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我們第二次從拉斯維加斯驅車前往錫安國家公園(Zion NP)。
這兩個地方隻有三小時的車距。
其實拉斯維加斯附近有許多好地方,所以有人就把拉斯維加斯作為大本營,把大峽穀、錫安、死穀等地作為一日遊的景點,一天一個地兒。
但這不是我們的風格。我們每次都是從Vegas 出發轉一大圈,最後回到 Vegas 休整一下再回家。到目前為止轉三次了。因為時間有限,每次隻能去幾個地方,無法一網打盡。
這一路絕對不寂寞。道路彎彎曲曲,忽左忽右,駕駛員幾乎時時刻刻都在調整方向盤。
下麵幾張照片都是坐在副駕位置上拍的。
簡直想不起來這張照片是怎麽拍的。反正是個大轉彎。
前麵好像就要撞山了,但車到山前必有路
又是一個急轉彎。
記得第一次開這條路時,我們興奮異常。我在車裏手舞足蹈,大叫著“我要開博(客)!把這一路的風景記錄下來”。
結果回家後就把這一切放到腦後了。
直到這幾年漸漸發現原來引以為傲的記憶力不可靠了,才開始慢慢記錄我們的見聞。
這也是在車裏拍的路邊風景。
Zion,這是一條非常容易的河濱步道(Riverside Walk),往返2.2公裏,輪椅都可以使用。每次來都會到此一遊。
這條步道的盡頭就是The Narrows 的起點。
“泣石步道(Weeping Rock Trail)”的終點。這裏是一個巨大的岩洞,上麵一直有水像水簾一樣滴下。我們當時就稱它“水簾洞”。
看見水簾了吧?
錫安國家公園裏麵私家車可以開的路線有限。大部分私家車都停在公園外麵,或者公園裏的遊客中心,然後乘公園的免費擺渡車到你需要去的地方。
第二天(5/1/2011)乘擺渡車來到這個453米高的山下。
這條步道叫“天使降臨(Angels Landing)”。來回5.4英裏,爬高453米,需要4小時,屬於“難”走的步道。
第一次來這個公園時就想走這條步道,可是被步道的簡介嚇住了,什麽“陡峭”啊,什麽“兒童不易”啦,什麽“恐高者止步”啊,什麽“最後一段路又窄又陡”啊... 反正我就是膽怯了,那次走了很多步道,就是沒有走這一條。
結果離開就後悔了,惦記了好幾年。所以這次西部行一定要來錫安國家公園,“天使降臨”則是重中之重,不能再放過!
回頭看看我們走過的“之”字路。轉幾個小彎就上升好幾米。
還有“夾扁石”。
有的山已經在我們腳下啦。
剛剛需要仰望的山已經不那麽高了
再看看下麵。彎彎曲曲的是維爾京河(Virgin River)。
心曠神怡!
有了鐵索還怕什麽!
沒有這個人的膽量。
有點兒狼狽啊 。
遇到一個從上麵下來的女士,聊天時告訴她:我都手腳並用了。猜她說什麽?“一會兒下山時你的屁股也要用上的”。
這兒是一塊比較平坦的地方,很多人在這裏休息了一會兒就往回走了。一些跑步上來的人又往下跑了。
我也以為到頂了。後來才發現剛剛爬了兩英裏,還得繼續上!
我們要順著窄窄的山脊爬到最上麵“天使降臨”之處。
剛剛在山下還穿著體血衫,現在風大,必須穿厚衣服了。
看看四周
剛才的小山更矮了
地麵上的車輛看上去更小了。
周圍的山似乎都不高了。
終於到頂了。
“天使降臨”之地。
找個背風的地方吃了背上來的午飯(大家請記得把自己的垃圾帶下去再扔啊)。
此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天使,隻不過我們這些“天使”是從地麵爬上來的。
山頂地方不大,我們在山頂停留了半小時,看夠了離開,給後來的人騰地方。原路下山。
最左邊的山就是我們剛剛爬過的。
Zion 裏麵有很多很好的步道,以前都走過,這次就省略了。
玩夠了,出公園之前留個影。
第一次西部行時從大峽穀開始,然後是錫安、布萊斯、群拱、峽穀地。當時特別有感觸,力圖用一個詞匯來描繪每一個公園:
大峽穀:莊嚴
錫安: 壯麗
布萊斯:壯美
群拱: 秀麗
峽穀地:滄桑
於是我就用“壯麗”作為這篇的標題了。
Zion,還會再次拜訪您的!
下一站:馬蹄灣
注:2022年1月上旬,突然發現以前從美篇拷貝到文學城博客裏的照片全部丟失。這篇文章的照片是 2/17/2022 重新上傳的。非常感謝文學城裏幾位朋友的幫助。
我也是看到感動的景色就想傳到博客上。你夠膽大的,敢站在那樣的地方照相,佩服!
我有恐高,很羨慕你爬上了Angels Lan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