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矽穀

有興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2019-06-06 07:01:52) 下一個

2年多前的一個晚上7點10分左右,我在公司忙完了當天著急的工作,開車下班回家。5分鍾之後,我開車上了101高速並很快地變換到最裏道,當時下著大雨,大約一兩分鍾後,我的車突然搖晃顛簸起來並有向左漂的趨勢,意識到可能是左前輪爆胎,立馬想到前一陣網上看到的爆胎處理方法,用腳輕輕點閘,讓車慢慢減速。正感覺顛簸趨緩之際,車突然向左衝去,撞了不到一條車道寬度之遙的水泥隔離牆,接著就感覺像做坐過山車一樣從左邊隔離牆被彈到高速公路最右邊的水泥隔離牆。整個過程發生3次碰撞:第一次車頭左前方撞向隔離牆,當時我的眼鏡就飛到了腳邊。車被彈開後,左邊車尾掃到隔離牆,發生第二次碰撞,頓時車左右兩邊的airbag(氣囊)全掉下來了,車內的燈也自動亮了,隻有在倒車才顯示的後視屏幕也開始顯示後麵的景象。有那麽2秒腦袋一片空白,不知所措,之後任我怎樣踩閘和打方向盤,車都不受控。此時的感覺有些恐怖,左右全掉下來的氣囊使得車像奶黃色帳篷一樣,看不到外麵,沒有眼鏡後,又看不清前方。車子震動劇烈,車內扭曲很厲害,很多零件開始脫落(如燈的蓋子斷裂脫落,扶手的蓋子脫落)。有那麽2秒,感覺自己要完蛋了,直到車橫跨過4條高速車道(LANE)第三次碰撞,車右邊撞到了右邊的隔離牆,並發出了很響的聲音,這才條件反射般地使勁踩閘和向左打方向盤。最後車沿著右邊的距離高速道一條道寬之遙的隔離牆停住了。整個過程很快,根本來不及思考如何正確操作,一切動作都是潛意識的條件反射,平時的習慣動作是有力的抵住方向盤而不是輕輕地握住方向盤,所以在撞車時,身體沒有壓到方向盤使得前麵的氣囊沒有爆出。也幸運的是那一瞬間,除了在我後麵離我有一段距離的唯一一輛車(該司機對我的車禍過程看得一清二楚,是他停下車後,幫我打911叫了警察),路上沒車,過後的車又川流不息,我都沒有時機仔細看到左邊撞的情況,直到第二天,保險公司讓我去拍車的照片時,我才發現左前方撞得最殘,左後方的車燈和左前方的車燈都像小西瓜一樣拋在外麵。我原以為右邊會被撞得一塌糊塗,結果從外麵看不是很明顯,反而是左邊被撞得一塌糊塗!拖車公司的人說:“速度很關鍵,右邊被撞時,車的速度慢下來,所以看著不厲害,但主體(BODY)部分還是受損和嚴重變形,車子已經修不了了,隻能報廢。幸虧是大車,要是小車,方向盤上的氣囊可能會出來,人可能會受傷”。               

據說有些車禍受傷的人(內髒受傷或出血,肌肉受傷等),當時感覺沒事,過幾天會表現出來,尤其是肌肉,因為肌肉的疼痛有時超過72小時的延遲。所以等了三天後,也經過中醫把脈確認沒有問題,才確定這次車禍人沒事。事後,所有知道這次車禍的人都說我:“這是不幸中之萬幸,當時路上有車就慘了。你祖上積德了,你做了很多好事了,所以你才很幸運。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我後來又觀察了當時的車禍現場,發現我第一次碰撞的附近有很多雜物,其中有一個廢棄的輪胎,最右邊的水泥隔離牆其實很短,提前5秒或推遲5秒都會因為沒有阻擋而衝到溝裏。車禍當時的感覺是離死亡很近,生命極其脆弱,災難會在你沒有任何思想準備或沒有任何感覺的時候突然降臨,生命說沒有就沒有了!隨著事情過後,麻木地將車禍看成是一次非常偶然的、有驚無險的經曆後,就會覺得離死亡很遠,出了那麽大的車禍,居然沒有受傷,可見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正因為沒有受傷,冥冥之中,我感到這是一種警示,想告訴我點什麽?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危險之人必有可惡之處。車禍過後我立即從2個方麵檢討和反省自己:

