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間

跨躍中美文化,勾通雙項信息探討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山裏的孩子

(2020-06-27 15:08:26) 下一個

山裏的孩子
有一位作家到山村體驗生活, 為他的作品收集素材。
他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村裏有幫孩子,每天上山摟草拾柴火。這幫孩子年令差不多,一共四個,三個人成一夥,上山後打打鬧鬧,全是玩心,到晚上回家的時侯,筐裏的柴火還裝不滿,另外一個孩子一聲不吭,老老實實幹活,他筐裏的柴草滿得往外流。四個孩子一同回村,大人們看不過眼,罵那三個孩子懶,貪玩,長大了也沒出息。後來這三個孩子想出了鎪主意,進村前叫那個孩子把冒尖的柴火分給他們,這樣就顯不出他們懶了。這孩子老實得像塊泥,別人推一把搡一把,也不還手,也不向他們大人告狀。
若幹年後,那個最壞帶頭欺負人的大個子,進城打工遇到了這位作家。作家問起了這四個人的命運;他們都離開了農村,進城打工或自已開個什麽小公司,反正都掙到了錢,娶妻生子過上了好日子。說到那位死命幹活受欺負的孩子,大個子長歎一口氣說,數他混的慘。開始做生意屬他有錢,後來生意失敗,染上了賭癮,戒不掉,老婆帶著孩子也改嫁了。這位大個子說當年我們都看好他,沒想到他混得不如我們任何一個人,"這是為什麽?"  "請您這位大作家解釋一下,但千萬別用"人會變"那一套忽悠我。"
是呀!按一般思維模式隻有一個答案,人會變的,小時侯好,大了也許會變壞。
人這一生,成功的也好,失敗的也好,後麵都有一大堆故事,因果各不相同,但總有些規律性的原因可尋。有一碗精神雞湯說"一般說來,一個人無論在生活上還是事業上的失敗,都是因為他有重大的人格缺陷(significant character flaws)。我覺的這話有一定道理。但我們不要輕易說某某人是失敗者,隻能說他沒能達到他應該達到的高度。
故事中的這位從小就慫,缺少男子漢的剛陽之氣,容易變成被控製的對象,被別人控製,被失敗情緒控製,被賭癮控製。中國有個俗語叫"  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這位是男性,我們隻說前半句。" 性 "指的是一個人的性格,性情,男人要有棱角,要堅強。"鐵 " 是對"鋼" 而言。男人如果性情懦弱,就會如同鐵一般,成不了大事。鋼出於鐵,優於鐵,它即堅硬又富有韌性。"鐵"雖然"寧折不彎",一旦斷裂就徹底報廢了。中國人說 "恨鐵不成鋼 " 就是這個道理。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性格及人品方麵的缺陷或許不大,或許不多,平時對人生影響不大,但遇到人生轉折點,需要做出重大選擇的時候難免走錯路。聽到那麽多後悔的事:後悔學了不好找工作的專業,後悔不聽父母話來了美國,後悔嫁了這麽個不爭氣的老公等等,有那麽多後悔的事,有沒有從根本上吸取教訓。
那位下鄉體驗生活的作家也許還有更高的見解,但他客氣,把這個話題留給了讀者。
社會在進步,知識在更新,人們對一些問題的認識也不斷深化。我特別欣賞那位大個子的一句話,他雖然是個農民但說話很有哲理,"別用人會變的那一套忽悠我"。
這位大哥可能聽慣了太多忽悠人的話,現在覺悟了,不再相信那一套陳舊的說詞。那些拒絕被忽悠的人一定都是些長了腦子的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