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馬拉鬆(二)凡爾賽
凡爾賽(法語:Versailles)是一個麵積為26.2平方公裏(這個數字剛好和我們跑馬拉鬆全程26.2英裏是一樣的)的市鎮,也是法國中北部伊夫林省的省會,距離法國首都巴黎約20公裏。凡爾賽因凡爾賽宮而聞名,凡爾賽宮於1682年至1789年由太陽王路易十四建造,在那個時候的凡爾賽宮超越了巴黎,成為了法國實際意義上的首都。
去巴黎之前,有朋友建議:如果去巴黎的遊玩的時間有限,單從觀看宮廷建築、油畫等方麵考慮,可以不去參觀凡爾賽,隻參觀盧浮宮,因為很多展品盧浮宮裏都有,而且有些是原件。
若一定要去凡爾賽,如果不需要詳細了解曆史,可以化半天時間隻參觀凡爾賽宮,不參觀凡爾賽宮旁邊的大特裏亞農宮和小特裏亞農宮。
但我們還是計劃了一天參觀時間,不是因為現在流行的“凡爾賽”網絡術語,而是我們去年歐洲遊玩時,看到很多宮殿都是參考凡爾賽宮設計的,也有參考大小特裏亞農宮設計的。再加上凡爾賽宮在近代曆史中有很多政治功能(例如希特勒憎恨的一戰結束後的《凡爾賽條約》,奠定了二十世紀初的歐洲政治格局),也是法國多年官方使用的外交及宴請場地之一。
4月15日周六早晨8點我們到另外一個大酒店集合乘坐旅遊公司的大巴去凡爾賽宮參觀。在旅遊車上我們聽到導遊一些沒有記載的傳聞或者叫野史,例如路易十四在他童年時和他母親一起在意大利被扣押做人質。1643年5月14日,父親路易十三因病去世,4歲半的路易十四(1638年9月5日出生)繼承王位,由母後奧地利的安娜攝政,樞密院首席大臣紅衣主教朱爾·馬薩林輔政。因為新教國家與天主教國家不合導致的三十年戰爭,使全歐洲處於混亂中。從1648年到1653年期間,法國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暴亂(巴黎為首的投石黨)、主要是針對首席大臣馬薩林的政策。年幼的路易在暴亂中兩次逃出巴黎,其中一次逃到意大利(母親是意大利人),被扣押做人質一段時間,這對小路易造成了深遠的影響。感覺小路易有點和中國的秦始皇年幼時一樣,作為人質,曆經滄桑。
雖然隻有20多公裏的路程,但由於交通不暢,大巴在路上花了1個小時,期間導遊用流利的英文盡可能地介紹了凡爾賽宮。雖然現在網絡上查看凡爾賽宮的信息非常多和細致,但導遊提綱挈領地給我們勾勒出了凡爾賽宮的前世今生,和曾經的主人路易14、15和16,從路易14建造凡爾賽宮到路易16在凡爾賽宮丟掉腦袋,簡潔明了,容易記憶。
凡爾賽宮所在地區原來是一片森林和沼澤荒地,國王路易十三常常到那裏打獵。1624年路易十三以1萬裏弗爾的價格買下117法畝荒地,在這裏修建一座二層的紅磚樓房,用作狩獵行宮。樓上有國王辦公室、寢室、接見室、藏衣室、隨從人員臥室等房間,一樓為家具儲藏室和兵器庫。當時的行宮擁有26個房間(後來的凡爾賽宮擁有2300個房間、67個樓梯和5210件家具),年幼的路易十四想必對這裏留下美好的映像。
16至17世紀期間巴黎市民不斷發生暴動,這導致路易十四決定將王室宮廷(當時位於巴黎城內的盧浮宮和杜伊勒裏宮)遷出混亂喧鬧的巴黎城。經過考察和權衡,他決定以路易十三在凡爾賽的狩獵行宮為基礎、再征購6.7平方公裏的土地在狩獵行宮的西、北、南三麵添建新宮殿,將原來的狩獵行宮包圍起來。原行宮的東立麵被保留下來作為主要入口,修建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並在宮前修建三條放射狀大道。為吸引居民到凡爾賽定居,還在凡爾賽鎮修建大量住宅和辦公用房。為確保凡爾賽宮的建設順利進行,路易十四下令10年之內在全國範圍內禁止其他新建建築使用石料。
