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

以文會友,提高文學修養。
正文

第一台電腦

(2021-04-06 10:50:49) 下一個

第一台電腦
/格利

我們部門是單位第一個買電腦。

?1994年7月,我從輕工業廳科技情報總站副站長一職回來之後開始擔任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職,感覺到這個電腦的重要性。當時在廳裏的時候,廳科技處已經買有一台電腦。我們情報總站也買有檢索光盤,我們部門小曹具體負責操作。但因為是科技處的電腦,我們隻是在他們不用的時候插空借用一下,所以用得不是很爽。但我當時已經認識到電腦的重要性。當年的電腦還隻是386,運行速度還行,但還沒有聯網使用。

回到院裏麵以後,我就以信息中心的名義給院領導打報告申請購買電腦,當時是我們研究院獲批購買的第一台電腦。?記得當時國際上剛興起互聯網,美國克林頓總統稱之為網絡上的“信息高速公路”。但國內還沒有普及互聯網,我們那個城市要到1996年4月才開始有互聯網。我們的電腦主要是想用來排版,剛開始我們研究院主辦的這份雜誌想自己排版,也購買了北大方正全套排版軟件。當時院裏安排馮青負責這項工作。但馮青身體不怎麽好,院裏照顧她,把她從科研第一線的食品研究室調整到我們信息中心。

買電腦的時候,電腦公司提供有兩個名額給我們去免費學習如何操作電腦排版軟件。我就跟馮青一起去學習,馮青學習到一半時候突然生病,就去不了了。我是堅持學完,但是我的主要任務不是排版,而是電腦使用。我就順便自學了五筆打字。感覺五筆也不是很難學,主要是靠死記硬背,熟能生巧。

馮青生病以後,院裏又安排一個盧平來接馮青的班?。但那個時候我已經意識到,如果專門用一個人來排版雜誌,不大劃算。除非她能兼編輯工作,但是小盧顯然不行。小盧是院職工子女,屬於照顧性質。後來我就把排版這項工作外包轉到省科學院學報編輯部,請他們幫助排版,他們有兩名專業排版人員和一名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畢業生,除了負責自已本身兩個刊物之外,同時還對外服務承接多家雜誌的排版工作。

我們工作的重點還是放在組稿,編輯出版等方麵。雜誌原稿經他們排版之後就可以直接送印刷廠出片印刷啦。?

稿件都是三校稿,即按出版工作規定反複校對三次。?三校後經我簽字才可以發排印刷。雜誌出版工作是一項很嚴肅的工作,像電影業一樣也是一種遺憾的“藝術”。出版部門都有一些嚴格的規定和要求,比如說雜誌編輯差錯率要求在萬分之三以下。雜誌主編每年還要參加主編學習班十天,獲得一個考證才能夠繼續下一年的雜誌出版工作,以保證出版工作不出政治上的差錯,比如說談到台灣,你不能說“中華XX ”和“台灣XX ”,而要說“台灣地區”或“台灣地區領導人”,如此這般,等等……

我每年都是以編輯部主任名義代表雜誌主編(院長兼)參加由省出版管理部門舉辦的主編培訓班。每年的主編培訓班都是學習一些最新的國家出版有關管理政策,學完以後還有個形式上的考證。隻有參加這個培訓班並通過考試合格才能夠進行下一年度的出版工作。

在我接手研究院雜誌的編輯出版工作過程中,我們還經曆了鉛與火以及現代北大方正印刷術的轉換,?從鉛字排版到激光排版的變遷。電腦排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差錯率,省了很多事,這是印刷術的一次革命。我有幸在那些年裏從事這一行業,見證了出版革命的這一偉大時刻。

由於是單位的第一台電腦,國內著名品牌聯想電腦並配有當時先進的Windows 95原版操作係統,在管理上我就不免稍嚴了些,實行專人專用。部門有些同事不理?解,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以後電腦多了,家家都買得起電腦,甚至人手一台,也就沒什麽希罕的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智者不惑 回複 悄悄話 看後要讚,大讚好文!
智者不惑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格利仁兄分享自己“人生第一”的故事,很接地氣,也很好看。

“我每年都是以編輯部主任名義代表雜誌主編(院長兼)參加由省出版管理部門舉辦的主編培訓班”,原來格利仁兄出國前也是單位裏的重要人物,且是“編輯部主任”,難怪文章行雲流水、妙筆生花、文情並茂,不愧是寫作才子!
小小漣漪 回複 悄悄話 記錄一下人生第一,很有意義!
簡翎 回複 悄悄話 你買電腦算早的。
棗泥 回複 悄悄話 那是一個年年月月天天都在變化中的時期,很多事情令人興奮呢。謝謝分享。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人生經曆中的每個第一次都值得永遠記住。謝謝分享人生!
Alabama 回複 悄悄話 我在1987年在美國實驗室第一次用電腦,屏幕隻有8寸。嗬嗬!時代進步太快了!
南島水鳥 回複 悄悄話 第一台電腦 — 你的文引起了我的很多回憶……。謝分享!
麥姐 回複 悄悄話 格利難忘的回憶。我是五筆字型學了用,一段時間不用又忘了,然後又重新學,折騰好幾回。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第一次用電腦是1984年,房東讓我用他的電腦做文字處理,好感動,終於擺脫了打字機,打錯了字,不必塗塗改液了。
心中之城 回複 悄悄話 第一次買電腦,第一次買電視都讓人難忘。
OnStrike 回複 悄悄話 92年去一個單位實習,那裏有一個AST的386,可帶我的老師不讓我用,說這可是386呀!其實他們也不怎麽用。93年我已經在中關村攢電腦了。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我第一次使用電腦是93年,以前8幾年用過終端機。93年使用DOS係統的時候,要自己打進win,才能進去。94年開始裝了windows, 一下子屏幕簡單明了了,直接進入app,感覺天都亮了。我自己的第一台電腦是我姐夫給我攢的,應該是486,夏天開電腦,一會就歇菜了,太熱,機器down了。這台機器送我出了國,功勞大大的:)
dengzc1971 回複 悄悄話 想起上大學時係裏的老師去國外學習用節省的生活費買下了一台電腦送給係裏,感動了很久。後來出國讀書,研究室的電腦慢跑一遍自己編的程序要幾個小時,沒好意思跟老板講,自己掏錢買了一台,幾分鍾就能跑完程序,有了新想法立刻該程序就能試出結果,很快就出了一篇論文,那是1996的下半年。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分享,美國最早個人電腦的應用軟件也是文字編輯處理(Word processing)和數據處理(spreadsheet)。90年代初國內的電腦可能還較少吧。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