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矽穀

有興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兒女之遇(六): 上小學

(2021-10-26 18:08:00) 下一個

上接《兒女之遇(五)》

(六)上小學

來美國兩三年後,夫人打聽到我們居住的矽穀中心附近有2所小學教學方式與眾不同,學生的學習效果非常好,常常在加州排在前10名。很多家長都想讓自己的小孩能進入這其中的一所學校,於是社區用抽簽的辦法,讓住在附近符合條件的居民抓鬮、碰運氣。抽中的幾率大約10:1,約10個人中能有一人抽中。當年我們家的大女兒沒能抽中,10年後,我們家二女兒抽中。根據規矩,老三可以跟著老二、不用抽簽。等到老二入學後,仔細了解才知道,原來所謂的與眾不同,就是這個學校把教室分成許多村子(VILLAGE),每個村子有3個班,每個班都是複合班,即小學預備班(kindergarten)和一年級在一起、二年級和三年級在一起、四年級和五年級在一起。學校側重教學科學(science)而不同其他學校是學術(academic)教學。另外這個學校早上8點上課,比其他學校早半個小時,假期和其他學校也不一樣,通常提前開學,中期的春假是2周時間、而其他學校是一周時間。

二女兒剛上小學(小學預備班,kindergarten)時,安迪還在原來幼兒園(Daycare)上學,大女兒上高中10年級。我們3個孩子在3個不同的地方上學,接送很費時間,那段時間也是我們做家長最忙的時候,每天火急火燎地趕時間。我們夫婦倆都很忙,沒能像其他家長對孩子的學校各種細節參與較深。其他家長和孩子的每個老師都混得很熟,學校的各年級各種活動也摸得門清,我們夫婦隻能熟悉3個孩子的主要老師。

安迪在幼兒園後期已經表現得比較好了,神情不再憂鬱,也能和幾個小朋友玩在一起。但是學校之外的課外活動,他還是有不安全感。二女兒參加little gym課後,很快就能遊魚得水,自得其樂。其他小朋友的媽媽爸爸陪一會兒就可以離開、最多隻需陪幾堂課,而安迪須要夫人陪他整堂課,並且陪了整整一個學期。上課期間拉著夫人的手觀看別的小朋友做動作和活動,他自己很少參與進去。遊泳課也是很困難,第一次下水是在我威逼利誘、課程快結束、和我準備放棄時,他突然停止了哭泣,勉強下水了。他的所有課外活動,我們必須全程陪同,他才有安全感。

 

但是安迪學騎自行車時,出乎我的意料,幾乎沒有怎麽教就會了。在這之前,我還是很擔心的,一是擔心他像其他課外活動一樣比較難進入,他從會走路直到初中都有很嚴重的內八字走路方式,跑步、平衡等都比別人差。另外一個是擔心我自己力不從心:因為當時我的身體狀況比較差。當年教大女兒自行車時,年輕力壯,大女兒騎得快、我也能跑得快,始終能扶著她、以防她摔倒。二女兒比大女兒小十歲,當她學騎車時,我的體力大不如十年前,所以不能讓她騎得太快,否則我跑不快就保護不了她。結果她騎車也就變得中規中矩、謹小慎微。等到安迪學車時,我的體重超過185磅,當時真的跑不動,感覺衰老太快,教他學車成了我的心病:是這輩子必須要完成的重大事情之一。結果第一次教安迪在我追不上他而無奈、沮喪、緊張和驚恐時,他自己遊魚得水,不需要我保護,一下子就衝出去、很自然的會騎車了。一旁的夫人感歎:安迪和自行車就像是一體的,他駕馭自行車非常自然。我終於如釋重負,感歎上天眷顧我而給予了我的幫助。

那段時間兩個小小孩個頭差不多高,年齡隻差1歲3個月。他們平時若不在一起時,一個總是問另一個在哪裏,什麽時候能回來一起玩。2個年齡差不多大的孩子在一起的好處是他們能自己玩在一起。但他們真的在一起時,整天打打鬧鬧,小小年紀,一有機會一個就設法惡作劇另外一個。要是少給其中一個東西,他(她)就會說:“不公平,為什麽我少一個?”所以那段時間我們買很多東西都是相同的一式兩份,讓他們沒得比。我常常稱他們是2個小“叫化子”,因為他們有乞丐心理:乞丐不羨慕遠離他們的富翁口袋裏有多少錢,但嫉妒他身邊的另一個乞丐口袋裏比他多哪怕一毛錢。他們一會兒吵得不可開交,一會兒又歡天笑語,樂成一團。

