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中學放春假,應孩子們的要求,夫人和我懷著複雜的心情,帶著全家第一次到日本旅遊度假,去看櫻花。幾年前開始,在飛行高空,用寫作代替以前的做電路板設計或寫程序的習慣,在被捆綁的幾小時或十幾小時裏,可以安靜地敲擊鍵盤,全身的努力被集中在行文上,任思緒在高空中飛翔。
當飛機慢慢地開往起跑道時,我觀察著窗外,能看到別的飛機的起飛過程:飛機在跑道上速度越來越快,終於在跑道終點前騰空一躍而起,要是陽光明媚的白天,飛機就會“燕過長空,影沉地麵”;要是夜晚,飛機就會像流星一樣劃破天際,如果連續拍攝飛機起飛軌跡圖,可以看出飛機剛離開地麵時升空高度成“指數方規律”絕地騰空。
在地麵滑跑的飛機,當其前進的速度所產生的升力略大於飛機的重量時,飛機即能離陸。但是,在正常起飛時這時並不急於離陸,而是待速度再大一些時離陸。起飛離陸時,為了避免進入失速的危險,規定的離陸速度要大於失速速度10%到15%,這個就是起飛的閾值速度。起飛閾值速度越小起飛就越安全,提高機翼的最大升力係數可以降低起飛速度。早期的水上飛機隻要60公裏/小時,就可以起飛,先進的戰鬥機也隻需要150公裏/時速就可以起飛,小型客機220公裏/時左右,大型客機需要250公裏/300公裏/時才能起飛。飛機在達到起飛閾值速度時,不是自動離陸,而是要把操縱杆“拉起”才能離陸起飛。所以飛機離陸必須具備“閾值速度”和“拉起”2個條件。
下雨天,在高速公路上,如果遇到那怕很淺的水窪或水坑,如果速度太快(在80公裏/小時以上),當汽車前輪離開水窪時會成為“水上飛機”,飛離地麵,直至撞到路障,或四輪朝天為止。本人曾報廢了一輛汽車就是在一個下雨天,大約以60英裏/小時(96公裏/小時)的速度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可能遇到水窪,汽車突然失控,車飛了起來,橫跨4條車道撞了左右隔離牆3次才能踩閘停下。汽車前輪在水窪上升階段就如同飛機“拉起”的操作,我們沒法避免路上的水坑,唯有降低車速以去除汽車騰飛的另外一個必要條件:“騰飛閾值速度”。所以下雨天,在高速公路上,車速一定要低於汽車起飛的閾值速度,以免遇到水窪汽車被“拉起”飛離地麵。
(一)閾值現象和非線性指數方規律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類似的閾值現象和非線性指數方規律,如:毛竹的生長,前麵4到6年,看不見它生長,其實它是在長根莖,積蓄能量,等到某一天竹筍出土之後,飛速生長,最快時一天能長15厘米,甚至能聽到生長的聲音。
如果用榔頭對玻璃輕輕用力,玻璃不會碎,慢慢加力,玻璃會增加形變幅度,直到用力超過某一閾值,玻璃形變成指數方增長,玻璃就碎了。
所謂“行百裏者半九十”是指前90%的路比較容易,但後麵10%相當於還有一半的路程,所需的努力成指數方增長。這就是為什麽會做事的人都是“前緊後鬆”,才能按時完成任務;不會做事的人,拖拖拉拉,“前鬆後緊”,常常不能按時完成任務。這是因為人們在計劃時,往往隻注意主要(矛盾)事項,沒有考慮次要(矛盾)事項和不可預見事項,等到90%甚至99%主要事項完成後,很多原先不起眼的次要矛盾的事項和沒有預見到的事項就會變成主要事項,就需要很多額外的時間。
人即使慢跑,身體也會產生乳酸給肌肉提供能量,在速度慢時,乳酸的產生和跑步速度幾乎是線性的,產生的乳酸作為能量被肌肉消耗掉。但速度太快,到了一個臨界點(跑步界叫乳酸閾值)乳酸就成指數方增長,疲勞程度也成指數方增長。這時,肌肉來不及消耗過多的乳酸,過剩的乳酸就會留在肌肉內有酸痛的感覺。跑馬拉鬆就是用不超過每個人自己的乳酸閾值在跑,否則就會發生“撞牆”終止跑步。經常鍛煉的人,他的乳酸閾值會不斷提高,因而速度會越跑越快。
