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還是生活拮據但對未來充滿希望的在讀博士生,因為沒有錢,暑假無法回國,於是決定和朋友們去黃石公園,就開著自己的明亮的黃色福特出發了。
在寬廣的土豆地間行駛時,根本沒想到這一次去黃石,會碰到隻在新聞、網絡或書裏見到的名人 - 楊振寧和翁帆,這也是這一輩子迄今為止見到的最大的名人。在黃石公園的開闊地裏,同行的朋友很快認出了楊振寧, 並讓我們趕緊看。隻見楊振寧在給翁帆照相,翁帆本人長得很生動,比媒體照片要好看很多,也年輕很多,氣質溫婉、溫順,她微笑著,側著身子,給出她想要的角度。楊振寧個子不高,很耐心。我們異常興奮,我張口叫遠處的朋友時,甚至喊出了“楊振寧,” 但顯然楊振寧非常有涵養,不為所動。照完相後,他走進自己的車子,坐在駕駛座,準備發動車子,翁帆坐在他旁邊的位置。我當時的印象是,楊振寧有種很堅毅果決的氣質,而翁帆上車後,好像收起了笑容。
我的同行的朋友點評說楊振寧對翁帆很好,我的感覺是翁帆似乎很聽話的樣子,很漂亮。20年過去了,每當看到網上討論他們兩人,我就想起在黃石公園見到的他們,從未忘記過,不知為什麽畫麵這麽持久。我的朋友曾經打趣翁帆稱楊振寧是“美籍華人,” 似乎這才是她眼裏楊振寧的價值。但這也並不妨礙楊振寧對翁帆好,至少很殷勤地幫她照相並為她開車。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如果兩個人對上了,旁人也沒必要說什麽吧。看翁帆寫的楊振寧不教她物理教她開車,如果真是她寫的,文筆還是相當不錯的。估計兩人在某些方麵也是有精神的溝通的,要不也不會合作《晨曦集》。如果他們能找到兩人的默契,外人能做的就是祝福,感情畢竟是私人的事。況且,楊振寧每次出行都帶著翁帆,怎麽著兩個人都要麵對很大的壓力,能在這樣的壓力下一路走來,也很不容易了 - 想想馬克龍夫婦現在的起訴大家就能夠理解了。而翁帆能夠應付與楊振寧各色友人的社交,也算是有一定素質的。
他們認為自己找到了想要的,並和和美美地走過了21年,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說實話,我覺得我們不需代入感太強或窺探他人的隱私,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翁帆說楊振寧讓她生活在象牙塔裏的象牙塔,也算是楊振寧對翁帆的深愛了,祝福翁帆,估計她與楊振寧在一起的經曆讓她感到曾經滄海難為水。
我想說的是,因為見到楊振寧太興奮,我的明亮的黃色福特在30分鍾後就出車禍全毀了,但車裏的人沒事。不知為什麽永遠記得看到他們的一幕和兩人的樣子,終於在這樣一個特殊時候,我決定應該寫下來紀念一下,畢竟,楊振寧是為華人爭了光的大科學家。再一次強調,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感情,事業,家庭,為自己的國家或民族付出的道路也有多種,我們還是要眼光開闊,允許甚至擁抱不同的人生方式。
Their marriage was a little controversial, merely because it did not align with normality and expectation. In fact, the marriage was neither illegal nor immo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