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李芒(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副部長、教授)的文章,才明白美國大學也兩極分化啊。斯坦福大學還是秉承嚴肅認真的傳統作風,在其它大多數大學根本行不通。正是斯坦福大學等這股清流撐起美國的脊梁。
下麵是節選:
斯坦福大學主流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文化值得我們參考。斯坦福大學的教師刻意采用抽象與枯燥的元素培養學生,幫助學生麵對枯燥而發展學術審美。不主張在課堂上講笑話,不做取悅學生之事。常常是教師專注地講,學生靜靜地聽。也不主張教師使用比喻,比喻可以產生生動形象的效果,但也會不夠嚴謹而產生歧義。學術與娛樂是迥然不同的兩個領域,專業課不是娛樂課,比的是教師學識, 而不是教師才藝。
被教師的風趣幽默的教學風格所吸引,被歡快輕鬆、熱鬧狂歡的課堂氛圍所吸引,被豐富的教學活動方式所吸引,而不是對學科本身產生好奇與興趣,往往隻會產生缺乏深度與強度的淺層興趣。學習興趣產生於枯燥的學科內容本身,學習動機產生於對戰勝難題的渴望以及對攻堅克難曆程的體驗,這才是理想的學習動機。
大學教學是人類的一項極其莊嚴而神聖的活動,絕不可與滑稽戲或郭德綱相聲比肩。曾幾何時,“娛樂至死”的市儈文化悄然浸入原本作為神聖學術殿堂的大學校園,活生生地將沉思地扭轉為娛樂場。如果學生隻能接受和欣賞課堂中的娛樂元素,那麽,學生的入學資格就值得質疑。大學學術是有底線的,這條底線不可無限下移。
通常,學生會有一個邏輯,自己聽不懂,一定是教師沒講好。其實,如果確實對某一學科本身無興趣,說明選錯了課,也選錯了專業;如果發現所有課程都沒有意思,說明就不該上大學。
學生必須積極渴望體驗幾年苦行僧的“美好”生活,主動接觸看上去枯燥乏味的學科。
實際上,快樂學習在大學學習階段是一個偽概念。在大學裏, “寓教於樂”並非一般性教學規律,它隻適合於平庸之才。如果在大學階段還過度追求快樂學習, 那麽,勢必會重創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和嚴重影響智能的開發。
忘了跟樓主說,當名牌大學教授的愛因斯坦,也曾經為吃點心而幫鄰居小學的孩子寫功課。我曾經聽過諾貝爾獎教授講課,他很幽默!!!
您就聽了一個人的說詞,沒有自身一天的親身經曆,就斷言一個國家整體的高等教育。
您也太好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