(1)要及時維護和保養車子,我的車子應該早點去做一下alignment。一個月前,有一次因為轉彎急,車子輕微搖擺震蕩了一下,在車上的兒子也嚇了一跳,當時不以為意。左前胎可能先爆胎,夏天剛換的前麵2個,應該4個輪胎一起換,車胎太重要了!要花時間保養車子。和朋友聊天,發現其他家庭的男同胞也有類似的情形:忙的常沒時間維護車子。

(2)要改變開車“急急匆匆”的壞習慣。15年前發現公司有些人經常拿罰單或出事故,當時有人總結這是因為這些人的壞的習慣造成的。車禍的幾個月前在高速上邊開車邊整理東西,壓到幾次線,被在我後麵沒有看出來的開卡車的警察開了罰單,理由不是因為超速,而是壓線可能會對其它車道上的車造成危險,並讓我上網選個駕校學習考試可以免除車保險的漲價。車禍的1個半月前,從加拿大第一次出差回來的第二天晚上,在自家車庫前倒車時沒看清車後情況,把朋友的TESLA車給撞了,當時以為是出差疲勞工作後,注意力不能集中所致。車禍3周前第二次從加拿大出差回來的第三天下午,在接孩子時,不小心又把別人的淩誌車擦了一下。之後有一天晚上接女兒時,到家的最後一個左拐彎時差點撞到路肩上,引起女兒驚恐尖叫,連女兒都感覺我的開車方式早晚要出事。在我自己出車禍前一周,才有時間把拖了幾個月的、中斷了好幾次的網上駕校學習和考試結束。所以感覺最近自己的運氣不好。

車禍後,開車開始小心,常常想起以前看到的標語:“寧停三分不搶一秒”,“一慢二看三通過”。但發現自己開車已經和最初開車的心態大不相同。以前慢慢地踩閘,徐徐地停到路口,讓車上的人沒有前傾的感覺,但現在常常讓別人旁邊或腿上放的東西飛走。養成了很壞的習慣,已經是潛意識了,一時還不能保證每次都能改了。但自從小心開車,不著急,發現運氣也愈來愈好了。

隨著不斷的反省,以為是偶然的不幸事件,但感覺其實是必然的,或至少是很大概率的。原來我們的運氣不好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壞習慣造成的。逐步領悟並明朗了一個道理,這個道理要先從一個“等”字說起:

中文“等”有很多意思,“等”可以作名詞,動詞,形容詞,助詞和副詞等。

僅就動詞“等”就有很多意思:等同,使一樣(Equate),等待,等候(Wait),推遲(Delay),區別等次(Differentiate),等量,衡量(Weigh)等。

單就動詞其中之一:等待,等候(Wait)也有很多意思,譬如:一女孩對男朋友打電話約會時,意味深長地說:“要是我遲到,你早到,你就等著;要是你遲到,我早到,你等著!”

“等”有消極負麵的等,和正麵積極的等。真能把“等”處理好,就是一個非常智慧的人。

這裏隻談動詞其中之一的等(Wait)。

可憐的“等”:一個朋友跟我說:“人老了,很可憐,我認識的一家子,子孫滿堂,兒孫平時都很忙,沒人照顧老太太,老太太就住養老院。老太太每天一沒事,就坐在養老院的大門口,看著進來的車輛和人群,為的是能在第一時間看到兒孫們而不至於浪費相處一起的時間。每想到這,我就會有悲涼和窒息的感覺”。

不遲到的“等”:大家都有送小孩上學的體會,要想不遲到,就必須早到,因為種種原因,路上交通堵塞程度,很難預料,也很難剛好準時到學校。所以提前到達,等在那裏是保證不遲到的明智的方法。

