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矽穀

有興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阿爾匹斯山音樂之旅(四)前往阿爾匹斯山

(2024-06-26 12:24:21) 下一個

上接阿爾匹斯山音樂之旅(三)萊茵河穀

阿爾匹斯山音樂之旅(四)前往阿爾匹斯山

6月11日我們早晨6點起床,6點半在賓館吃早飯,雖然從賓館坐地鐵到機場非常方便,但提著大件行李箱還是比較麻煩,因為法蘭克福的火車站和地鐵的有些地段上下樓隻有樓梯沒有電梯或緩坡。早餐7點打Uber到法蘭克福機場,盡管是周二上班時間,但7點到機場方向沒有堵車,隻花了20多分鍾就到了機場。從法蘭克福飛到米蘭,和“知音合唱團”部分團員匯合後,我們乘第一輛巴士,12點30離開米蘭,前往意大利普斯特裏亞山穀(Val Pusteria),預計開車6個小時。

上車後,才從其他合唱團員那裏聽到,從米蘭到普斯特裏亞山穀沒有直達火車,要轉3次火車、十幾個小時才能坐到。反而從德國慕尼黑到普斯特裏亞山穀有直達火車,3個小時就能到達,我們其中有2個團員就是從慕尼黑坐火車,比我們提前3個小時到達那裏。後來幾天我們才知道普斯特裏亞山穀是在意大利北麵絲蒂羅爾地區和奧地利的東蒂羅爾地區的邊界,曆史上曾屬於奧地利,是德語區,和德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從交通上來說,從慕尼黑轉火車去普斯特裏亞山穀最方便,但考慮到我們需要2輛巴士接送合唱團員和親友,從米蘭租巴士最經濟,並且還欣賞了沿途美麗的風光

雖然巴士大部分時間是在雨中行駛,但仍能清楚地看到沿途風光。我們大多數人都一直拿著手機拍照,跟隨部分義務觀察風景的觀察員指示,一會兒左邊,一會兒右邊,捕捉此起彼伏、風景優美的畫麵。對於我們長時間在矽穀工作和生活、看慣枯黃山丘的人們來說,麵對如此美麗的田原和小鎮,真是眼前一亮、心曠神怡。

我們中有很多人是從歐洲其他城市遊玩過來,也有從美國直接飛過來的,一路舟車勞頓,但養眼的田原美景迅速驅散了整車廂的旅途疲倦。大家不停地拍照和評論,然後互相欣賞著每個人的好照片,有人建議大家投稿到微信群裏,最後評選最佳風景攝影。

巴士一路奔馳,風景很美,即使我們前一天剛欣賞了萊茵河穀,也還是賞心悅目。我們感歎沿途隻看到很多葡萄園,沒有看到什麽其它農作物的農田,這些地帶大概隻生產酒了,難怪德國和意大利餐館的酒比水便宜。我們在德國和意大利用餐時,幾乎每餐都會點一杯啤酒或葡萄酒。

和我們2年前在德國浪漫大道上遊覽的小鎮很像,這一路的田原小鎮也是常常出現古城堡和教堂。這些建築點綴著青山綠水,使得風景如詩如畫、格外妖嬈。

歐盟規定所有的巴士司機每4小時必須休息45分鍾,所以我們中間休息了2次,第一次20分鍾,第二次25分鍾。第二次休息時收到已經從慕尼黑坐火車直接到普斯特裏亞山穀的合唱團員發到群裏的照片,說我們入住的賓館像在仙境裏一樣。後院的滑雪場一片碧綠。

看到我們入住酒店附近的照片,感覺離阿爾比斯山脈越來越近了,大家非常期待,在接下來5天的合唱活動在這如詩如畫般的環境裏,將是多麽令人興奮。這裏因其獨特的岩石地貌、巧奪天工的山脈地形和無與倫比、獨一無二的壯麗景觀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錄。 