這就是事物發展的規律:當量變到一定程度,就會具備到質變的條件,有些是瓜熟蒂落,不需要另外的條件,就會產生質變的飛躍,有些則需要在合適的外在因素作用下,才會產生質變的飛躍。下圖是各種電子器件(即芯片)的最基本的二極管的特性曲線(學名:伏安特性曲線)。它的物理意義是當加在二極管上的正向電壓到達一定值(閾值)時,電流的增加不再是線性的,而是成指數方增長。
這個物理現象,用數學的形式表達就是下麵的“指數方”公式:
我們常常聽到的某件事的“拐點”就是那件事質變或巨變的閾值點,“井噴”就是過了某個閾值後的指數方變化狀態。
閾值現象和指數方規律是一個普遍規律。在科技領域裏,有很多這樣的現象,如:化學電鍍的電極電位和電流的關係。等離子體的鞘層和射頻電流的關係。原子彈爆炸的條件是當鈾塊處於臨界體積或臨界質量時產生連鎖反應(指數方變化狀態)。
升華也是閾值現象和指數方規律。在物理學中,升華是指一種物質從固態不經過液態直接轉化為氣態的相變過程,是物質在溫度和氣壓低於三相點的時候發生的一種物態變化。在心理學領域裏,將一些無意識、本能的行動、衝動和欲望或攻擊的內驅力導向到比較崇高的方麵或轉移到一些自己或社會所接納的範圍時,使其有利於社會和本人的形式變現出來時,無意識欲望即得到滿足,這個過程就是叫做“升華”。在語文的解釋中,升華又可以比喻某些事物的精煉和提高,思想境界的升華等等。文章結尾處升華,使文章的思想境界得以提高。
情感也有閾值現象和指數方規律,人們都喜歡晚上關燈後躺在床上聊天,很少一大早起來精神抖擻地聊天的,這是因為越晚睡,人會越來越疲勞,但身體的錯覺是越疲勞越興奮,直到一個臨界點(閾值),才會香甜地睡去。高潮是在接近疲勞的拐點附近,在一陣體力和心力集中奮鬥到接近疲勞的拐點附近,才是最興奮的。跑步的速度在接近自己的“乳酸閾值”,也即心率同“熱血沸騰”狀態一樣時才會產生愉悅的感覺,超過這個速度,疲勞就會成指數方增長。喝酒微醺時是快樂的,微醺是醉酒的拐點。毒品是介於食品和毒藥之間的東西,對人體的影響是讓人產生幻覺,但在可能被毒死的閾值之內。吃鹽也有閾值現象,適當的鹽起到調味作用和滿足身體的需求,當鹽超過某個閾值時,即使相同的化學成分,也會讓人感覺到“苦”。
人們對真理的認識和掌握過程有閾值現象和指數方規律。許多人都有體會:看到很多文章或帖子,很有感觸和共鳴,甚至熱血沸騰和很多啟發,但過後就擱置一邊,沒有落實在行動上,和沒有看過一樣的結果。很多道理,一看就懂,一過就忘,一做就錯,就是因為人們的行為隻有10%是有意識的而90%是潛意識的,看懂的道理是屬於有意識的,還沒有成為潛意識。所謂道理其實是“真理”在不同條件下的不同表現形式,即道理是外在的“形”,真理是內在的“神”。有些人通過看很多書,從不同的側麵加深印象和進一步了解道理。有些人把一本好書看很多遍,從中悟出真理。但不管如何,這些道理和真理隻有變成潛意識時,才算真正掌握,才能“知行合一”。但從意識變成潛意識的過程就如同發光二極管中受激發的電子從原子的一個軌道跳躍到另一個軌道上的“量子躍遷”能量轉化為光輻射而發出光的過程一樣,它需要有一個閾值能量,或閾值門檻,隻有到達一定條件時,意識才能變為潛意識。這個過程不僅需要大量的練習,而且還要精確地(認真)重複,有時還要特定的外力機緣。例如學習開車,道理很簡單,快慢控製油門,左右轉用方向盤,但在沒有形成潛意識前,靠意識是很難控製的。同樣的,學打乒乓球,一開始沒有形成潛意識(或下意識),是沒有辦法接住對方的快球的,靠意識是無法做出正確的擊球反應的。進步快慢取決於認真和重複程度,不認真和不重複是永遠也學不會道理或不能掌握真理的。