守時的“等”:有一天我和一個律師約好下午2:00到我們公司討論問題,下午1:35他就到我們公司的停車場了,剛好我從窗口看見他停車在我們公司門口。在美國的約會,你不能遲到,但也不能早到,聽說有些人提前到,會被美國人攔在門外,所以早到了,一般在車裏等著。我心想我是一個隨和的人,我不介意早到,於是就開門去迎接他。沒想到他很吃驚:“我們不是約好2點嗎?”我說:“是啊,但我看你來了,我們可以提前開始”。沒想到律師說:“我們還是2點準時開始,我有個習慣,就是提前半小時到達客戶的停車場,和客戶交流前,把我準備的材料再複查一遍(DOUBLE CHECK),推敲推敲”。 “也行,那你可以到我們會議室去,那裏比在車上舒服”,我還微笑著揮動右手作豪爽的邀請姿勢。“我的後備箱裏有我很多參考資料,是我的圖書館,我在車裏比較方便,隨時可以查看相關資料,我已經習慣了,謝謝!”尊敬不如從命,我很震驚地回辦公室了,等到2:00差1分我給律師開了門。

智慧的“等”:2014年初夏,我的在廈門工作的大學同學的女兒在舊金山和矽穀中間的美麗的“半月灣”舉行婚禮,半月灣離我家開車約35分鍾路程,時間訂在一個周日的早晨11:00。我的另外一個女同學的老公是一個德國人,叫艾瑞克,婚禮前一天即周六我們一起聚會時他說:“你們明天早晨8:00就要出發,新娘的家長不能遲到。”我當時心想隻有35分鍾路程提前3小時也太誇張了吧?!我原計劃是提前1小時即10點鍾出發。然而我的這位女同學說:“聽他的,周末去半月灣的交通很堵。他們德國人非常認真,但大部分情況他說得是對的”。通常周日早晨7:30到8:30我要去學唱歌。我們沒有辦法,第二天早晨8:45從家出發,但一路暢通,9:30之前就到了指定地點,停車場空空如也,任我們隨便挑選位置,艾瑞克也早早來到。盡管我們講中文,看到我們的眼光和肢體語言,他明白我們的不以為然,獨自一個人抽著雪茄,在海邊安閑地渡著步子,看著海景。

 “半月灣”,9點多鍾,海麵上是茫茫的大霧,顏色不是那種白白的,而是像那種黛藍色的水墨畫那樣濃淡多姿。近處的花、草、樹木,以及遠處的房子,在霧中若隱若現。陽光一點也不耀眼,太陽隻顯出朦朧的圓影子。大家在悠閑地照相,觀賞者海景。過了一會,我感到人很放鬆,很久沒有那麽寧靜的感覺,我也開始注意海景了。不知什麽時候,霧突然散去,刹那間,我已置身在明亮清晰的世界裏了,觀賞著這長約1公裏,宛如一勾新月的“半月灣”,隻見她依山而伸,抱水而臥,山青水碧,璨然生輝。宛若進入一個五彩繽紛,珠光寶氣的神妙世界。

我們以前去過“半月灣”很多次,沒有覺得像傳說的那麽好。記得第一次去時,也是在一個初夏,是個下午,我們還為看到了海豚而興奮了一下,但很快就發生了一件事情:一個大浪過來,5歲的大女兒站在人群後麵,被後退的人碰倒,來不及退回,渾身濕透,就匆忙折回家了。以後也去過幾次,每次都急急匆匆,到此一遊的感覺,連個螃蟹都沒時間吃,從來沒有覺得“半月灣”像那天這麽美好!

大約10:00時,新郎焦急的問誰會打蝴蝶結,我們大家都不會。有人說就用假的,新郎說:“不行,我的新娘知道這是假的,會不高興的”。這時夫人說:“今天幸虧來得早,時間還早,反正有時間,上網現學”,於是用手機穀歌(GOOGLE)找到一個詳細介紹方法,大家饒有興趣地跟著學起來,不一會兒,就把蝴蝶結打得像模像樣了。

預定的11:00到了,婚禮還沒開始。大約11:15,新郎的媽媽才風風火火地趕來,好不容易停好車,見到我們無比歉意地說:“太堵了,才40分鍾的路程,花了我將近2個小時的時間!”。這時艾瑞克不知從哪裏走來,不失時機地靠到我身邊:“看! 早晨的交通隨著時間推移會成指數方增長,我們寧願提前到達,在目的地等著,也不要堵在路上,在車裏等著!” 當時聽到這話我感覺太震撼了,“指數方增長”真數字化,我常教我的小孩們早晨上學:“越晚越晚,越早越早”從來沒想著用數學的方法來描述,早一點上學,3-5分鍾就能到校,晚了,高峰時要10-15分鍾也未必能到。

