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間

跨躍中美文化,勾通雙項信息探討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一言九鼎

(2020-12-27 14:44:38) 下一個
大秦賦有段關於秦取九鼎的故事。秦軍圍攻周城,秦同意退兵,條件是周王必須割讓38郡,及獻出國寶九鼎。周王無奈,接受其條件。秦兵用馬車拉回九鼎,途中一鼎落水失落。這段故事首見「戰國策」第一篇:興師臨周而求九鼎。
這個故事和大秦賦講的不一樣。
秦國發兵攻打東周,並索要九鼎國寶。周王驚慌失措,問大臣們如何是好。老臣顔率出謀劃策願出使齊國勸齊王出兵相救。到了齊國顏率說請大王出兵助我抗秦。我王寧可獻出九鼎給大王,也不能拱手讓秦國搶走。大王出兵救我於災難,勢必美名傳揚天下,同時又得到九鼎,揀到了實惠,何樂而不為?齊王大悅,即發兵援周。秦兵見形勢不利,自動退兵。顏率二次麵見齊王承諾要獻上寶鼎,但他先請齊王考慮如何將寶物運回齊國。從周運回齊隻能借道梁國或楚國。這倆國早對九鼎 虎視眈眈,他們定會中途打劫。另外寶鼎不像醋瓶子醬罐子那樣,可以拎在手上或揣在懷裏代回齊國。當初周武王討商紂王,獲得九鼎 之後,為了拉運一鼎就動用了九萬人,九鼎就是八十一萬人。士兵、工匠所需難以計數,此外還要大批士兵護送,不知大王是否已做好準備。我東周君臣一直為此事替大王擔憂。齊王想了想,無奈吃了啞巴虧,終於打消了獲得九鼎 的念頭。
這個故事講的是外交手腕,問題的解決不是靠簡單、粗暴和輕率的行為,而是靠頭腦。顏率是戰略家,他並沒有失信,沒有翻臉不認賬,而是靠智慧四兩撥千斤,化解了危機。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