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外長豐

散散寫的文,隨隨記的筆。
個人資料
正文

想起王家衛的《東邪西毒》

(2024-06-26 19:02:50) 下一個



  東歪西倒地坐在桌前,自覺需要寫點東西……喝完了一大杯可可,抓耳撓腮了許久……自以為可以了,桌上仍是白紙一張,隻有幾滴出人意料的可可汁印……忍不住對朋友抱怨:憋了幾天,隻憋出幾個印子……對自己很失望!   

“知道你在憋著。。。”朋友對這種行狀應該很熟悉,於是假惺惺地表示關心,先邀請我去喝咖啡,繼而又幸災樂禍地問:“因何擠不出字來?”    

“找不到點。”不理會他的幸災樂禍。有許多開了頭就丟下的東西。   
   他建議我翻舊帖,洗洗鍋刷刷碗,“鍋碗一碰,也許就有火花了呢”     
 “不好意思!洗了幾天,手都皺了!” 
    姚順君曾說:“我的朋友,比‘好像一隻蝴蝶飛進窗口’還莫名其妙。文章寫什麽,可遇不可求。”     
  他是不是很萌?可我很氣餒!百味具全地翻看“有詩讀的塵世是有花開的原野,生便有所戀”的忒忒綠的詩。
   
  《讀詩》   

讀著   你的詩   
   它們是那麽短   
   又是那麽長   
明明是讀完了   
   總覺得還沒有讀完   
忽然間,看見   
   心裏的密碼   亮了     

這應該就是讀詩的感覺。他的詩,字麵上總是那麽簡單明了如大白話,如果沒有心中的密碼,讀不出詩中暗含的意蘊。 
  他認為:“一首詩歌不宜搞得太沉、太重。不宜賦予一首詩歌太多的喻像。無論有無押韻,讓喻像保持內在的舒緩的節奏和韻律。不提倡故意擰巴和纏繞。讓讀者感觸到你的靈感和情緒.”詩還需要“具體描述和抽象表達兼備。”切忌沒有靈感而作詩。     
  他推崇短詩,認為短詩是詩歌中的精華。“一般而言,追求長而繁是對詩歌的曲解,是寫詩的忌諱.”  他驕傲地寫道:
   
   如果嫌我的詩歌短     
   把它們扔在山坡上   
         風吹 日曬 雨淋   
  過些年頭 去看看會不會 
        變長 長出枝椏   

  他對此很有信心。    

當然!好的詩,生命力會很強。     
  他瞧不起文青的多愁善感,不屑於為了長而長。他認為詩人的特質由兩點決定:詩的靈感和深邃的思考。“詩是從深沉思索的索鏈裏,飛出的,輕盈的,蝴蝶。飛啊飛,不說話 ”   
   可是,在姚君看來,蝴蝶自己也莫名其妙,它能說什麽呢?    

沒說的,我們去《桃花島 》。
 
春天   
   去桃花島 
   沒看見桃花   
隻有一位叫桃花的姑娘   
   始料未及  

看見了?沒有蝴蝶!想起了王加衛的《東邪西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