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

以文會友,提高文學修養。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我的良師益友

(2022-12-21 06:51:26) 下一個

/格利
 
上世紀八十年代,文革剛結束,鄧公號召向科技進軍,全社會重新重視知識。在這個時候我有幸從專科學校畢業分配到一個省屬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
 
那個時候研究所的年輕人學外語的積極性很高,一個個都是以求知若渴的精神恨不得把所有的業餘時間都用來學習。
 
有的人在門框上粘貼“閑聊請勿超過三分鍾”的警示語,有規定戀愛對象每周隻能來訪兩次的“怪人”……諸如此類,大家也見怪不怪,恨不得自己也是生出三頭六臂來學習。
 
一九八五年前後,我得到一個信息說是區民盟組織的民辦邕江大學開辦有一個日語學習班。我去報名時人家已經開課一段時間了,按道理一般不接受報名了。我通過關係去央求人家讓我插班學習。我對學習的熱情感動了校方,結果學校跟任課老師商量後對我說學習可以但要參與班級管理即上課去早一點幫開門,下課走晚一點幫關門。學費就不用我交了。
 
我聽後心裏一樂,滿口答應。
 
這個科技日語培訓班的授課老師其中就有紀浩然老師(還有一名也是冶金院情報室的鄢老師)。
 
紀老師是區冶金研究院檢測中心的工程師,四十多歲的樣子,個子不高,戴一副眼鏡,外地口音(後來才知道紀老師是廣東梅縣客家人)。從紀老師的授課中看得出來他對語言有很深的造詣。
 
紀老師的講課條理分明,對日語的語法講解透徹,對日語的發音係統即所謂的五十音圖隻要求我們會讀即可。我至今還能清楚地記得五十音圖的全部正確發音。要求我們掌握日語中的平假名和片假名的區別。
 
這個科技日語培訓班是晚上上課一共上了半年,主要是培訓科技人員的翻譯能力,不涉及口語和聽力。半年後我們大多都通過筆譯考核,可以借助字典翻譯專業科技文獻。
 
記得當時一塊上這個日語培訓班的還有我們研究所同事廖寄帆,後來廖工當上我院(所改院之後)的副院長。還有設計院的一個姓餘的年輕人,後來此人也當上了設計院的副院長。這都是後話,當年這些愛學習並想改變自己命運的人都是一些積極向上的年輕人。
 
後來我走上科技翻譯這條道路,跟紀老師當年的授課和引導不無關係。
 
多年後,我跟當上設計院副院長的餘俊強同學打上了交道,餘院長經常找我幫他們設計院翻譯一些糖廠項目的英文資料,有時候要得又急。沒辦法我就想起紀老師來。紀老師除了日語還通曉德語和英語。我給紀老師打電話請他幫忙。紀老師二話不說,叫我拿資料給他。就這樣,每次紀老師都幫我按質按量及時完成設計院餘院長交代的翻譯任務。大家合作很是愉快。餘院長見我從來沒打官腔,相反,都是熱情地叫我“老同學來了,老同學來了”,讓坐並叫手下人倒茶,很是客氣,讓人如沐春風般感到一片溫馨。
 
後來,我諸事纏身,工作繁忙,退休後又在大洋兩岸奔波,居無定所,很多年沒跟紀老師聯係了。
 
前兩天,我突然想起紀老師。我想如果紀老師還在的話,現在也應該有八十多年歲了。現在我搬家後住的地方離紀老師的單位冶金院也很近。我何不抽空去冶金院打探打探紀老師的下落。
 
第一次去我一時記不起紀老師的姓名但我給保安仔細描述了紀老師的一些細節:比如說個子不高、在檢測中心工作、戴眼鏡等等。門口保安也很熱心幫我查找住戶名單。這時恰好有一個老同誌經過,他記起有這樣一個同事但也一下記不起名字來。他說紀老師可能回廣東老家去了。我囑他如果想起來了就告訴保安,我第二天再來詢問。
 
第二天我又急不可耐地去冶金院打探消息。這次大門值班室換了一個女保安,她不知道昨天發生的事情但也是很熱情,恰好有一個領導走過她把他叫住了。一打聽,這位領導剛好是檢測中心的退休領導,他非常熟悉紀老師。他說紀老師是一位十分敬業的高級工程師,在專業分析領域很有造詣,他發明的新的分析方法申請有多個專利,報紙上都曾對他進行過報道。他對我遺憾地說,紀老師早幾年走了,他這個年紀不應該走得那麽早的。
 
我聽後也感到很遺憾。遺憾自己來得晚了。要不然還可以向紀老師請教,向他問好。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很多事情想到了就趕快去辦,不要拖,不要留下遺憾,很多事情拖不起。你不知道明天會怎麽樣,今天的事情最好今天辦。
 
囉裏囉嗦地寫下上麵這些字句,聊寄我的哀思,願紀老師在天堂快快樂樂,正像一首歌詞中所唱到的(我改了幾個字):做你的學生還沒做夠,央求你下輩子還做我的老師。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refox01' 的評論 : +1

感動,好文,謝謝分享!
山裏人家168 回複 悄悄話 我大學畢業工作後,與另一同事被派去夜校學日語,老師是右派摘帽,50多歲,小孩才一歲。學了近一年,沒用上,全還給老師了。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奮鬥過,努力過,此生無悔。
人參花 回複 悄悄話 格利的最近幾篇都看了,寫得好,時代的印記。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