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位於江西上繞。離景德鎮很近。
從景德鎮到婺源的途中,司機師傅給我們在“月亮灣”停了一下。
河對岸的建築群挺好看的。
河中有一個小島,彎彎的像個月牙。當時島上的草長瘋了,完全看不出月牙的樣子。
河邊的小蓬船劃過來,別有一番風味。
婺源有眾多古徽州風格的自然村落。其中十二個共同組織管理起來,開放、賣門票,歡迎遊客參觀。
遊客可以買一個通票:一個星期之內隨便參觀任何成員村落。也可以買單票隻參觀一個村子。
————— 李坑 —————
我們買的通票。參觀的第一個村子是“李坑”。
還沒有進村就看到了“文昌閣”,介紹說建於北宋(看上去挺新的建築)。當年文人們在這裏吟詩作賦。
還有一片麥田。我想每天村裏人應該是盡量過正常生活吧。
一進村就讓這個寫生大軍嚇到了。這麽多人!
一條小河從村頭流到村尾,然後繼續流向遠方。
某個李家。很漂亮的宅門。
古老的家具。
有喜歡的物件嗎?可以出價。
這是“奉直大夫(五品)”李文進的府第。門口石頭上的浮雕裏麵有書、有錢、有花、有吉祥動物。
邁進大門和二門,就是“一進”。一個天井,兩邊是房間。再往後走是“二進“,然後還有“三進”。
二樓欄杆下麵有一圈講究的雕刻。
上麵刻著人們的日常用具和主人的生活:寫詩、下棋。
桌子下麵有一隻大老鼠。說明家境富裕,連老鼠都吃得這麽肥大!
南宋武狀元李知誠的故居。李知誠生於1139年,1166年考中武科狀元。
後來他曾在家開設武館。63歲時去世。
小橋流水,李坑非常漂亮。
如果遊人少一點,可以在這裏安安靜靜地消磨一天的時光。
商業氣息濃了一些。不過沒有人在門口站著拉生意。
走到山坡上俯視李坑。
山坡上的竹林。
————— 汪口 —————
“李坑”的村民大多姓李。
“汪口”的村民多姓俞。
“李坑”的民居在小河的兩邊。“汪口”的民宅多數在河的同一邊。
這個村幾乎家家門口或者窗口都有家訓。顯得比較有文化。
不過“家訓”應該是給自己家人、尤其是小輩人的訓導。為什麽擺在外麵讓大家看呢?
這裏好像是村裏人開會的地方。
汪口村史館。走到屏風(不知道應該叫什麽)後麵就會發現另一進房屋或者是上樓的樓梯。
老人的家是“一經堂”。由他的祖上、清朝的五品官俞念曾建於1737年。
汪口的遊人不多,比較安靜。許多人家敞著大門。看看門裏麵,有的在打牌、有的看電視、有的在忙著家務。看到一家人就坐在那裏沒有什麽事,我就好奇地問了一句:為什麽大家都敞著門?他們說一來家裏熱,二來家裏黑。打開門什麽問題都解決了。
“俞氏宗祠”
宗祠的內院。如果走到“仁本堂”後麵,一定會發現那裏連著後院或者是上樓的樓梯。
這是個比較古老的建築。很多精雕細琢。
這裏供著曾經當過高官的世祖。
再看一眼“汪口”。
————— 江灣 —————
還沒有進入景區,就覺得這裏氣派。原來江ZM的祖宅也在這裏。
買聯票時要輸入指紋。進入每個景區時不但要驗票、還要驗指紋。兩者一同過關才可以進入。而且機器還要大聲宣告:“普通票”,或者“半價票”。聲音之大,整個驗票區都可以聽見。讓人哭笑不得。
“江灣”裏每個地方建築之新、布局之宏大,是我們去過的其它村落不能比的。
“肖江宗祠”
這個宗祠裏麵左一進、右一進。一共有好幾進。
最裏麵是肖、江祖上的牌位。
原來他們的祖先姓“肖”,後來為了避禍改姓“江”,並且遠走他鄉,來到這裏。
這個牌坊據說都是按照九五至尊規格建造。
這裏原來是“滕家巷”。屬於滕家。後來被江姓買下。
為數不多的原物:老井。
後來糊上的牆皮脫落,還可以看到原來的“滕”字。
—————— 思溪 —————
牌坊上的“思溪延村”是指“思溪村”和“延村”。兩個村落很近。我們隻去了“思溪”。
在村口雇了一個小導遊。
思溪村由俞姓建於南宋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
進村就看到一個大算盤像屏風一樣立在那裏。
這次在南昌發現許多牌子都有這種諸如“黨建村”、“黨員崗位”之類的詞。
據說是明代的“通濟橋”。
通濟橋邊的挑擔人。
這叫“拐彎抹角”。
去曾經的銀庫看看。
小導遊告訴我們,村裏會給這些向遊客開放的人家一些補助。大約每個月300元。 通常他們家裏也會擺著一些土特產,希望遊客們有興趣購買。
好喜歡門上的雕刻。
再看看“百壽廳”的這些門。門上刻著百個“壽”字(用玻璃蓋著保護起來)。
舉架很高的二層木樓。
“燕尾古井”。十二塊燕尾型的石頭緊密地鑲嵌在一起,形成一個六角型的井。
思溪村呈船行。古井就是插撐杆的“杆眼”。因此全村隻有這一口井。否則,井多船漏,風水會被破壞的。
婺源許多老屋都是類似的擺設。長條幾上左邊(東麵)擺著花瓶,右麵(西方)是一麵鏡子,中間一個時鍾,叫“東平(瓶)西淨(鏡),終(鍾)生平安”。
小導遊已經不住這種老房子了。又黑、又舊、四麵透風、還沒有廁所。她和父母的新家也在村裏,還領我們進去看了看。看來保留老房子是一個艱巨的工作了。
看見白色的棉桃了嗎?
—————— 曉起 ——————
“曉起”商業氣息太濃。
進入景點後,兩邊都是賣東西的小攤,一個挨著一個。各家東西大同小異。
我們盡快穿過村子,繞到後麵。
山坡上有棵百年樟樹。
還有紅豆杉。
在山上看看村裏的宅子。
更加喜歡後山的風景。
—————— 彩虹橋 —————
彩虹橋 “彩虹橋”是南宋時期修建的一座廊橋。
橋很寬。中間部分更寬。好像還供著什麽。村裏人也在橋上打牌、聊天、休息。
九月好像已經進入淡季。茶市餐廳都關閉了。
買了一些野生的獼猴桃。非常好吃。
傳統的洗衣方式還保持著。
在這裏小走一下還是挺暇意的。
我們的司機於師傅說:徽州過去窮得一塌糊塗。有民謠為證:
前世不修,
生在徽州,
十三四歲,
往外一丟。
“往外一丟”就是趕出家門去外地打工啦。
現在世人都知道這裏的美麗。每日門票和土特產的收入讓“徽州”人富了起來。
注:2022年1月上旬,突然發現以前從美篇拷貝到文學城博客裏的照片全部丟失。這篇文章的照片是 2/8/2022 重新上傳的。非常感謝文學城裏幾位朋友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