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個旅途,人生是一場旅行。這裏是我在生命旅途中的見聞筆記,感受領悟。
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一周: 9月10-17日,一州: 馬薩諸塞
(2022-10-18 06:31:12)
下一個
馬薩諸塞州議會大廈
緬因的奧古斯塔是此次行程的最東最北點,從奧古斯塔出發,我們就開始走回程的路了。這一站是波士頓。
美國是歐洲人語境中的新大陸,新大陸的曆史,是從馬薩諸塞灣開始的,馬薩諸塞(Massachusetts)是原住民一個部落的名字。說馬薩諸塞州承載了美國的半部曆史,也許有點誇張,但不算過分。畢竟,“五月花”號的登陸地是麻州的普利茅斯,“銷毀茶包事件”發生在波士頓港,1775年4月19日美國獨立戰爭的第一槍在波士頓附近打響。麻州的新貝德福德鎮(小說《白鯨》裏的“我”就是從這裏登上捕鯨船,跟隨船長去追尋和獵殺‘莫比迪克’)是美國的捕鯨中心,從這裏出發的捕鯨船從海裏拖回數十萬的鯨魚,當年,這些深海巨無霸的經濟價值幾乎與如今的石油對等。由此獲得的巨大財富,促進了美國的形成和壯大。
波士頓還被譽為美國的“大腦”,在19世紀的整整一百年裏,這裏匯集著各路思想界精英,醞釀了“實用主義”“多元主義”哲學思想,在此指導思想下的關於自由、寬容的詮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美國的憲法的普通法,以至於曾經有一位波士頓名人自豪的說,波士頓是“美洲大陸的思想中心,因而也就是地球的思想中心”,稱 “波士頓的州議會大廈就是太陽係的中心” 。
說到曆史,便想起那句耳熟能詳的話,叫做“還原曆史的本來麵目”。可曆史大事從來都不是孤立個案,而是個多麵體,於是就有多個視角和不同語境。
在正史的語境中,“波士頓茶黨”、印花稅、“獨立宣言”等占了主角,而當時的國際環境、法國西班牙荷蘭等對北美獨立戰爭的支援,都成了隱身的背景。換個角度看,背景可能成為主角,1756-1763 的“七年戰爭”, 應該是獨立戰爭真正的動因。
“七年戰爭”最初是1754年英法在北美殖民地的衝突,在美國被稱為法國-印地安之戰,實際是英國和法國在北美爭奪土地的戰爭,這場歐洲兩強在北美的戰爭很快演變成一場歐洲帝國之間和海外殖民地的大規模戰爭,算得上是18世紀的世界大戰。法國的盟友是西班牙,英國與普魯士聯合。1763年戰爭結束時,英國開始崛起,逐漸成為“日不落”帝國,擁有最強的海軍,在世界上占有最多殖民地。具體在北美大陸,“七年戰爭”結束了法國在北美大陸上的強國地位,英國可以無阻礙地向西推進殖民邊界了。
然而,勝利是有代價的,英國財政部在七年期間的新增了巨大的債務。戰後的大英帝國急需要錢,難免有點不擇手段,包括不惜惹怒北美殖民地,出台《印花稅法案》後隨後的《湯森法案》,盤剝北美殖民者和外國商人的利益。
左為英屬美洲使用的旗幟,右為十三州的大聯邦旗。
在獨立戰爭的戰場邦克山紀念地的對麵,還掛著當年的大聯邦旗。
“八卦”的說法,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小撮對殖民政府不滿(主要是稅收等政策妨礙他們發財致富)的人,將英國商船上的茶葉拋入大海,以抵製英國征稅後傾銷到美國的商品;後又起兵造反,想用武力爭取更多的權益。初期,13州聯盟尚未宣布自己為擁有主權的新國家(獨立宣言是開戰後一年,即1776年7月4日在費城簽署的),還無意從大不列顛聯合王國中分離;首次出現的13州聯盟的戰旗,是原殖民地旗幟的改良版,即在原來的紅色底麵加上13道白條紋;代表13個殖民地州的聯合;在旗幟的左上方,即如今的50顆星的地方,仍然保留著英國國旗上的“米”字。然而不久便事態失控,7年戰爭中失敗的法國、西班牙和與英國有宿怨的荷蘭乘機介入,叛亂演變成由“外部勢力”支持下的獨立戰爭,法國西班牙在7年戰爭丟掉的利益和臉麵,似乎在北美大陸,通過支持英國殖民地獨立,扳回一局。
不過,曆史還在繼續,對於國與國的爭鬥,到底誰是贏家,沒有“蓋棺”之時,因而難以論定。將曆史的視角拉長來看,到底血濃於水!20世紀以來大家都看得見的世界大事裏,英美兩國始終是最鐵的盟友。當年管了“別人家”閑事的法國西班牙荷蘭,一直都是“別人家”眼裏的“外人”。
