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而退群很多人已經經曆過了,我也一樣,退了又進,畢竟那是和自己共同成長的夥伴和青春的記憶。昨天在初中及高中群的“勝利,”讓我對如何應對有了新的領悟。
首先,要不要喚醒他們?不少人以魯迅鐵屋子的比喻,說反正喚不醒,隨他去吧。可是魯迅仍舊不懈地寫作,繼續喚醒。我們也一樣,我們不可能放棄的,就因為他們是我們的血肉同胞,我們希望他們好 – 這是我們基本人性的表現,無關與他們,關於我們。
然後,怎樣喚醒?我們得分析國內朋友的心理才能製定策略。
如此,我覺得可以從這幾方麵著手:
總而言之,這是一套以階級為基礎的溝通術,而不是以美國與中國的對立為基礎。如果我們永遠說美國有多好或者隻說中國有多糟糕,必然引起反感,隻能尋找共同點,比如無論中國美國,我們都需要發聲才能讓政府製定有利於民眾利益的政策,比如告訴他們我們在武漢疫情中的感同身受、盡力幫助,讓他們了解我們的善意。
原則是不要以為可以一蹴而就,得慢慢滲透。有些說不清楚的問題比如病毒的來源,就不要去爭執了,慢慢來,滴水穿石。
那我說的喚醒是什麽意思?喚醒什麽?其實很簡單,人的基本權利罷了,言論自由,民主,溝通好的話可以提一提結束一黨獨裁實行兩黨製,不好隻提言論自由就可以了。有一句話國內的親朋好友無法反駁:沒有言論自由要死人的。李文亮醫生的去世讓每個人深刻地體悟到了這一點,這是李文亮醫生的最大貢獻。而且,中國的憲法也規定言論自由,這樣國內的親朋好友就不會覺得這是被他人強加的價值觀了,中國也有,隻是執行得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