我因為經常地趕著送、接孩子上學和課外活動,開車時常匆匆忙忙,在那2年內被警察抓住2次、給了罰單。其中一次差點拿3個罰單,當時大女11年級很忙的時候,通常她騎自行車上學,有一個月底的早晨,送完二女兒去小學,看到很多警察在學校附近抓交通違規者,通常每到月底警察因為沒有完成當月任務就會集中精力到路上抓交通違規者。我在心裏提醒自己:等一會送兒子上學時一定要小心、不要開快車。回來時,剛把安迪的自行車放在我的皮卡後麵,還沒有來得及把安迪的加高座椅(Booster Seat)放在車上,大女兒說她要遲到了,讓我開車送她去上學。我讓安迪趕緊上車,把大女兒的自行車也放在皮卡後麵,匆匆忙忙開車送她,忘記了今天路上警察很多這碼子事,40英裏的時速開在25英裏時速的路上,STOP sign處也沒有完全停下來,忽然身後警笛響起,警察用擴音器叫我停車:“STOP!”我和大女兒說:“這叫欲速則不達,你馬上趕緊自己下來騎車去”。等到警察靠經我時,我搖下車窗對警察說:“能不能讓我女兒先去上高中上學?”警察回答:“No”!隻見大女兒準備起身下車的動作立刻改為癱坐在座椅上、並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她以為警察不讓她下車離開。因為工作中多次遇到溝通的問題,我對溝通是有些了解的,估計警察理解錯了,以為我要開車送我女兒去學校。我又問警察能否讓我女兒自己騎自行車去,她的自行車就在我車上。警察這回聽懂了,說:“可以,你在車裏呆著,我來幫你拿自行車”。我說:“那謝謝了!實在對不起,早上要送3個孩子到不同的學校,大女兒上高中11年級、功課太多、睡得晚,早上起不來……”沒等我說完,警察就打斷了我的話,語氣明顯溫和了許多:“我知道,我也有個差不多大女兒,我了解情況”。說著又朝我車裏看了看,說:“車裏還有一個小男孩?”我心裏又開始發毛,因為加州的法律規定8歲以下的小孩,或體重低於40磅,或個子低於4英尺9寸就需要汽車座椅(Car Seat)或加高座椅(Booster Seat),因為汽車的安全帶是按著165磅以上的人的需求設計的。警察看到皮卡後麵有2個自行車,確認哪輛是我大女兒後,就把自行車拿給我女兒,溫和地說:“Have a good day!”。

晚上回家後,夫人已經知道了我早上被警察抓住和差點拿2個罰單。原來是6歲多的兒子鸚鵡學舌,把警察的話繪聲繪色地傳給了他媽媽。警察說:“你犯規2項:超速和STOP沒有完全停止。超速罰款更高,我今天隻記錄你一項:STOP沒有完全停止。另外,加州交規規定,如果18個月沒有違規記錄,你可以選擇去駕校學習班、免除違規記點,保險費也不會長。我查了一下你的記錄,你剛好超過18個月”。那天我驚奇地發現兒子安迪可以把一個事件來龍去脈講清楚了。之後我告訴夫人:“警察今天動了惻隱之心,同情我這個忙碌的父親,沒有提起兒子沒有帶加高座椅(Booster Seat)的第3個罰單”。

這種忙碌的狀態持續了2年、一直到兒子安迪也和二女兒梅根在同一個小學上學。夫人開車是非常謹慎的一個人,尤其那段時間因為有開車焦慮症、她開車較慢,在我被警察抓到沒幾天,她居然也拿了多年來唯一的一個罰單:開快車(speeding)。警察也是建議她選擇去駕校學習班、免除違規記點和長保險費。