佛教的分支禪宗有一個很著名的教義:“悟”。認為修道者經過長時間的苦修,會在某一個時間突然“開悟”,一下子明白人生和世界的終極真理。這個開悟就是閾值拐點,開悟之後人的思想就會產生飛躍。宋朝有一個和尚,修行了很久都不能開悟,心中特別煩悶,終日鬱鬱不樂。有一天,他一邊走路一邊想:“我怎麽就開悟不了呢?是不是沒有這個天份?”不知不覺走上了一個獨木橋,突然腳下一滑,“咚”的一下掉進河裏,被冷水一激,頓時恍然大悟,還立刻做了一首偈詩:“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日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多年的修行,至此終於有了一個圓滿的結果。“悟”固然需要一定的機緣巧合,但卻是跟平時的苦修和努力分不開的。禪宗有雲:“人人心中皆有佛”。所以每個人都能夠悟道,但是必須經過長期的修行(也即我們所說的努力工作,工作就是修行),和成熟的機緣。所謂機緣,就是修行到開悟的拐點,往往需要外力的刺激或提醒,就像飛機的“拉起”操作,才能讓飛機飛離地麵。
禪宗有一個宗派叫“臨濟宗”,就是它的創始人臨濟義玄擅長於在弟子經過長期修行之後,選擇機緣突然冷不防對他大喝一聲,經過這麽一嚇,他就能夠“開悟”了。還有一個宗派“德山宗”更猛,不用喝,突然當頭一棒敲下來,也能讓人開悟。於是有了“德山棒、臨濟喝”之說,所謂“當頭棒喝”就是由此而來。人的潛意識總是趨於重複熟悉的思路,意識會受潛意識的束縛,要想多年的積累有一個突然的爆發,就得讓意識和低層潛意識暫時有一個分離,讓高層潛意識和意識有效地接通,此時遇到大喝一聲,就會醍醐灌頂,恍然大悟,認識真理。人的開悟往往需要外在的一個刺激或提醒,不是隻有自己努力就能做到的。有些人平時工作時認為是給別人打工或給公家做事,不能竭盡全力,甚至也不能盡力而為,直到他工作變遷或遇到更好機會或自己開創事業,才驚人發現原來任何時侯的工作其實都是為自己做的,自己在工作中鍛煉成長和認識真理,工作就是修行,自己是工作的最大收益者。有些人在經過生離死別的經曆後,大徹大悟,改變人生態度,思想產生飛躍。
科學的進步和科技的發明創造大多具有閾值現象和指數方規律,很多發明創造都是經過很長世間的艱苦探索(有時是幾代人的努力),然後經過一個關鍵的閾值拐點才能突飛猛進。
牛頓就是在前人多年的經驗,概括和總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威廉•斯蒂克利於1752年出版的關於牛頓生活的回憶錄,書中記載到:“午餐後,天氣很暖和,我們走進花園,在蘋果樹的陰涼下品茶聊天。當時隻有牛頓和我兩個人。他告訴我,他以前也經曆過這樣的場景。那時候他也是坐在蘋果樹下,陷入了沉沉的思緒中。此前,他就對重力問題有了模糊的認識,這時候,一個蘋果掉在地上,打斷了他的思緒。牛頓開始探究,為何蘋果總是垂直地落向地麵?為什麽蘋果不會斜著落下或飛向天空?很顯然,這是因為地球引力在牽引蘋果。牛頓由此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牛頓因為蘋果落地而發現萬有引力,也是一種“悟”,就是平時經常思考、研究,所有的想法都匯聚起來了,就差那麽一點機緣條件。終於有一天看到樹上掉下一個蘋果,於是立刻“開悟”:為什麽蘋果熟了就要掉下來?而不是掉上去?進而繼續假設:如果蘋果樹像月亮一樣高,那為什麽月亮不會掉下來?一定有一種力把月亮拉著,讓月亮不會掉到地球上來。這是一個發現的瞬間,這次蘋果下落與以往無數次蘋果下落不同,它引起了牛頓的注意。牛頓從這個蘋果落地這一理所當然的現象中找到了蘋果下落的原因,即引力的作用。這個蘋果就是牛頓重力研究的進展的拐點,過了這個閾值,重力研究的進展就會成指數方飛躍。
