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荷冰語

用眼睛去發現,用耳朵去傾聽,用心靈去感受,體驗別樣的人生。
正文

從富人到窮人的道德

(2020-02-21 06:44:03) 下一個
 

【從富人到窮人的道德】

 

The Morality of Taking From the Rich and Giving to the Poor

 

重新分配多少的問題與決定個人經濟成功的問題纏結在一起。

 

作者:諾亞·史密斯(Noah Smith

時間:2020211日,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上午10:00

來源:彭博社(Bloomberg

 

 {諾亞·史密斯(Noah Smith)是彭博資訊專欄作家。 他曾任美國石溪大學金融學助理教授,並在Noahpinion發表博客。

閱讀更多意見

請在Twitter上關注@Noahpinion

 

 由於許多人的生活和生計取決於經濟政策,因此有很強的傾向將經濟學學科政治化。 為了抵製這種趨勢並保持其學術信譽,經濟學家通常試圖堅持事實。 他們沒有告訴社會應該做什麽,而是努力提供一係列選擇和權衡的菜單。 經濟學家偶爾會嚐試量化政策能改善多少福利,但是這種分析往往是一一蹶不振的,是一維的,並基於數學假設。

 

 在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經濟學家通常可以擺脫這種中立立場。

 

 方法 正如總統肯尼迪(John F. Kennedy)所喜歡說的那樣,漲潮抬起了所有船隻。 但是,由於人口老齡化,教育水平穩定以及全球生產率下降,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正在逐漸下降。 這意味著經濟學家將無法再長時間回避重新分配的難題。

 

 一種方法是讓經濟學家扮演道德哲學家的角色,告訴人們他們應該想要什麽樣的再分配。 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格雷格·曼基夫(Greg Mankiw)在2013年題為捍衛百分之一的文章中采用了這種方法,他在文章中指出,大多數富人已經公平地贏得了自己的財富,應該保留它們。 自然,許多偏左的經濟學家都反對這種想法,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等名人呼籲億萬富翁的財產不再存在。

 

 但是,經濟學家通常不適合道德哲學的任務。 還不清楚他們是否應該按照少數人的要求朝這個方向前進。 已經有一個叫做哲學的學科,它有自己的部門和自己的專家。

 

 相反,經濟學家可以通過將人們對公平,平等和其他道德目標的偏好轉化為可行的政策來提供幫助。 這需要掌握人們實際想要的重新分配的數量和類型。 現在一些研究人員正在嚐試這樣做。

 

 例如,在一份新論文中,經濟學家阿蘭·科恩(Alain Cohn),拉塞·傑森(Lasse Jessen),馬可·克拉斯尼亞(Marko Klasnja)和保羅·斯密特(Paul Smeets)認為,富人對政治進程的影響巨大,他們使用在線調查來衡量富人對再分配的看法。 他們的發現並不令人驚訝。 在收入和財富分配中排名前5%的人支持較低的稅收,並傾向於投票給共和黨人。

 

 作者還進行了在線實驗,其中一些人被允許選擇在完成在線任務的其他實驗對象中重新分配獎金。 無論獲獎是根據功績還是運氣,富人都選擇了較少的重新分配。

 

 但並非所有有錢人。 科恩和他的合著者發現,富裕起來的人大約比普通美國人更喜歡再分配。 但是,那些靠自己賺錢的人更傾向於不平等。 顯然,許多因貧窮或中產階級而發大財的人都認為每個人都應該這樣做。

 

 這表明美國有兩難選擇。 充滿活力的經濟創造了許多新公司,為創始人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但是,如果科恩(Cohn)和他的合著者是正確的,那麽這些創始人可能會支持較少的重新分配。 因此,如作者所相信的那樣,如果白手起家的企業家行使政治權力,那麽在經濟活力與再分配之間可能會有政治上的權衡。

 

 經濟學家克裏斯蒂娜·方(Christina Fong)和帕努·普瓦瓦拉(Panu Poutvaara)發表了另一篇有趣的新論文。 他們通過調查數據證實了長期以來的發現,即人們越相信成功是由於努力而不是運氣,他們對不平等的容忍度就越高。 從哲學上講,這沒有多大意義-許多決定努力的因素,例如心理健康,父母的影響力和榜樣的可用性,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運氣。 但是,道德信念不必具有邏輯上的意義就可以擁有強大的政治實力。

 

 FongPoutvaara還發現,對福利支出的看法主要取決於人們對窮人的看法,而對稅收的看法則主要取決於人們對富人的看法。 而那些可能不匹配。 如果人們認為窮人主要是由於無法控製的情況而致貧,而富人則由於自己的努力而成功了,那麽他們很可能會在沒有稅收相匹配的情況下支持更多的支出。 那可能是增加赤字的良方。 相反,那些相信窮人主要是自己應受責備,但那些富人由於運氣而成功的人,往往會支持高稅,但可能希望將收入用於中產階級而不是福利。

 

 因此,經濟學家正在確認,關於致富原因的信念非常重要。 因此,下一個關鍵任務是確定在何種程度上經濟成功歸因於以下因素:父母的影響力,鄰裏環境,個人工作道德,榜樣,辛勤工作的文化,精神健康,歧視,願意冒險 等等。 通過理清成功的根源,經濟學家可以幫助公眾做出明智的道德選擇,以決定從富人那裏得到多少,以及向窮人付出多少。

 

原文鏈接:

 

https://www.bloomberg.com/amp/opinion/articles/2020-02-11/u-s-economics-how-aid-for-the-poor-is-driven-by-the-wealthy?__twitter_impression=true

 

Happy Each Every Day

 

Translated by:  XiaHeBingYu 

Date: 02-21-202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