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此視頻的製作者致敬!)
崔健是中國大陸搖滾音樂的先驅。
《最後一槍》本係崔健為紀念1979年中越戰爭犧牲的解放軍官兵而作。此歌最早的版本收錄在1987年的《無名高地──中國紅歌星金曲選第一集》合輯。
中越戰爭是當時的中共政權為了展現和蘇聯陣營徹底決裂,向美國領導的西方勢力送投名狀而發動的對越侵略戰爭;雖然表麵上的戰略目的是為了拯救柬埔寨的波爾布特政權。1999年,"血染的風采"之下的老山及法卡山,一半被中國政府送給越南,從而了結了這場戰事。
中國大陸的搖滾樂起源於1980年代中期,此時正值歐美重金屬音樂的黃金時期。憤怒、反體製、反傳統、社會批判、自由、生命、政治、革命、曆史等是大多數重金屬音樂的常見主題。作為理想主義的一代,那個時期的青年學生或年輕人喜歡搖滾,不足為怪。
當時,搖滾樂似乎成為青年學生表達思想的重要工具。筆者年輕時亦是如此,著迷於重金屬(筆者最初誤認為重金屬音樂就是標準的搖滾,以致於不能理解為什麽Elvis Presley被稱為"King of Rock and Roll")。
崔健曾堅稱自己的歌和政治無關。不過,至少從他的兩首紅歌《新長征路上的搖滾》及《南泥灣》來看,他的辯解,有點勉強。1990年,崔健在成都演唱《最後一槍》時,說:「我們希望去年聽到的槍聲,是最後一槍。」
還要怎麽政治呢?按照中共的思維邏輯,崔健被封殺多年,實在是咎由自取。
詩無達詁,歌亦如此。所以後來《最後一槍》被有心人賦予了一些新的含義,比如本篇正文之前所插入的視頻。
許巍的《藍蓮花》也被一些人作類似的解讀。
在歐美,搖滾是大眾音樂;而在中國大陸,搖滾樂似乎成了獨立思考精神的載體。
從網上看到一種說法,搖滾就是對生活不服;而流行音樂則是對生活服了。
如今三十二年過去,您,
服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