現在可以上網上駕校學習、考試,但十幾年前網上駕校還不普及,一定要去指定的學習地點去學習、考試。因夫人那時不能開高速,加之可以節省駕駛裏程,我們很自然地湊在一起去學習班。那是我第二次去學習班,18個月前有過一次課堂經曆,大家臉色陰霾,都覺得被警察抓住很倒黴,因為有很多超速違規的沒有被抓住,課堂氣氛有些鬱悶。這次也同前一次一樣,教官一一點名,每人簡單闡述自己案例。等到我倆講完後,考官突然發現我倆的住址一樣,又是同一個姓,於是試探著問:“你倆是親戚?”我回答說:“我們是夫妻倆”,轟的一聲,整個教室大笑起來,教官說了一句:“You guys sin together(你們一起犯罪)?!”又是一聲哄堂大笑。那天的課堂氣氛,和之前大不一樣,氣氛活躍,中間休息時,有個人壞笑著走過來:“你們怎麽想得起來,夫妻倆一起來,還坐在一起”。我解釋說夫人不能開高速,他說:“你可以單獨送她來,你上不同的課,不就行了”。我當時很不以為然,這不是多此一舉嗎?根本沒有這個必要分兩趟嗎。這其中的美國的文化細節,我到現在也還沒有完全明白過來。這可能是不同的文化體現的不同的麵子問題,我當時沒有覺得這個丟臉,這是虛頭八腦的東西,反而覺得他們這種做法迂腐,被陳規陋習束縛住了。

安迪7歲時幼兒園畢業轉到和梅根同在的小學上學。剛轉到新學校時,他又有些不安全感,當時我們沒有意識到他和二女兒梅根不同,以為他能很快像梅根那樣適應。其實梅根幼兒園畢業後先在另外一個普通小學上了一學期,她抽簽是在候補(waiting list)名單上,第二學期有人搬家離開了,梅根才又轉學進去,並且開學已經2周了。當時新學校正在排一個節目,梅根很快就融入進去,令老師也很驚訝她那種自來熟。安迪的老師曾是梅根入學的老師,感覺安迪和梅根大不一樣,課間操的時間沒有和小朋友一起玩耍,自己一個人繞著操場轉圈,看上去好可憐。二女兒梅根很是憐憫他,感覺他沒有朋友。夫人聽到老師的匯報和二女兒的觀察,心中暗自擔憂,擔心因為小時候離開父母導致性格上的缺陷而造成他的心理健康問題。從下麵的安迪的自畫像,也可以窺見一斑。盡管我們夫婦當時對兒童心理學並不熟悉,但我們決定不要給安迪學習的壓力,不追求他的學習成績,隻要他健康成長就行了

梅根上小學時很快就結識了新朋友,生日party逐步變成新學校的同學,我們也逐步認識了梅根新學校的同學家長。第一學期過去一半,安迪還沒有能結識新朋友,經常還是參加幼兒園的同學的生日party,前半學期沒有和安迪同學的家長接觸。直到有一天,安迪的一個同學的家長聯係我們說對不起、要給我們還錢,我們才開始和安迪同學的家長交往。原來安迪把親友和我們給他的壓歲錢帶到學校,剛好和學校連在一起的公園有活動攤位在賣小東西,安迪把自己的錢分發給需要的同學,同學父母追問他們孩子怎麽會有錢買東西,這才有了要還錢的故事。我們夫婦聽說後,笑逐顏開:“不用還錢了,安迪能交到新朋友,我們非常高興”!漸漸地,安迪結識了一些新朋友,他慢慢的從陰影中走出來了。

2011年我們搬家到鄰近的小鎮,為了避免安迪又轉到一個新環境,加之二女兒也不願意和她的朋友分開,我們又讓他們2個在原來小學呆了2年半、直到二女兒上初中、必須換學校。2014年安迪轉到新的小學上4年級,所幸班上有曾經在一起踢足球等課外活動認識的小朋友,這次到了新的環境沒有出現不安全感。

下圖是安迪在小學5年級時在學校表演節目。

2015年6月5日安迪從小學畢業(他站在右後排)。

安迪小學畢業時上台領取畢業證。

 

