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間

跨躍中美文化,勾通雙項信息探討人生感悟。
個人資料
正文

父親節有感

(2020-06-21 13:48:57) 下一個

今天是父親節。有話要說的人,節前都說過、寫過了。文學城博客裏真有幾篇紀念父親的好文章,我讀了很受感動。我有個感覺,過母親節時,人們一窩蜂似的說母親好,過父親節又一把鼻涕一把淚地說父親好,其實他們都好,隻是好的重點不一樣。比如在管教孩子的方法上,母親唱紅臉,父親唱白臉,不能說拳打腳踢的父親就不喜歡孩子了。對父母的認知離不開對男性和女性差異的認識。易中天有個講座,談到中國社會其實是女性社會。他舉了幾個最普通的例子:我們說婆家、娘家,不說公家、爹家,說母校不說父校。兒行千裏母擔憂,母行千裏兒不愁。這裏沒父親什麽事。嶽母刺字時,嶽飛的父親一定在邊上抽煙喝茶呢。世界上一切壞事全是男人幹的,吃喝嫖賭抽,吭蒙拐騙偷,全是壞男人幹的,其中有些人變成了壞爸爸。舊社會擺地攤賣兒賣女,要飯的全是男人幹的,所以在人們的潛意識裏男人壞女人好。當然絕大多數的男人是好的,但壞人裏絕大多數是男人。在歐美,男女比較平等,但在分工上也有差別,有諺語說,The man buys the house, but it is the woman who turns the house into a home. (男人買了個房子,是女人把房子變成家),這裏也有男主外,女主內的意思。對待男女的態度可以從過節時的表現看出。過母親節一般要送花,買名貴的禮物,金銀首飾、挎包,等等;過父親節,就比較簡單、實用,送條腰帶、領帶,或幾條內褲、幾雙蔑子、刮胡刀,一瓶腋下除臭香水,再體貼一點的,送勞動工具,割草機,修車的配件、手套等等。送什麽東西不重要,重要的是反應了男女在人們心目中真正的分量和地位。
今年父親節, 還在疫情中,外出吃飯就免了,遊泳池開了,遊完泳一家人在水邊吃燒烤,因為過節,我喝酒不再看老伴眼色,酒量放開了,話也多了 ,碰杯時,女兒,女婿向我祝賀 "Happy father's Day . I love you , Dad! " 我跟了一個玩笑,說 " Thank you! I love me, too !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