我終於理解了守時在很多情況下是需要早到和“等”的,也曾同許多人提起:“要想準時,就必須早到”。從那之後,每天早晨上班看到高速公路對麵的汽車和蝸牛一樣慢慢爬行,就想到德國人艾瑞克說的:“寧願提前到達,在目的地等著,也不要堵在路上,在車裏等著”。了解到很多人早睡早起,避開高峰是很聰明的,節省很多浪費在路上的時間。

我常覺得正確地歸納總結是不容易的,結合著和律師的約會的守時經曆,我滿以為我對婚禮那天的早到,對“守時”有了一個非常完美的、有哲理地歸納總結了。畢竟為了守時,而提前早到是被動的,是要付出的,是要講道理的,有點苦行僧的味道。但要想有一個好的素質,就得有點“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的味道,所以我的歸納總結:“等才能保證守時”到此就算結束了。

然而4年多過去了,我對那天海邊的景象和境地,確還記憶猶新。那天新郎對新娘的表白和結婚誓言居然讓我感動得流淚甚至抽泣,連夫人都感到奇怪。其實若不是在放鬆的情況下,我哪能有那麽多情懷,平時緊張的生活搞得我們都沒有什麽細膩的感情了。這種感動很像很多忙碌的人們第一次進入教堂聽牧師布道時,發現自己生活在一個狹窄的誤區裏一樣,經過牧師點撥,明白了自己的狹隘,激動抽泣,這是生活中的壓力得到釋放時,感情的自然流露。

還有一件事讓我難忘的是:2000年北美地區“交通大學”5校聚會在我們矽穀,邀請台灣的宏基老總施正榮給我們做主講,那年我是義工(當時叫“幹事”)之一,記得我們幹事團還討論是否要機場迎接和接送施正榮,至少要給他在晚會前設法預留一個停車位。有位校友說:“不用,施正榮很低調,從來都是自己租車,自己行動。他也不會遲到的”。結果施正榮帶著夫人提前了半天來到會場,看我們怎樣布置會場,充分的和校友交流。我們原來設想的這些,是我們以己度人,我們不會取舍,忙忙碌碌,想著這些人會很忙,一定爭分奪秒,殊不知他們是提前計劃好,從容不迫,聰明的“等”在那裏。這就是大師們和我們不同的是他們有較高的情商和更高的靈商,不會占“省時間”的小便宜,根據客觀需求,正確地取舍必要和不必要的東西。

我終於明白了我們的悲哀:我們這叫忙忙碌碌,芸芸眾生。然而碌碌無為,是我們什麽都想得,什麽都放不下,不知道舍棄,因而什麽都不精,更重要的是過程不享受。一直以來我總以己度人,錯誤地認為“等”是一種付出,對“等”有一種懼怕和討厭的心態,沒有想到“等”同時是一種放鬆,一種享受,一種收獲。我們從小一直都急,看到長隊就不想排,不願等待,喜歡插隊。即使我們有時做某些事有富餘時間,但我們習慣上為了不在目的地“等”著,就貪婪地新增加一些事情,占“省時間”的小便宜,結果增加的事情也沒心思做好,本來要做的事情反而遲到。我們養成的壞習慣,不但不能讓我們快樂,還時不時造成我們運氣不好的事件,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的事件。長期緊緊張張,不但會影響身心健康,也會使得肌肉緊張,出現肌肉粘連和鈣化,造成身體局部微循環不通,影響身體健康。所謂“相由心生”和“40歲以前的長相是爹媽給的,40歲以後的長相是自己修行的”指的是自己的長相和自己平時的心態以及緊張程度有關,也由此不難理解所謂癌症性格是怎麽回事了!

