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的“地球一小時交通圈”
人類正在研發的超音速飛機預計將把從美國到中國的飛行時間減少到4 – 5小時。但按火星殖民愛好者埃隆.馬斯克的邏輯,縮短旅行時間絕對不再靠提速,而是需要變革交通方式,從而徹底地改變人類的出行方式。
早在2017年,當SpaceX介紹其火星殖民計劃的巨型火箭(Starship)時,馬斯克就設想利用火箭和宇宙飛船在地球上建立一套交通係統,也即通過火箭把人送上太空,再返回地麵,創造“地球一小時交通圈”。
點對點飛行的宇宙飛船
超高速真空運輸係統(hyperloop)
2018年,馬斯克開始計劃將Boring公司(馬斯克創建的隧道公司)的超級高高速真空運輸係統(也稱超回路列車,理論時速能達到1,200公裏,可以在10到15分鍾之內將乘客從城市的中心運送到太空港地)與SpaceX最新的火箭項目(點對點飛行的宇宙飛船,速度2.7萬公裏/小時,大約是目前超音速飛機巡航速度的36倍)結合,打造一套快速交通運輸係統,以便實現在一小時之內到達地球上的任何一個地方的願景。
馬斯克兩年前提出的“地球一小時交通圈”現在又有了新進展!他透露計劃在離陸地30公裏的海麵上建造浮動太空港,通過宇宙飛船來實現他的宏偉目標。
在SpaceX曾經發布的視頻中,馬斯克特別以紐約到上海為例。乘客從紐約家裏開出自動駕駛的特斯拉,導航設定碼頭車站,打個盹就到了。然後搭乘Boring公司的超級高鐵“hyperloop”到外海浮動太空港,坐上飛船。BFR火箭將其發射到太空後,前後倉分離。前艙前往月球或火星,後艙環繞地球飛行。約39分鍾,飛行大概7,000英裏後,飛船重新進入大氣層,落在上海外海的浮動平台上,整個航程在不到一個小時內完成。
想象中的上海浮動太空港
馬斯克提到的海上浮動平台也即浮動太空港。即把太空港作為發射基地,不僅可以作為飛往火星的星際飛船的發射基地,還可以用作地球不同地區之間的出發/到達基地,真正實現地球“一小時交通圈”。浮動太空港是怎麽運作的?這個浮動太空港其實是孵化自Space X獵鷹9號火箭海上浮動降落平台。獵鷹9號火箭將宇宙飛船發射到環地球軌道上,然後再在目的地附近的浮動降落平台上降落回收。目前該火箭的回收已實現常態化,並且回收率也已達到80%。而這個海上回收平台,就可以看做是商業太空港的雛形。馬斯克認為將來星際飛船完全可以放心的重複使用,每隔8小時發射一次,每趟航班可以搭乘100名乘客,由超級重型火箭發射。
關於太空港為什麽要建在離海岸約30公裏的地方,馬斯克解釋道,因為每天頻繁的航班會帶來巨大的噪音,這就像機場要建在遠離居民區一樣。當然陸地上也可以建立太空港,隻要有需求,並遠離居民區。
如果“地球一小時交通圈”被順利打通,我們將來的一天有可能這樣度過:居住在上海,工作在紐約,午餐去鄰國墨西哥嚐海鮮,晚上再去泰國蹦個迪!
都說馬斯克是外星人,滿腦袋裏都是些常人想都不敢想的稀奇古怪的東西。他的上述設想簡直就是一部科幻小說裏的場景!難能可貴的在於人家不僅隻是能想和敢想,馬斯克還真的在竭盡全力地把他的設想付諸實踐。
隻是我這個歲數的人不知能否等到“地球一小時交通圈”到來的那一天呢?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