朱勇寫的《“史上最悲壯論文”》中描述到: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人體顯微鏡:“綠色螢光蛋白(GFP)”的發現和應用的過程,通過Google Scholar檢索出的每年發表的提到GFP的論文數,可以看出閾值現象和指數方規律(如下圖所示)。前麵30年文章很少,當Prasher在GFP技術研究並發表論文後,別人在他研究的基礎上突飛猛進,論文數量每年成指數方增長。
1962年6月在美工作的日裔學者下村修(Osamu Shimomura)和他所在的實驗室其他成員,來到了美國西北太平洋海岸邊,開始捕撈水晶水母。這裏每年6、7月份,都會出現成千上萬的水晶水母。它們直徑不超過10厘米,沒有頭,沒有有毒的觸角,全身都是透明的,在海水中搖曳著。當受到驚擾的時候,它們會在傘型身體的下邊緣發出一束束綠色螢光。
在此後的30多年裏,水晶水母的綠色螢光的奧秘被一點一點發現。綠色螢光蛋白(GFP)的發現和應用成為生命科學革命性的裏程碑,而以GFP及其它熒光蛋白為基礎的現代分子成像技術成為生物醫藥科研的不可缺少的工具,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人體顯微鏡。GFP的光輝照亮了世界的每個角落,徹底改變了人類對疾病的認知過程。2008年10月,瑞典皇家學院宣布諾貝爾化學獎將被授予對GFP的發現和應用有突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下村修,Chalfie,和錢永健。由於每單項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能超過三個人,而也起了關鍵作用的Prasher卻遺憾地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Prasher在GFP技術的發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拐點和閾值處),但他沒有繼續堅持下去,功虧一簣,痛失諾貝爾獎。他的故事提醒我們:很多時候,隻要再堅持一下,挺過黎明前的黑暗,就會看到曙光。
人們集體意識的發展也是有閾值現象和指數方規律。《第100隻猴子》的故事:1952年,日本幸島的科學家將紅薯扔在沙地上喂猴子。猴子喜歡生紅薯的味道,但是討厭上麵的泥沙。一隻年輕的母猴艾默發現在附近的小溪裏可以解決泥沙的問題。它把這個訣竅教給了媽媽,不久夥伴們也學會了這個方法。1952年到1958年之間,所有年輕的猴子都學會了清洗紅薯上的泥沙,這樣紅薯吃起來更可口。而成年猴子中,隻有效仿自己孩子的猴子才學會了這種方法,其他的成年猴子還是吃髒紅薯。
接著,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在1958年的一個秋日,一夕之間幸島上幾乎所有的猴子都學會了洗紅薯!起先是一定數量的猴子學會了清洗紅薯(確切的數目不得而知)。不妨設想,那天早晨太陽升起時,有99隻幸島猴子學會了清洗紅薯。進一步設想,早晨之後第100隻猴子學會了洗紅薯。這時奇跡發生了!到了晚上,幸島的猴群裏幾乎每個成員在吃紅薯之前都進行了清洗。這第100隻猴子增加的能量以某種方式強化了,從而創造了一種思維上的突破!
科學家們觀察到了更驚人的事情,清洗紅薯的習慣隨後跨越了海洋——在其他島嶼以及大陸上的猴子也開始清洗紅薯! 所以,當一種意識達到某個臨界值(閾值)時,這種新的意識會由一個大腦傳達至另一個大腦,盡管確切的數值可能不同。這“第100隻猴子現象”意味著:當隻是有限數量的人知道一個新方法時,它仍是這些人的個體意識,但是存在著一個臨界點,也就是閾值,隻要再有一個人接納了新思想,之後接納的人數就會成指數方增長,以至幾乎每個人都接納了這種思想!
