能否起到振興東北的作用,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