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矽穀

有興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阿爾匹斯山音樂之旅(八)音樂節遊行

(2024-07-02 12:09:33) 下一個

上接阿爾匹斯山音樂之旅(七)湖邊音樂會

阿爾匹斯山音樂之旅(八)音樂節遊行

6月15日是所有合唱團最繁忙的一天,幾乎每個合唱團有3場演唱活動和下午全體合唱團一起的遊行活動。我們知音合唱團上午10點在San Luca教堂,下午1點在我們賓館後麵的滑雪場,晚上9:00在室內演唱(Concert)和下午遊行活動(下午4:00)。

早晨7:00吃早餐,餐後換好演出服,8:15在賓館會議室warm up(開嗓子)和排練,9:00坐巴士去San Luca教堂。因為去得早,我們有機會上台排位置。我們是第3個上場的合唱團,唱了2首大合唱《夜夜的晚夕》和《嘎哦麗泰》。

相對於其他合唱團的服飾沒有整齊劃一,我們合唱團上場時迎來長時間熱烈的掌聲。經過這幾天密集地訓練和多次的舞台合唱經曆,我們每首歌都熟背如流,很多細節的處理也了然於心。今天在教堂這個聖神的地方,合唱團每個成員都格外專注。充滿愛意的歌聲在教堂這種對回音專門設計的穹頂下餘音悠揚,也使得我們更加自信。幾天來的集訓,指揮談柏年老師認真、嚴格的排練,使得我們合唱的技能得到提高,終於把這兩首《夜夜的晚夕》和《嘎哦麗泰》難唱好的歌能按照指揮的要求唱好:聲音委婉如潺潺流水,激昂如千軍萬馬。通過這幾天音樂節的集訓、排練和演唱,我們終於能和指揮默契地配合了。在合唱領域裏,指揮和我們的關係猶如:一朵雲推動了一片雲,一個靈魂喚了醒眾多靈魂。

2首歌唱完後,我們又在熱烈的掌聲下走下舞台。今天來這個教堂的人特別多,即使每個合唱團的清友團沒有來觀看,很多等待演唱的合唱團站在旁邊和座位後麵,我們隻好唱完就離開了教堂,回到酒店準備下午的演唱。

下午1點,我們和其他10多個合唱團在我們賓館後麵的滑雪場的草地上演唱了幾首歌。那天外麵的風太大,沒有辦法穿知音合唱團的白色體恤衫,很多人都穿著羽絨衣來禦寒。這裏住在很多遊客,其中有一些來自我們灣區的華人,他鄉遇故知,格外親切。我們唱歌時,他們站在他們房間的陽台上給我們加油、拍照。雖然之前我們彼此之間都不認識,但看到我們在這美麗的地方唱歌,他們還是有種莫名的感動。

下午4:00音樂節在音尼琴小鎮舉行遊行集會,所有82個合唱團都會參加。我們合唱團3:00就提前出發到了小鎮,遊覽、拍照、合影留念。

優美的小鎮,看起來非常優雅,很多住家的窗台和陽台上放著各種美麗的花盆,當地人很和善、熱情好客。

大約3:40,我們被通知到另外一條街集合排隊。我們按照主辦方指定的C10,順著街道上標出的H、G、F、E、D,找到C區。每個區有10個合唱團,A、B、C、3個區是來自16個國家的30個國外合唱團,D、E、F、G、H是意大利國內的51個合唱團(除了D1是匈牙利的布達佩斯合唱團)。國外區是按照國家名字第一個字母順序,同一國家或地區的合唱團相鄰地排在一起,且按著國家或地區分成一組、分發一麵這個國家或地區的國旗。

C區那裏放著每個合唱團的牌子,雖然我們幾乎所有人都不知道遊行的細節安排,但很快就意識到和運動員入場式一樣,於是我們拿著我們的牌子和美國國旗,在那裏舉牌、舉旗拍照。

 

 

一個插曲:小鎮裏有很多美國遊客,其中有幾個美國遊客尋著美國國旗、來觀看一下美國的合唱團。此時在我們前麵的C9、來自美國的另外一個合唱團西雅圖白人合唱團還沒有到,當這幾個美國遊客看到我們一群華人排在這裏、舉著美國國旗,就忍不住說到:“不,這不是美國隊”!