話說回來,美國毫無疑問是獨立戰爭的絕對贏家。用8000士兵的生命,將殖民地升級為獨立國家,從此開始了經濟和政治上的崛起。此後的100年間,美國完成了從歐洲(特別是英國)的原材料供應地和產品傾銷市場成為自由發展工業和經濟的實體的轉變,並在二戰後成為世界頭號強國。
波士頓公共公園。
波士頓圖書館一側(上)內院(下)。
波士頓建於1630年,是美國最古老的幾個城市之一。波士頓公共公園是美國的第一個公共公園(1634年),綠線的核心段是美國的第一個地鐵係統(1897年),波士頓公共圖書館是美國的第一個大型公共圖書館(1848年)。
來到波士頓,走訪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是必選項目。在校園裏漫步,看見一隊隊的參觀團。多年前,我帶著上高三的兒子,也在這樣的參觀團裏。
這是個有故事的圖書館,故事與泰坦尼克號沉船有關。哈利·埃爾金斯·懷德納是哈佛大學的畢業生,喜愛藏書,他於1912年在泰坦尼克號沉沒中遇難,他的母親埃莉諾·埃爾金斯·懷德納決定將他的全部藏書捐贈給哈佛大學。與哈佛大學洽談捐贈事宜時,懷德納夫人覺得哈佛大學似乎不太把那批藏書當回事,為了兒子生前的珍愛能得到妥善保管,懷德納夫人索性捐贈一座圖書館,於是便有了哈佛大學的哈利·埃爾金斯·懷德納紀念圖書館,這座圖書館隨即成為哈佛大學圖書館(哈佛文理學院的圖書館)的中心,如今是整個哈佛圖書館係統的中心。
麻省理工學院在查爾斯河畔,這座大樓是第四任校長弗朗西斯·阿馬薩·沃克的紀念碑,他在十九世紀的最後二十年裏,克服了長期存在財政問題,建起了新大樓,增加了電氣、化工、海洋和衛生工程等專業,引領這座原名波士頓理工學院的地區工學院進入世界名校行列。
哈佛、MIT之外,距離波士頓市中心不遠的東北大學也值得一遊:伊莎貝拉嘉納藝術館和波士頓美術館都在東北大學附近。去伊莎貝拉嘉納藝術藝術館,首先看的是藝術館的建築本身,這是一座玻璃棚頂下的四層建築,像是一個“回”字,小“口”是室內花園;環繞花園的,是威尼斯的一座公館外牆的樣式,回廊裏是伊莎貝拉嘉納在歐洲旅行搜購古玩和藝術品。這裏還發生過驚天的藝術品盜竊大案,7幅名家畫作失竊,留下的空畫框至今仍懸掛在展廳原來的位置。
伊莎貝拉嘉納藝術館幾乎所有的藏品均無標牌和說明,看到最多的標牌是“請勿觸摸”,表達的是新興大國上流階層的藝術品味和任性,也許更適合美術界人士有目的的欣賞觀摩。
波士頓美術館則是一個大都市文化風範的體現,它的主旨是用藏品講述人類經曆的多層麵,重點是教育而非收藏,展品被編排進一個個敘事框架,對藝術愛好者更有意義。除固定收藏,美術館還定期組織不同主題的流動巡展。
肯尼迪總統圖書館在波士頓哥倫比亞角半島端部,旁邊是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分校。1964年,肯尼迪總統圖書館項目啟動,多方考察後,肯尼迪家族宣布,選擇貝聿銘為圖書館的建築師。這個結果出人意料,因為與當時進入短名單的建築大佬相比,貝聿銘隻能算默默無聞。肯尼迪夫人稱這是“一個很感性的決定”,也許肯尼迪夫人對貝聿銘多方考察後,認為貝聿銘與肯尼迪有很多共同點:兩人正好同年(他們的生日隻差一個月),都曾經在哈佛大學讀書,又都算少年得誌,在自己的行業裏在眾多資深年長者中脫穎而出青雲直上。也許,相對那些鼎鼎大名的建築大師,當時的貝津銘還不是一位備受尊重的長者,肯尼迪夫人可以和這樣的人交朋友,敞開交流各自的想法。
這個項目將貝聿銘的影響力從美國拓展到世界。
這是一個對視覺有強烈衝擊的建築,一個低矮混凝土的圓柱、一個由黑色玻璃牆覆蓋的大廳以及一座像燈塔一般俯瞰大海的三角形混凝土塔樓組合成一體;接近白色的混凝土表麵與玻璃幕牆形成色彩的強烈對比。
混凝土圓柱內部是對外開放的展廳,裏麵有兩個放映室,重複播放肯尼迪總統競選和古巴導彈危機過程的紀錄片。
三角形混凝土塔樓是檔案館。鋼鐵網格框架+玻璃幕牆是貝聿銘設計的一大特色。
圖書館外麵放著約翰肯尼迪兄弟青年時期的大玩具:“維多利亞號”小帆船。
在馬薩諸塞州南端的新貝德福德市的有一家以捕鯨為主題的博物館,收藏有3千多件捕鯨者用鯨魚的骨頭和牙齒雕刻的藝術品,以及捕鯨人的航海日誌,有五具完整的鯨魚骨架,一艘在1916年服役的一半比例的捕鯨船模型。我們在去羅德島路上,繞道去參觀了這個當年十分繁忙的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