剛到美國時,帶小孩去到一個超大公園“水上世界”,裏麵有上萬人在遊玩,感歎:一天下來公園裏仍然幹幹淨淨,這是因為大家都有不亂丟垃圾的習慣,盡管有很多像我這樣以前有亂丟垃圾習慣的人,但由於不亂丟垃圾的人數很多,意識超過了某個臨界值(閾值),所以能使得每個人都能入鄉隨俗,而不亂丟垃圾。
人們思想升華的閾值門檻較高,而墮落的閾值門檻卻很低。《破窗原理》是以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築為例,如果那些窗戶不被修好,可能將會有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最終他們甚至會闖入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也許就在那裏定居或者縱火。一麵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被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條人行道有少許紙屑,不久後就會有更多垃圾,最終人們會視若理所當然地將垃圾順手丟棄在地上。這個現象,就是犯罪心理學中的破窗效應!在日本東京大街上,很少看到垃圾桶,居民每天自己準備一個垃圾袋,把自己產生的垃圾帶回家,所以大街上非常幹淨。這大概是根據《破窗原理》防微杜漸,不讓人們有機會搞髒街道。
(二)階梯型的發展和飛躍
事物的發展總是階梯型的,即經過一段平台期,在特定的條件下,發生飛躍。之後進到下一個平台期,再積累、準備下一個飛躍。
一個努力並取得成績的人,他的成長和進步也是非線性的指數方過程,進行多次(或不斷地)突破平庸(線性成長)的閾值,積累經驗,正確地歸納總結,逐步掌握客觀真理,重複成功或正確方法並形成潛意識或習慣,不斷提高新的閾值,台階或階梯式進步。一個成功的公司,她的成長和進步也是如此,很少能保持長時間地平庸地線性的成長,必須得進行階段性的飛躍,與時俱進,始終掌握客戶真正的需求,台階或階梯式進步,才能可持續發展下去。平庸的公司的結果就是關門。
學習進步也是階梯型曲線,學習也有類似“悟”的道理。這個所謂的“悟”就可以看成是一個學習進步的階梯。我兒子小時候,在老家寄養8個月,大家都覺得他的智商有問題,接回來上幼稚園時,感覺笨笨的,我們也就沒有給他施加什麽壓力。但不久之後和在小學3年級前,英文閱讀和理解,每過幾個月就是一個大的跳躍,且老師也明顯感覺他進步不連續和很不均勻。這其實是因為學習進步存在著階梯型曲線。在學習各種新的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一般要經曆以下四個階段:
1.開始階段:學習者要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規律,一開始速度的提高較慢,這也是人們常說的learning curve。
2.迅速提高階段:學習者初步掌握了新知識後,逐步把有意識學習的東西變成潛意識,具備了基本的技巧,並因此受到鼓舞,提高興趣,樹立信心,感悟較深,因而進步很快,產生“飛躍”。
3.學習高原期:這時由於習慣於一定水平和深度的知識,沒有新鮮感和興趣,學習進步速度就會放慢,盡管每天的練習也很用心,但成績提高不大,處於一種停滯狀態。
4.克服高原階段:當學習者通過提高興趣或不斷改進探索方法,掌握新的規律或技巧後,歸納總結,融會貫通,熟能生巧,學習效率又開始上升。
所以小孩教育,一定要讓他/她對所學東西產生興趣,這樣才會提高學習效率。
(三)人生的3次飛躍
人生有3次潛在的大的飛躍:“1.見我(見自己)”,“2.見天地”,“3.見眾生”。
見自己,就是認識了自己,做到了自己想要做的,從自卑到自信,表達了自己,在一個適合的時段上“開悟”了,思想產生了飛躍,成為行業的行家好手。但若隻見自己,不接著往前走,就是“我執”,沒有掌握客觀規律,看不見其它東西了。隻見自己不見他人,就會比較主觀,不尊重客觀常識,不關心眾生心中的東西。
從見自己到見天地,是往上走,要把自己的小境界提到天地的大境界,對客觀真理有了進一步了解,成為行業的“專家”。以地為身軀,以天為魂魄,以山川河流為血脈,即所謂“頂天立地”。這個階段的人的氣場是張揚的,豪邁的,甚至霸道的,不可一世的。這些人出來說話,就算表麵上客氣,你也能聞出來自裏麵的傲氣。他們臉上就算掛著淺笑,也脫不了幾分清高。他們的誤區在於:以為限製人們發展的天花板在高處,一直要向上衝破天花板,以提升自己的高度。