1682年5月6日,路易十四宣布將法蘭西宮廷從巴黎(羅浮宮)遷往凡爾賽。法國的政治、外交決策都在凡爾賽宮決定,凡爾賽成為事實上的法國首都。為消除勢力強大的法國地方貴族(如孔代親王家族)的割據和叛亂危險,凡爾賽宮落成之後,路易十四即將全國主要貴族集中於凡爾賽宮居住。
1688年,凡爾賽宮主體部分的建築工程完工,而整個宮殿和花園的建設直至1710年才全部完成,隨即成為歐洲最大、最雄偉、最豪華的宮殿建築,並成為法國乃至歐洲的貴族活動中心、藝術中心和文化時尚的發源地。
在其全盛時期,宮中居住的王子王孫、貴婦、親王貴族、主教及其侍從仆人竟達36,000名之多。在凡爾賽還駐紮有瑞士百人衛隊、蘇格蘭衛隊、宮廷警察、6,000名皇家衛隊、4,000名步兵和4,000名騎兵。為安置其眾多的“正式情婦”,路易十四還修建大特裏亞農宮和馬爾利宮。在路易十五晚期和路易十六早期中,維持凡爾賽宮廷的費用占法國歲入的四分之一。但這些活動收到一定的成效:路易十四登基以前勢力雄厚、心懷不滿、屢屢反叛的法國大貴族至路易十四時代已被奢靡的宮廷生活所籠絡腐化,甚至以受邀居住於宮中為榮,爭先恐後仿效國王及宮中的禮儀、著裝,擔心失去國王的寵愛。
導遊同時也常常對凡爾賽宮吐槽:凡爾賽宮過度追求宏大、奢華,居住功能卻不方便。宮中沒有一處廁所或盥洗設備,連王太子都不得不在臥室的壁爐內便溺。路易十五極端厭惡寢宮,認為它雖然寬敞、豪華,卻不保暖。
我們參觀凡爾賽宮那天下著大雨,旅遊巴士把我們放下車後又排了半個小時的隊。非常驚訝導遊和一些工作人員居然不打傘,任由風吹雨打,這在幾天後的倫敦馬拉鬆期間,也看到絕大部分觀眾不打傘,陪伴著我們淋雨。
進了凡爾賽宮,我們每人租了一個中文語音導遊(每人5歐元),可以幫我們仔細了解皇宮每個廳的功能。在連接各個廳的通道裏,通過中文語音導遊也了解到了當初這些過道裏都是糞便的味道,因為沒有廁所,過道裏放置了很多糞便的容器。
凡爾賽宮的建築風格因為極盡奢華,在16至17世紀的歐洲各國引發巨大轟動,神聖羅馬帝國(現奧地利和德國,奧地利的神聖羅馬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在維也納修建的美泉宮,德國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忘憂宮,德國的巴伐利亞寧芬堡宮、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修建的路德維希堡宮、海倫基姆湖宮)、俄羅斯帝國(俄羅斯皇帝彼得一世在聖彼得堡修建的夏宮、俄羅斯女帝葉卡捷琳娜二世修建的冬宮)、波蘭立陶宛聯邦(在華沙修建的皇家城堡)和瑞典王國(斯德哥爾摩修建的皇家宮城)等歐洲大國的君主紛紛仿效,形成一股修建皇宮的跟風之潮。
凡爾賽宮裏麵有很多主題廳(如海格立斯廳、豐饒廳、維納斯廳、狄安娜廳、瑪爾斯廳、墨丘利廳、阿波羅廳、鏡廳,以及皇家歌劇院),其中2300個房間、67個樓梯和5210件家具。我們開始參觀時比較仔細,很多油畫都有語音導遊的說明,我們隻有輸入油畫上的語音號碼,就可以收聽詳細的中文語音說明。後來就走馬看花,快速地挑選比較重點或感興趣的地方觀看。
我們參觀來到國王大套間的一個臥室裏,看到牆上掛著一幅畫像,是莫紮特8歲訪問法國時和皇後在一起的畫像。語音導遊解說:因為當時的皇後會說德語,於是她給莫紮特和路易十四做翻譯。
