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於200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在普利斯敦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是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是研究生物細胞結構的科學家,具體主攻細胞膜上的通道蛋白和轉運蛋白的結構的研究,即,專攻膜蛋白的結構。目前,用於蛋白結構研究的手段有三種:冷凍電鏡、核磁共振、X線晶體衍射。
到目前為止,人類對自身的蛋白結構認識得不是很多。在上個世界50年代,發現了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結構;1985年,發現了細菌上的膜蛋白結構;1998年,發現了膜蛋白中的鉀離子通道蛋白的結構;2002年,又發現了三種細胞膜轉運蛋白的結構,即,細菌膜上抗藥酶蛋白、一種維生素轉移蛋白和氫、氯離子轉運蛋白。這些蛋白結構的發現者都榮獲了諾貝爾獎。
研究膜蛋白可謂是步履艱難,因為膜蛋白的量少,且處於動態,提取出來的難度很大,這就是這方麵研究的一個瓶頸。
要想在生物的微觀結構上有所突破,物理檢測手段的發展非常有必要,甚至,還有可能依賴於物理學的發展。現在,很多的大學都在試圖用物理學的手段來進行生物醫學的研究。在物理學方麵,有人研究將金屬原子排列起來,構成原子導線,這樣的技術或許可以用來控製通道蛋白的開啟。
現在,美國各大學的生物係都在網羅物理、化學、數學、電子工程、計算機方麵學曆背景的人才,目的是讓這些人能八仙過海地在生物學研究上發揮特長。與其說等待新的研究用的工具出現,不如讓這些不同知識背景的人拿起各自的九齒耙子、金箍棒、流星錘在醫學生物學上殺出一條血路。不僅如此,美國各大學的物理係也在積極招募醫學生物學方麵的人才,條件是,來者必須先有紮實的物理和數學的基礎。
如果顏寧能將葡萄糖跨膜轉運蛋白的結構研究出來,就意味著諾貝爾生物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