第一個孩子照書養,第二個孩子照豬養,第三個孩子照羊養。對於老三安迪我們基本上是放羊一樣地放養,從小我們和親友都認為他的智力是3個孩子中最差的。我們從來沒有關心他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也不和安迪同學的家長討論學校學習的情況。每次有同學的家長在抱怨莫某老師教學怎麽不好時,我們都微笑著應付、保持沉默。即使到了高中,按著安迪的說法:我們夫婦是唯一一對對高中生成績不關心的亞裔家長。我們曾經為大女兒和二女兒心裏長過藤校的草,最終沒能如願,後來她們都上了紐約大學(NYU)。大女兒自己倒是比較滿意,二女兒是第二選擇、有些小遺憾。對於兒子安迪,我們甚至覺得即使上社區大學,我們也不會有什麽遺憾。安迪小時候有些先天不足、體能較差,我們讓他嚐試過各種體育活動,與體能有關的活動如足球、藍球等都很難堅持、或者水平很難提高。遊泳也比2個姐姐差得遠。跆拳道倒是能和比他小很多的孩子在一起打,可能有些興趣,安迪並不覺得自己高高地站在小朋友堆裏有什麽違和感,我們家長也沒有羞愧、覺得他喜歡就行。剛上初中時安迪跑步在班上倒數第一,後來有一段時間我天天帶他到學校操場上跑步,這是我們唯一一個推動(push)他要多跑步鍛煉的運動,其它都是放羊。這種家長無為的方式,給了他很大的空間和時間,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快樂成長,倒也讓他逐步形成自律型的孩子。他上高中之後,我們先是從二女兒那裏告知我們說安迪在學校成績越來越好,到了12年級,突然從一些同學家長那裏告知我們說安迪在學校成績很好。開始以為是他們鼓勵的話語,直到今年的返校季,安迪被選為皇家集團的成員,我才為之驚歎。因為他沒有事先告訴我們,夫人還和她閨蜜到科羅拉多州看楓葉去了。返校季最隆重的那天晚上,我在沒有思想準備的情況下,安迪讓我去觀看他們學校的美式足球賽。中場休息時,出來一隊老式轎車,安迪和一個女同學乘坐在其中一輛轎車、最後一對出場。繞場半圈後,安迪下車挽著女同學,來到操場中間的拱門。每次安迪一出場,有很多同學高喊安迪的名字,就和比賽加油一樣熱烈,人氣之旺讓我非常驚訝。小時候我們擔心他不會交朋友,和他的2個姐姐的人緣沒法比。那天晚上的那種顛覆的感覺,在現場的我感覺非常奇特:就像常常需要遮掩的瑕疵,突然被鑒別為瑰寶。不願和外人深談的畸形,突然被倒置為榮耀。過了幾天升學顧問告訴我們:“安迪申請的全是藤校,你們家長要不要勸他增加一、兩個普通學校?以防萬一。”我們的反應:“那是當然!一定要增加幾個普通學校”。我也再一次驚歎:安迪從小各方麵都是平均線以下的孩子,什麽時候變得這麽自信了?!我以前也碰到身邊有少數幸運的小孩,他們的父母管控較少、小孩自己逐步獨立、自己搞定一切,成長很快,小小年紀像個小大人,非常自信。父母隻需要提高信用卡給各種活動付款就行了,這樣的孩子也大多能如願的上了藤校。現在回頭看看安迪,也許我們這種放羊的形式反而促成了他能具備上藤校的必要條件。

 

在我們和兒女相遇和陪伴的過程中,有時候很難認真地、仔細地發掘他們的優點和潛在的特點。我們大人總是很難全麵地看待小孩,有時候隻看到負麵的或者隻看到我們大人關心的方麵。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一定錯過了很多很重要的細節。也許我們家長注意力就應該是在他們身心健康方麵,學習的事就讓他們自己去計劃、安排?!這也激發了我要把安迪成長的細節盡可能的回憶全麵,看看是哪些因素幫助了他健康成長,這也許對他今後的成長也很有幫助。

(未完待續)

下接《兒女之遇(七): 早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正明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綠珊瑚' 的評論 : 謝謝謬讚!
綠珊瑚 回複 悄悄話 小夥子越長越帥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