1870年普法戰爭期間,凡爾賽宮被普魯士軍隊占領,城堡的一部分變成德軍的軍事醫院。1871年,威廉一世在凡爾賽宮鏡廳加冕,從德意誌的一個諸侯王升格為德意誌帝國的皇帝,直到 1871年3月簽署停戰協定後才離開凡爾賽宮,這一舉動深深傷害了法國人的民族驕傲,釀成法國對德國的仇恨,為一戰的爆發埋下伏筆。同年,德國在凡爾賽與法國簽訂了初步和約。此後入駐凡爾賽宮的梯也爾政府策劃鎮壓巴黎公社的行動。1875 年,法國第二個議會機構:法國參議院成立,並在 1876 年在宮殿南翼新建的大廳舉行會議。1889年,為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年,法國政府(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把凡爾賽宮改造為公共博物館,裏麵的展品全部供人展出、一般市民也可參觀。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召開的巴黎和會在凡爾賽宮的鏡廳召開,法國政府(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借此羞辱戰敗德國、報德國統一時候的一箭之仇。但同時,被羞辱的德國也因此記恨法國,為二戰埋下伏筆,間接導致煽動德國愛國情緒的希特勒崛起。協約國於6月28日在鏡廳與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二戰後,隨著巴黎城市的擴張,凡爾賽也獲得大幅發展、並成為巴黎城市圈的一部分。法國政府多次在宮中和花園中舉辦外事活動,召開國際會議,簽署國際條約。
參觀完凡爾賽宮和花園,我們走向大特裏亞農宮(法語:Grand Trianon)。湖邊的路上有一家餐館,價廉物美,吃完之後才在網上發現是一個打分很高的餐廳。大特裏亞農宮是1687年由路易十四為其情婦蒙特斯龐侯爵夫人所建造,室內裝潢相比之下比較樸素,路易十四時期,國王有時厭倦豪華的凡爾賽宮,也會到這裏居住,此處也亦是舉辦音樂會及慶典節日的場所。1805年至1815年,拿破侖與家人曾居住於此,此處同時也是1920年《特裏亞農條約》的簽訂地點,在戴高樂執政時,大特裏亞農宮的北翼曾成為法國總統的官邸。
小特裏亞農宮(法語:Petit Trianon)離大特裏亞農宮很近,步行5-8分鍾。它是1762年由路易十五為其情婦龐巴度夫人建造,為典型的古典主義風格建築,主要房間有大沙龍、小沙龍、畫室、臥室、化妝室等,附近有路易十六為瑪麗·安托瓦內特王後修建的瑞士農莊,有茅屋、磨坊、羊圈,王後常化妝為鄉間牧羊女在此遊玩。
拿破侖1804年成為法國皇帝時,曾考慮將凡爾賽宮作為他的住所,但由於翻修成本過高放棄了這個想法。然而在1810 年與瑪麗·路易絲結婚之前,他對大特裏亞農宮進行了修複和翻新,作為他和家人的春季居所。
如果不從曆史的方麵去探索,參觀完凡爾賽宮後,再參觀這2個特裏亞農宮,從宮廷建築、油畫等方麵,和凡爾賽宮相比,也確實沒有什麽好看的。
現在,凡爾賽宮所有權歸於法國政府所有。它的正式名稱是“凡爾賽宮、博物館和國家莊園”,是由法國文化部負責監督的獨立行政和管理機構。凡爾賽宮同時仍然具有政治功能,也是法國多年官方使用的外交及宴請場地之一,其中由參議院和國民議會組成的兩院製議會,經常會在凡爾賽舉行聯席會議,以修訂或以其他方式修改法國憲法。
1979年10月26日,凡爾賽宮與其圓林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參觀凡爾賽之後,對路易十四成長曆史的研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