下午4:00,遊行正式開始,每個合唱團按照字母和數字順序,排隊出發。當我們合唱團來到主要街道時,看到一旁站立的鼓樂儀仗隊。當我們身後D1 布達佩斯合唱團來到主要街道、路過鼓樂儀仗隊時,鼓樂儀仗隊立即切入、插在D2的意大利第一個合唱團的前麵,並開始鼓樂齊鳴,頓時遊行隊伍熱鬧起來。

當隊伍經過市政區到達主席台時,廣播裏報著各合唱團的名字和來自的國家,每個合唱團井然像教練員帶著運動員入場一樣,引起各合唱團以及親友團們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同很多運動會的開幕式一樣,主辦方主持人講話,和市政管理者發言。每個人的講話都很簡短,除了歡迎就是感謝,再是希望我們能享受這音樂節的快樂和遊覽美麗的多洛米蒂。

然後就是重頭戲,大合唱2首歌曲。第一個是《希伯來的奴隸之歌》,幾乎所有的合唱團員都唱過這首歌。這是一個4聲部的合唱歌曲,大家不由自主地按照自己的聲部,2000多人一起唱著這首歌,雖然主席台有一個指揮,但人群遠處很多人看不到,然而合唱卻非常整齊,廣場變成一個巨大的樂器,十分壯觀。有一個指揮曾告訴我們怎樣提高合唱水平:(1)動腦子,(2)聽別人聲音,(3)注意自己怎麽唱。今天體會到2000 多人看不清指揮、但靠互相聽聲音來合唱。

我們去年在意大利藝術節時上台合唱過這首歌《希伯來的奴隸之歌》,記得當時台下的觀眾非常激動,比我們還有激情。當時還以為觀眾對外國人唱他們的歌很感動,今天徹底了解了這首歌的前世今生,才知道了這首歌的激情。

在整個大合唱中,大家沒有任何肢體語言,從歌唱開始到結束,大家的站姿和麵部表情沒有什麽改變,歌聲從容不迫,平靜堅定,隻是當唱到“oh mia patria s?bella e perduta!(啊我的祖國是如此可愛和迷人)”時,音量突然放大,如火山爆發,但旋即又低聲喃喃自語。雖沒有激情四射的動作,也沒有高亢嘹亮的旋律,但平靜中蘊藏著不屈不撓,憂傷中是對自由獨立的渴望。

這首歌能體現蘊藏於平靜中的激情的效果,我想是因為以下3個因素:

(一) 這首歌描述猶太人巴比倫為奴時,思念家鄉和祖國的感受。這首合唱曲歌詞的靈感得自《舊約詩篇》第137篇那段無限的哀思。公元前587年,猶大國被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滅亡。亡國之民絕大多數被俘虜至巴比倫。這就是身懷亡國之恨的奴隸們的哀歌:

希伯來奴隸之歌

va, pensiero, sull'ati dorate; 飛吧,思念,乘著金色的翅膀;
va, ti posa sui clivi, sui colli, 飛吧,君臨山坡、山丘,
ove olezzano tepide e molli 在那兒,溫柔而和煦的,甜美的
l'aure dolci del suolo natal! 是我們故鄉的土地聞起來的芳香!
del giordano le rive saluta, 問候約旦河的河岸,
di sionne le torri atterrate... 以及錫安傾倒的高塔...
oh mia patria s?bella e perduta! 啊我的祖國是如此可愛和迷人!
oh membranza si cara e fatal! 啊如此親切又充滿絕望的回憶啊!

arpa d'or dei fatidici vati, 訴說預言的先知的黃色豎琴,
perche muta dal salice pendi? 為何你被掛在柳枝上緘默不語?
le memorie nel petto raccendi, 再燃起胸中的回憶,
ci favella del tempo che fu! 訴說以往的日子!
o simile di solima ai fati 哦不忘耶路撒冷的命運
traggi un suono di crudo lamento, 來發出可悲的歎息聲,
o t'ispiri il signore un concento 或是讓主帶給我們
che ne infonda al patire virt? 忍耐我們痛苦的堅毅?

