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上網的故事 (續)
年初時的 “在國內上網的故事” 一文講述了去年底時在中國國內碰到的上網的故事。從去年十月到十二月底在中國呆了兩個多月時間,期間依靠美國電話運營商提供的美國本土之外的數據服務,得以在中國國內無需翻牆就可以用手機接收到中國以外的各種新聞資訊,然後通過手機上的Hotspot帶動電腦,能夠在中國國內任何凡是能夠接收到LTE信號的地方無需當地的Wifi就能接收到全球泛圍的所有即時新聞以及財經資訊,跟在美國一樣。由於我當時並不了解運營商提供的免費數據服務也是有限度的並非如它所標傍的 ”unlimited service" , 看了不少視頻使用了大約數十個GB的流量,於是收到了運營商的自一月十五日起 “永久終止國外數據服務” 的通知。之後反複與運營商溝通要求運營商收回終止服務的決定無果。在哈佛讀博的女兒甚至寫信到運營商的上級監管機構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申訴,按規定運營商必須在30天內對有關的申訴作出回複。結果,不到兩周時間就收到了運營商 "總裁辦公室“ 的電話以及電子郵件回複,但是立場並未任何鬆動。事至於此,在今後的旅行中還想繼續使用目前運營商所提供的國外數據服務是沒有可能了。
不久前網上有一則新聞,一對夫妻去瑞士度假三周時間使用了9.5GB的流量,結果收到了他的運營商 T-Moble 寄來14萬3442.74美元的天文數字電信賬單。 看來有不少人會不經意間踩到這個雷,”終止服務“ 算是最客氣的處罰了。溝通無果之後這個叫雷蒙達的人隻好找律師幫忙解決。一方麵電信公司說提供無限量的數據服務,另一方麵又毫無預先警告的情況下下沒有回旋餘地的終極處罰,使得客戶目瞪口呆。不知道電信運營商為什麽要這麽幹。
時間到了今年四月初,又準備去中國旅行,這次先在日本停留幾天之後再去中國,為期一個月。臨行之前就開始評估如何在進入中國之後繼續享有中國以外的即時資訊。幾種不同的方法都準備比較和償試一下。
當飛機在東京羽田機場降落時照例在第一時間收到了電信運營商發來的短信:歡迎來到日本!您目前的計劃函蓋有沒有額外收費的高達256Kbps速度的無限量的數據,以及無限量的短信。---------------。著實讓我高興了一下。可是幾分鍾後當我想用微信以及短信給在美國的家人報平安,卻發現怎麽也發不出去。直到到了酒店才有Wifi服務。其實,在外旅行最大的問題還是手機上沒有了地圖導引的功能,這對於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來說至關重要。好在日本的資訊比較發達,許多餐廳和便利店都有免費的Wifi可以利用。
首先我在手機的APP上購買了一個 eSIM, 這個就相當於一個新的電話號碼,隻不過是以 ”e " 的形式沒有實物的芯片。20美元,提供5GB的流量,一個月期限可以充值並且可以在亞洲18個國家地區中使用。一個月5個GB的流量對於一般遊客來說,僅僅收發短信和微信是足夠了。但是如果還要在電腦上獲取新聞資訊就略顯不足,特別是還要不時觀看Youtube視頻的話就根本不夠了。一個十分鍾的視頻就能跑掉一個GB的流量。於是,又在國內網上購買了國內的帶流量的USB插件。70元人民幣一個插件,同時帶有50個GB的流量,也是一個月有效可以繼續充值。一個月50個GB的流量就比較寬裕了,上網看視頻都沒有問題。隻是這個在國內網上購買的流量是牆內的,隻能接收到牆內的資訊。要想接收中國以外的新聞資訊,還必須配備一個 ”梯子“ (VPN) 。文學城有博主 Drain123 介紹免費的梯子,他介紹的三個免費的VPN我沒有試過。我嚐試過的免費的VPN似乎還是有聯接上的問題,就像上網時碰到網速不夠時那種擁堵的感覺。我選擇了一款付費的VPN,每月也隻需7美元並且可以不斷充值延續,號稱是 ”任何時候都能夠聯得上“ 的VPN。一個月使用下來速度和聯接都還比較滿意。
總結起來,eSIM可以有區域性的選擇,對於跨越幾個國家的旅行時就比較方便雖然使用費用略高一些。相比之下購買本地的流量包則是白菜價了,但是在新聞資訊受到管製的地區必須使用VPN翻牆才能獲得外部的新資。而翻牆行為在中國是犯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