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續高僧傳》戒賢大師弘揚大乘佛法,因此重報輕受:
白話簡意:
玄奘法師到達印度那爛陀寺時,戒賢大師已經年過百歲,他即是那爛陀寺的主持,也是當時印度大乘佛教的最高權威,德高望重,備受尊崇;當他聽說玄奘來自東土大唐,竟然老淚縱橫、泣不成聲,隨後,戒賢大師命弟子佛陀跋陀羅說出其悲痛感歎之因緣:
三年前,戒賢長老身患怪病,痛苦萬分。雖然他修行了那麽長時間,但仍無法忍受病痛的折磨,想要自殺了卻殘生。當天晚上,他就夢到了文殊菩薩,文殊菩薩告訴他:“你在久遠劫前,當過許多次國王,做了許多迫害百姓的惡行,本應墮落惡道長久受苦,但因你這一世弘揚大乘教法,利益了無數眾生,所以,地獄大苦報轉變成了目前的人間小病苦,你最好還是繼續忍受。再過三年,有位大唐僧人會來此拜你為師,求受佛法。你若將佛法傳授給他,身體就會康複。”後來,玄奘得受法要之後,他的病痛果然消除了。
以下是原文,一出《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一出《續高僧傳》,前者詳述,後者略述,不過大意趨同,或因《續高僧傳》在後,撰者參詳前者,略其意而述之:
法藏令廣敷床座命法師及諸僧坐。坐訖問法師從何處來。報曰。從支那國來欲依師學瑜伽論。聞已啼泣。喚弟子佛陀跋陀羅(唐言覺賢)。即法藏之侄也。年七十餘博通經論善於言談。法藏語曰。汝可為眾說我三年前病惱因緣。覺賢聞已啼泣捫淚而說昔緣雲。和上昔患風病。每發手足拘急如火燒刀刺之痛。乍發乍息。凡二十餘載。去三年前。苦痛尤甚。厭惡此身欲不食取盡。於夜中夢三天人。一黃金色。二琉璃色。三白銀色。形貌端正儀服輕明。來問和上曰。汝欲棄此身耶。經雲。說身有苦不說厭離於身。汝於過去曾作國王。多惚眾生故招此報。今宜觀省宿愆至誠懺悔。於苦安忍勤宣經論。自當銷滅。直爾厭身。苦終不盡。和上聞已至誠禮拜。其金色人指碧色者。語和上曰。汝識不。此是觀自在菩薩。又指銀色曰。此是慈氏菩薩。和上即禮拜慈氏問曰。戒賢常願生於尊處。不知得不。報曰。汝廣傳正法後當得生。金色者自言。我是曼殊室利菩薩。我等見汝空欲舍身不為利益。故來勸汝當依我語顯揚正法瑜伽論等遍及未聞。汝身即漸安隱勿憂不差。有支那國僧。樂通大法欲就汝學。汝可待教之。法藏聞已。禮拜報曰。敬依尊教。言已不見。自爾已來和上所苦瘳除。僧眾聞者莫不稱歎希有。法師得親承斯記悲喜不能自勝。更禮謝曰。若如所說。玄奘當盡力聽習。願尊慈悲攝受誨教。法藏又問。法師汝在路幾年。答三年。既與昔夢符同。種種誨喻令法師歡喜。以申師弟之情。言訖辭出。
摘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第三
賢以稅物成立寺廟。奘禮讚訖。並命令坐。問從何來。答從支那國來欲學瑜伽等論。聞已啼泣。召弟子覺賢說己舊事。賢曰。和上三年前。患困如刀刺。欲不食而死。夢金色人曰。汝勿厭身。往作國王多害物命。當自悔責。何得自盡。有支那僧來此學問。已在道中。三年應至。以法惠彼。彼複流通。汝罪自滅。吾是曼殊室利。故來相勸。和上今損。正法藏問。在路幾時。奘曰。出三年矣。既與夢同。悲喜交集。禮謝訖。
摘自《續高僧傳》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