從見天地到見眾生,是往下走,越來越卑微,身段越來越低下,有低到泥土裏的趨勢。他們知道天花板不在高處,向地下室發展,更容易提升相對高度。所謂見了眾生,就是“我”沒有了,放下了自己,以眾生心為我心。這樣的人,必定掌握了客觀規律,尊重客觀需求,能看到眾生眼睛裏看到的東西,能表達眾生心裏有的或想要的東西。這個階段的人的氣場,是謙和、深邃、淡然的。說出來的話和表情,讓人們舒服,沒壓力和放心,不故作高深,不讓人茫然。隻有那些大師們,才能到達這個境界。他們都是能夠充分利用精神財富寶庫的人,在那廣袤無垠的潛意識心理領域中,積累了很多技能,方法,客觀規律和真理,正是在這裏,思想找到了極富創造性的力量,精神和靈魂得到了升華,人的品質得到提高!所謂“精神”,“靈魂”,“天賦”,“修養”,就是相對應的“潛意識” 的積累。潛意識是我們在注意力集中(FOCUS)和很有興趣的狀態下,不斷重複;或者在特定的,在非常震撼的狀態下才能產生的。對於大師們,“重複”在他們潛意識中根深蒂固,是一種品質。他們始終如一,對待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真誠的,均勻的,不厚此薄彼的,重複的。這樣他們就不用做作,人前人後,表裏如一,隨時隨地不用去“裝”,在關鍵的時候不需要刻意去想,感情自然流露。他們遵循儲存在潛意識中的客觀規律,不會急於求成,不會有“永動機”心理:“以較小的努力,獲得較大的回報”。
如果拿唱歌來做比喻,唱歌也有3個境界:首先是“我執”的第一階段,想要表現但又看不到自己,唱不好歌,不專業,也不自信,上了舞台就很緊張。然後是“我執”的第二個階段,隻看到自己,唱自己喜歡的歌,不管他人什麽感受,不能和觀眾互動,這是第一個境界。接下來較高的境界是忘我,要見天地,唱歌比較專業,不斷提高自信,把歌唱得驚天動地,但到那兒唱歌都是一個模式,與觀眾互動就是下台機械地一一握手,且每次都幾乎一個模式。唱歌的更高境界是要見眾生,及歌唱感情要表達歌唱內容和背景的客觀需求,和考慮觀眾的客觀需求,在不同的地方表演,會根據不同的觀眾,以不同的表達形式,遊刃有餘,這就是大師級的境界了。
很可惜大部分人一輩子都沒能進行到第一次飛躍,一生都活在“我執”的初級階段,沒能到“見自己”的境界。我們很多人之所以碌碌無為,是因為我們習慣於當下舒適的環境(comfort zone),就像溫水煮青蛙,沒有外界的強烈刺激,我們很難衝破習慣思維和傳統教育的束縛去認識真理,去改變自己,去尋找“拐點”,思想不會產生飛躍。
適當的旅行和不同的經曆有助於我們開闊視野,換一個環境會讓人從不同角度去接近和認識客觀真理。一個人往往被扶持或大師或高人指點後會提高許多,或更接近客觀真理,或達到飛躍的閾值,有時甚至像是換了一個人。感恩生活中讓你提高或大徹大悟的人,他們是你人生拐點的貴人。
(四) 最後請欣賞蘇聯作家伊·庫切連柯的名作:
《泉》
我的菜畦靠近一條蘆葦叢生的荒涼小溪。溪岸上雜草之間散亂地長著菖蒲,長得又高又密的地方,有幾處汩汩作響的清泉。純淨的水順著彎彎曲曲的狹窄溝渠流入渾濁的河灣,隨時可以看到小魚成群結隊逆流而上,有時靜止不動,不停地扇動著魚翅。
臨近夏天,小溪邊上的草被人割去了。在灼人的陽光下,小小的泉眼漸漸幹枯,細細的小溝現出了龜裂的紋路。隻有根據這些灰色泥土的裂痕才能看出,不久前這裏曾經有水流過。
春天,一個毫不顯眼的小泉眼在一棵彎曲歪扭的柳樹旁邊噴湧,我在旁邊的坑裏取水澆西紅柿,常常坐在粗糙的樹幹上,把赤裸裸的腳伸進冷水裏,瞅著嘟嘟往外冒的泉水,有時朝泉眼扔一塊土。泉眼不再噴水了,但很快透過浸濕了的土塊又滲出水來,接著它衝破障礙,連泥土一起衝走了。
有一天,我用腳從岸上踹下一個很大的土塊,“撲通”一聲土塊蓋住了泉眼和它四周的水坑。“這回泉眼再不會噴水了。”我思量著,不禁有些惋惜,不該把泉眼堵死了。然而,我還沒澆完一小畦菜的工夫,泉眼就為自己打開了通路,又流出來了。“不屈服哪!”我輕輕地舒了口氣。
“我幫你把通路再擴大一些。”我從心裏對泉眼說著,於是把它清理了一番,順著雜草和蘆葦把溝挖得更深一些,一直通向開闊的水麵。
我再回來看新挖的水道時,裏麵已有一米多深的水了。水清澈透明,水底的每個小沙粒都看得一清二楚。水中心,泉眼卷著細沙正不停息地噴湧著。看來,這回誰也不能再阻擋它的去路了,它自己已經完全能夠衝破一切障礙。它那清涼的水注入了幹涸的小溪,小溪像春汛時一樣奔流,水流進了草原......。
一個人也往往如此。他活著默默無聞,他生命像一點微弱的光,誰也不去注意他有什麽才幹,而一旦受人器重,搖動了他的雙肩,使他精神振作起來,促使他思考自己的未來,於是你瞧吧,他對世界就會換一種看法,他的生命力就像這個泉眼一樣奔騰不止,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