我們所住的地方在普斯特裏亞山穀是屬於多洛米蒂山(義大利語:Dolomiti,德語:Dolomiten),多洛米蒂山又叫白雲石山,是阿爾卑斯山的一部分,位於意大利東北部三個省,其中70%的地區位於貝盧諾省,其餘位於波爾紮諾自治省和特倫托自治省。西麵延伸到阿迪傑河,東麵為皮亞韋河山穀,北麵和南麵分別為普斯特山穀和瓦爾蘇迦納。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意大利和奧匈帝國的軍隊的分界線穿過多洛米蒂山。五塔山(Cinque Torri)和拉加佐伊山建有露天戰爭博物館。很多遊客來到多洛米蒂山鐵索攀岩(Via ferrata)。這是一種在路線上設置鐵索、金屬腳蹬甚至梯子以保證安全性的攀岩方式。一次大戰期間首次在多洛米蒂山建立了這種保護性小路。很多長距離遠足路徑貫穿多洛米蒂山,被稱為“Alte via”(高空小徑),這些小徑從1到8編號(AV1到AV8),至少需要一周的時間才能穿過山峰,沿途設有大量棚屋。全世界有很多遊客、包括矽穀有很多旅友到這裏徒步旅遊一周或2周,觀看這裏的美景和拍照,其中AV1(Alte via 1)是最流行的一段小徑,廣闊明亮,風光如畫

下午六點多一點我們第一輛巴士到達賓館:克羅伊茨貝格蒙特克羅齊(Kreuzberg Monte Croce)。這是一個四星級賓館,房間很大,一臥一廳一陽台。平時將近300歐元一晚,因為音樂節的折扣價(音樂節官方指定賓館),我們隻花了150歐元一晚,還包括早餐和晚餐。入住房間後,稍作休整就到了晚飯時間,餐廳服務是米其林風格,頭菜沙拉、然後是湯、主菜、甜點,看到甜點用黑巧克力點綴的圖案和米其林風格一樣時,就好奇地問服務員,才知道這家賓館的餐廳果然曾評上過米其林星級,現在仍是米其林推薦的餐廳,而晚餐每人不超過24歐元(紅酒和啤酒不包、需另外核算),在米其林風格的套餐開始之前,還有自助餐形式的各種沙拉、麵包、水果和飲料等。

因為事先沒有仔細做功課,一直以為我們在靠近米蘭附近進行合唱活動,肯定是講意大利語的區域。沒有想到這個地方是意大利和奧地利的邊境區域,有80%人講德語的地方。當地的指示牌子通常用3種語言來標識,排第一的是德語,其次是意大利語,最後是英語。我們在德國法蘭克福附近呆了幾天,剛用了幾天:Guten Morgan (早晨好),Danke 或Dankeschön(謝謝)等。沒想到到了意大利的賓館還能聽到熟悉的德語,有一種還在德國的感覺。

普斯特裏亞山穀坐落在多洛米特山脈的腳下,是整個阿爾卑斯山脈中最美麗的山穀之一。我們這次活動的地方是屬於博爾紮諾·上阿迪傑自治省(意大利語:provincia autonoma di Bolzano·Alto Adige),德語稱博岑·南蒂羅爾自治省(德語:Autonome Provinz Bozen·Südtirol),簡稱上阿迪傑(Alto Adige)或南蒂羅爾(Südtirol),首府在博爾紮諾。民族主要是奧地利人,人口約為50多萬人,通行德語。這個自治省因為特殊的地理邊界位置使其曾經被並入威尼斯共和國,之後又被並入奧匈帝國長達近400年一戰後割讓給意大利。該省擁有很大的自治權,包括大量的專有立法權和行政權。南蒂羅爾自治省是意大利最富有的省,也是歐盟最富有的省之一。有一段時間這裏的人們總想公投獨立、或回到奧地利國家,就像加拿大的魁北克一樣,直到意大利和奧地利都加入歐盟之後,這裏的人們似乎開闊了眼界和胸懷、或者是感覺世界變小了、亦或者是在歐盟這樣的大框架裏,他們的話語權更小,多年來一直沒有再提回歸奧地利公投意向。

晚餐後,雨停了,我們在賓館外麵散步消食。這裏夏天晚上9點天色還是亮的,雨後的空氣非常清爽。酒店旁邊到處綠草茵茵,野花盛開。不遠處鬆樹林裏,綠綠蔥蔥,每顆鬆樹都很清晰的各自獨立、各有特色、和諧地生長著,很有紀律,並沒有因為挨得近而縱橫交錯、不分你我、淩亂不堪。任由風雨或風雪飄搖,鬆樹始終保持著彈性和獨立的個性。對外界顯得即友好(在大雪紛飛的時候,全身的樹杈能彎下身段,讓積雪自動滑落,而不是寧折不彎,不管風雪多大,鬆樹始終能化險為夷、抖落樹枝上的積雪),又有原則(始終保持挺著的腰杆和獨立的個性),真正的高情商植物。

(未完待續)

下接阿爾匹斯山音樂之旅(五)音樂節開幕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