這首歌之所以這麽感人,是因為它不但唱出苦難猶太人的心聲,它也唱出了我們這些平凡人共同的心聲。我們雖然不是奴隸,但是我們卻能深深體會那種身不由己的感受: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有些還得要為五鬥米折腰而受製於人,有些“能力有限”而施展不開,有些“寅食卯糧”而捉襟見拙,有些“替人做嫁”而心有不甘,有些陷入太深而不能自拔,我們心底總有對自由的渴望。從某種意義講,我們或多或少是某個精神領域裏的奴隸。

(二)意大利歌劇作曲家朱塞佩·威爾弟為這首歌作曲時塑造了激情,把人的情感從文學描寫轉化為純音樂。威爾弟生活的年代正值意大利民族獨立的解放運動風起雲湧的年代,他本人積極投身運動,對鬥爭深有體會。所以能有感而發,讓這首歌能激勵鬥誌。在第一次演出時,這首歌也深深地感動了意大利人,一度成為意大利的國歌。

(三)威爾弟本人的生平就是一個勵誌的故事,他大器晚成更能激勵我們這些中年人尤其是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業餘的、非專業的愛唱歌的人們。當年威爾弟從意大利鄉下布塞托到米蘭報考米蘭音樂學院時竟然被拒,其理由是:年齡過大,從未受過專業訓練,缺乏音樂才能。當時威爾弟已滿18歲,超過學院招收新生最高年齡限製14歲,鋼琴考試也考得太差。少年時代,威爾弟被經營小旅店的父親送到布塞托一個鞋匠家,在那裏學習管風琴,並在鎮上的管弦樂隊裏工作。後來,成為他嶽父的當地富商安東尼奧·巴雷奇發現了威爾弟的音樂才能,資助他學習音樂,並送他去報考音樂學院,卻名落孫山。隨後他在米蘭隨斯卡拉歌劇院的樂師拉威那學習對位法。兩年後返回布塞托,開始創作第一部歌劇《博尼法喬伯爵奧貝爾托》。1839年威爾弟的第一部歌劇在米蘭斯卡拉歌劇院上演獲得成功,這使他對歌劇創作充滿信心,並當即得到斯卡拉歌劇院經理巴托洛梅奧·莫雷利給的合約,要他為三部歌劇作曲。三部歌劇中的第一部是諧歌劇《一日之王》,1840年上演時遭到觀眾喝倒彩,讓威爾弟備受打擊的是,他的兩個幼女和年僅20歲的妻子在這一年也相繼病逝。心灰意冷的威爾弟決定就此封筆,放棄作曲。幾個月後的一天晚上,斯卡拉歌劇院經理莫雷利遇到威爾弟,不由分說把被作曲家奧托·尼科萊拒絕了的《納布科》劇本塞給威爾弟。這一晚改變了威爾弟的人生,隻因為他的目光掃了一眼歌詞“飛翔吧,思念,插上金色的翅膀”,便抑製不住自己的情感,那一夜威爾弟輾轉反側,詩句在他腦子裏縈繞,揮之不去,創作的欲望和激情完全控製了他。這部取材於《聖經》、講述猶太人遭受巴比倫王國入侵奴役故事的歌劇,燃起威爾弟的愛國主義激情。當時,意大利正遭受奧地利帝國軍隊的占領和奴役,意大利人民渴望趕走侵略者,恢複國家主權和人民自由。於是,威爾弟重新拿起了筆。這部歌劇還在排練時就把劇院裏的工作人員迷住了,所有在場的雇員、工人、舞美師和道具師等等都被他們聽到的音樂打動了,他們放下了手頭的活兒,目瞪口呆地站在那兒,看著舞台上發生的一切。1842年3月9日,《納布科》在斯卡拉歌劇院首演,引起轟動。劇中第三幕的《希伯來奴隸之歌》(“讓思想插上金色翅膀自由飛翔”)點燃了全場觀眾的激情。這一晚的首演使威爾弟被推上了一流歌劇作曲家聖壇。當這首“讓思想插上金色翅膀自由飛翔”唱完後,觀眾激動得近乎癲狂,演員們不得不將這首合唱演唱了三次。第二天,這首歌在米蘭大街小巷被市民們傳唱,幾天之內傳遍意大利,成為意大利第二國歌。