我們要舍棄很多沒有用的東西,我們本來是為了娛樂放鬆,進行一些娛樂活動,結果搞得活動太多或者太趕,反而受累。公司有20:80的現象,即20%的時間和精力對公司是有效的,80%是無效的或無用功。很多人的業餘活動,也有20:80的現象,我們許多事情是沒有必要做的,但是因為人類的貪婪,和沒有搞清吃鹽哲學,活動太多,以為越多越好,或不好意思拒絕朋友的邀請。人生就像跑步,跑太慢沒有意思,跑太快會累成狗。亦或像吃鹽,不要太貪,一定要取舍,不要浪費生命,一定做你喜歡的事情,不要被無聊的事情,浪費時間。那些大師們,不會把自己累成狗,沒有時間思考,喬布斯說過:“專注和簡單一直是我的秘訣之一”。生活中放棄一些沒有多大意義的活動,減少活動,少而精。我們常常花了很多錢去旅遊,行程安排太緊,很多美景隻能是到此一遊,且還常常因為旅途緊張的壓力搞得家庭氣氛緊張,過程並不輕鬆和愉快,不能達到旅遊的初衷,甚至還花錢找罪受,過程一點也不享受。

生活的狀態最主要的是取決於我們的心態,生命中的時間沒有壞的,也沒有好的,關鍵是我們在當時用什麽樣的心境去對待和度過。當我們學會享受生活中的每一段時光,學會從每一分每一秒中尋找生活的樂趣、生命的陽光,而不是抱怨、焦躁不安,那麽你會發現“等”待是美好的。努力然後等待,是一種心境,一種生活態度。生活不是一味的追逐,不是拚命賺錢,“等”讓我們了解生命的本質不是一個目的,而是一個過程,在這個漫長的生命旅途中,最為珍貴的是心境。也許在某些階段為了工作和事業的起步我們會很辛苦,在等待的過程中充滿了迷茫、煩亂、痛苦、不安,但它卻能成就我們精彩的人生!無論怎樣的境遇,隻要學會感恩和關愛,就會走得堅定,活得開心。我們不是常常勸人們要常常想著開心的事才能有益健康嗎?有個故事說有這樣一個老太太,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染布的,二兒子是賣傘的,她整天為兩個兒子發愁。天一下雨,她就為大兒子發愁,因為不能曬布了;天一放晴,她就為二兒子發愁,因為不下雨二兒子的傘就賣不出去。老太太總是愁眉緊鎖,沒有一天開心的日子,弄得疾病纏身,骨瘦如柴。一位有智慧的人告訴她,為什麽不反過來想想呢?天一下雨你就為二兒子高興,因為他可以賣傘了;天一放晴,你就為大兒子高興,因為他可以曬布了。在智者的開導下,老太太天天都是樂哈哈的,身體自然健康起來。

我常感到有許多等待的人,看上去並不焦急,他們紳士風度,優雅地排隊。再看前文提到的那養老院的老婆婆,在風燭殘年中,還有什麽比在等待孫子們時的快樂心情呢?! 她不是像我們想象的那樣焦急甚至可憐,在等的過程中,她會幸福地想象著很多快樂的事,也許她會回想她小時候的事,她在等待每次孫子們出現時,第一眼看到她時是什麽樣的每次都不一樣的表情,孫子是不是比上次又長高了?她是樂在其中啊! 她的眼睛同攝影師的相機有什麽區別?攝影師不是常常花很多時間在等待某一個時刻抓拍麽?我們要培養“等的享受”的心境。“等”是穿插在繁忙工作或事務中享受的時刻。我們剛學開車時,不是都很上癮嘛?!開車也應該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啊,是我們急急匆匆的心態把車開得心急火燎,爭先恐後。並且長期以往,就會變成潛意識,就會養成壞習慣,就會增大了生命的危險性和不確定性!

“等”是一種境界,一種風度,也應該是一種享受。“等” 不僅不能太貪,要有取舍,而且還需要合理安排,對於一切活動我們要創造條件早到,創造“等”的條件,這樣才能享受生活中的每一段時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正明2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MoatCity' 的評論 : 非常您感謝花時間閱讀!謝謝您的理解和體會!
MoatCity 回複 悄悄話 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決定性的幾秒中,可能會是完全不同的後果。你醒悟出的道理很確切,現代生活讓很多人都不接地氣了 - 人人都忙忙碌碌,一半的時間浪費到了網羅和手機。 Mindful living, important!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