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謙美君子

在美國生活了32年的謙謙君子
個人資料
謙謙美君子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美國的誤判

(2022-03-26 15:11:20) 下一個

美國的誤判

 

《紐約時報》 3月25日文章分析了美國最近誤判了阿富汗,又誤判了烏克蘭局勢的原因。

七個月前,美國曾預測阿富汗政府及其部隊在美國撤軍後至少能堅持六個月。而事實卻是大多數阿富汗政府軍放下了武器,塔利班甚至在沒有遭遇抵抗的情況下就進入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阿富汗總統阿什拉夫·加尼逃到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將自己的國家交給了與其戰鬥了大約20年的塔利班武裝分子。當然,假如總統沒有在麵對敵人的進攻時逃跑,喀布爾也許能堅持長久一些。但是如果當時美國對阿富汗的評估更現實一些,那麽撤離曾協助美國作戰的阿富汗人的工作可能會更早展開,至少可以節省用於訓練喀布爾軍隊的數十億美元。

美國在對俄羅斯入侵的準備階段所進行的評估是準確的。但入侵開始後,美方情報官員誤判俄羅斯軍隊將在兩天內占領烏克蘭首都基輔。前國防情報局副局長道格拉斯·懷斯說。“俄羅斯軍隊的規模比烏克蘭大得多,認為烏克蘭人不會獲勝。”是的,烏克蘭政府包括澤連斯基總統最初對美國提供的俄羅斯將要入侵的情報持懷疑態度,也並沒有為反擊做好應有的充分準備。美國還錯估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領導能力,事實證明這才是烏克蘭團結戰鬥的關鍵。烏克蘭的戰鬥意誌出人意料,他們不僅在保衛烏克蘭免受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軍隊也在使用坦克和飛機攻擊基輔和其他城市外的俄羅斯陣地。他們的目標不再是奪回領土,而是要打敗俄羅斯軍隊並贏得戰爭。如果美國能及早地認識到烏克蘭抵抗俄羅斯的入侵的這麽強大而有效,它或許會預先部署更多設備,更早地向烏克蘭輸送武器和其它援助。

《紐約時報》甚至已在預估美國將來對待此類事件時,是否能夠不再出現誤判,比如在試圖幫助台灣阻止來自中國(大陸)攻擊的時候。

“問題是台灣人是否會表現出與烏克蘭人一樣的鬥誌,”威斯康星州共和黨眾議員、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成員邁克·加拉格爾說。“答案很重要。因為如果我們質疑他們不會,那麽我們需要趁現在還來得及,更加積極地幫助台灣軍隊改革並修複他們的預備役和基礎設施,讓他們成為更具殺傷力、更不易被擊潰的目標。”

在潛在的攻擊發生之前,判斷一個國家的自衛能力是困難的。有很多因素需要考慮,包括它的領導情況、可支配的物資、敵人的實力,以及敵對力量是否被視為侵略者。但在所有的判斷中,準確評估一個國家或軍隊的戰鬥意誌更為重要。“這和空軍有多少架現役的戰機不一樣,有很多主觀因素(阿肯色州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

文章下麵有一段馬先生的評論:“中共這次見識到到美國送別人進火坑,自己隻會賣軍火而不出兵,對台灣問題的處理更有了底”。

問題是經曆了最近這兩次重大的誤判之後,美國是否真的能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嗎?

 

二零二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