朱塞佩·威爾弟一生共創作了29部歌劇,《弄臣》、《遊吟詩人》、《茶花女》、《阿依達》四大名劇從問世至今一個半世紀,仍然是當今世界各地歌劇院的常演劇目。美國著名樂評家菲爾·G·古爾丁在其名著《古典作曲家排行榜》中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話:“若把音樂史上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削減到隻剩下兩名,那將是威爾弟瓦格納天鵝堡童話國王路德維希非常崇拜的歌劇作曲家)”。當1901年88歲大師威爾第彌留之際,數以萬計的意大利人自動地聚集在米蘭多霧的街頭向他致敬。他們情不自禁地同聲唱著這首《飛吧!思念,乘著金色的翅膀!》。當成千上萬的人陪著他的靈柩去墓地時,送葬的隊伍一路唱的也就是這首歌。激越的歌聲,在送葬人們的心中激蕩,場麵蔚為壯觀,寒風中的人群久久不願離去。

時至今日,足球世界杯上,意大利球迷為國家隊現場助威唱得最多的,仍是威爾弟歌劇《阿依達》中的“凱旋進行曲”和《納布科》裏的這首奴隸大合唱“讓思想插上金色翅膀自由飛翔”。

 

第二首歌是Signore delle cime》  (《Lord of the Mountain Tops》) 一首比較新的意大利很流行的禱告歌曲,由作曲家貝皮·代·馬爾齊(Bepi De Marzi)在1958年23歲時創作,用於紀念他的朋友Bepi Bertagnoli,他在基安帕山穀(Valle del Chiampo)爬格拉莫隆山(Mount Gramolon)不幸身亡。我們唱歌不僅僅是為小人物禱告,還是為眾生禱告。

遊行結束後,就像所有盛大宴會之後,大家流連忘返,意猶未盡。要不是晚上還有合唱表演,大家一定是會在小鎮上探勝尋幽。經過歌曲激情的洗禮,猶如充滿了電一樣,每個人的步伐和麵部表情都起了變化。帶著戀戀不舍的心情,82個合唱團緩緩來到停車場,搭乘各自的巴士回賓館準備晚上的演唱。

晚上我們乘巴士45分鍾來到一個比較偏遠的小鎮,本以為concert會是一個比較大的舞台,實際是在一個比較小的教堂,因為舞台太小,我們隻好取消了2首大合唱,保持了4首小合唱,這個小舞台比較適合小合唱。這是音樂節裏我們的最後一次表演,指揮和合唱團員都是傾情輸出,用心將每一首唱好,實際效果也非常好,得到觀眾們的熱烈掌聲。

音樂節這幾天,我們的指揮談伯年老師帶病拚命堅持到6/15深夜11點,當他把東灣女聲小組《回娘家》歌曲的最後一個音F收掉 ,他才鬆了一口氣。他已經快80歲了,音樂節的前後五天裏,幾乎沒日沒夜,不是演出指揮就是組織我們排練。雖然身處多洛米蒂(Dolomite)美妙絕倫仙境,但是談老師不為所動,他杯子裏泡著藥,克服困難、艱難地認真組織我們進行多次排練,教導我們要以滿腔的熱情唱好每場演出的每一首歌。激勵我們必須要唱好音樂節的每一場演出的每一首歌!唯有這樣,我們才會有鬆弛、愉悅的心情去感受大自然的美,才會有接下來快樂的旅行!在絕美的自然環境裏放聲歌唱,這就是歌唱藝術的原始風貌,是歌唱藝術接地氣的生命力!隻是當我們身臨其境演唱時,感受和感動才會表現得格外的強烈。

(未完待續)

下接阿爾匹斯山音樂之旅(九)音樂節閉幕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正明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油翁' 的評論 : 謝謝油翁詩人的鼓勵!音樂節下一篇就要結束了,接下來是10天的瑞士旅遊觀光。
油翁 回複 悄悄話 文章內容詳實生動,描述了音樂之旅的精彩經曆。談論合唱團的合唱技巧和演出情況,特別是對指揮老師的辛勤付出表示讚賞。希望作者在接下來的內容中繼續分享美好經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