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與梁漱溟之爭”說明,中華民族弱智

(2025-08-19 03:36:16) 下一個

 

“毛澤東與梁漱溟之爭”說明,中華民族弱智

 

 

毛周等是揣著明白裝糊塗。梁漱溟和費孝通等,是搞了幾十年中國鄉樸研究的專家,聞名全國,毛周等哪有不知道的理。中國農民怎麽苦?在延安呆了那麽長時間的中共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毛周等都跳起來罵梁。毛周等要的是梁漱溟服政權之威。

 

那梁漱溟呢?揣的是什麽?裝沒裝?

 

梁漱溟和毛澤東同庚。學曆都不高,一個是初中,一個是師專。但毛做北大圖書館管理員時,梁已是北大教師。

 

梁毛,都是“中國應向哪裏去?”的極度愛好者。梁走的大部分和核心部分是讀書人的路,主張職業分途,倫理本位等。毛走的是山大王的路,“槍杆子裏麵出政權”,有了權,其它的再說。

 

梁毛的關心和人格,除了張愛玲,所有人都程度不同地有,上下五千年,直到今天滿網的博文。

 

梁毛兩人的思想,質量相當。共同的:弄潮兒向潮頭立,他們隨潮並弄潮,沾的是一樣的潮水,或曰,都被同一款的“救中國”的水給洗腦了。

 

這是中華民族思想和人格的死結。他們從不問:這兒有救嗎?值得救嗎?或者壓根就沒有救不救的事兒。

 

進一步:屁股決定腦袋的腦袋還是腦袋嗎?先入為主成了成年人的智商,是不是弱智水準?

 

再進一步:這個民族就是個弱智。這種情況,夠不上上餐桌,隻能留在菜單上。

 

 

梁漱溟的精彩在於,他最終認為,佛救一切,包括中國。其中不精彩的地方是,放不下一個救字。換句話說,他尚未達到“自由之思想,獨立之精神”的水平,尚未達到張愛玲的人格水平。

 

也就是說,梁和毛一樣,都是個大俗人。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一代又一代,俗得一塌糊塗,隻有極個別例外,而且這極個別例外的憑藉是“第六感覺”,經不住蘇格拉底的詰問。

 

 

極個別的例外的情況概覽。

 

百家爭鳴中的莊子,算一個。莊子,其實是在說感覺,完全自己的感覺。老子不是,老子講的道,是看著家外麵人說什麽,然後進行總結,講出個大家都還尚不明白但想想終於會想明白的“道”。

 

完全說自己的感覺並堅持,是中國人思想和人格,人品質的天花板。

 

毋寧說,炎黃子孫從造物主那裏隻得到了一塊點心。蘇美爾人,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得到的,要多一些。古希臘和古羅馬,得到的是烤牛排正餐。

 

直至張愛玲,仍然是“點心”的水平。她之後,再沒見到過。

 

梁毛之爭,和滿神州的“救亡圖存”“複興”“文革又重演了”,是渣,思想人品人格之渣。

 

“點心”要成正餐,且努力!而渣,撂了就是。說白了,華夏文明沒有“救”的價值,或者說從來就沒有救不救這回事。

 

 

附:筆記詳情(毛澤東與梁漱溟吵起來了!)

 

一九五三年年九月十一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擴大會議上梁漱溟作了大會發言,不同意李富春副總理關於發展重工業和周恩來關於工商業改造的報告,最厲害的是他對農民的待遇叫怨,他說:工人的生活在九天,農民的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

 

九月十二日毛澤東在即席講話中,不點名地回答了梁漱溟昨日的發言,有人不同意我們的總路線,認為農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顧農民。有人竟班門弄斧,似乎我們共產黨搞了幾十年農民運動,還不了解農民,笑話!

 

梁漱溟不服,要求毛澤東澄清。

 

不但沒有澄清,周恩來發言指名道姓中說:梁說工農生活‘懸殊’相差‘九天九地’,好像他代表的是農民,實際上他是代表地主說話,是挑撥工農聯盟的。

 

毛進一步插話:梁漱溟說,工人在“九天之上”,農民在“九地之下”。事實如何呢?差別是有,工人的收入是比農民多一些,但是土地改革後,農民有地,有房子,生活正在一天一天地好起來。有些農民比工人的生活還要好些。有些工人的生活也還有困難。用什麽辦法來讓農民多得一些呢?你梁漱溟有辦法嗎?……你說工人在“九天之上”,那你梁漱溟在那一天之上呢?你在十天之上、十一天之上、十二天、十三天之上,因為你的薪水比工人的工資多得多嘛!

 

梁漱溟也生氣了,要求毛主席拿出“雅量”收回說過的話。

 

九月十六日,梁漱溟再次登台發言申辯,並公開向毛澤東索討雅量。“我根本沒有反對總路線,而主席卻誣我反對總路線,今天我要看一看毛主席有無雅量收回他的話。” 一個知識分子敢當麵指責最高領導人,說汙蔑了他,而且要對方認錯!

 

對梁漱溟公開向自己討要“雅量”的做法,毛澤東的回答是:“……在梁漱溟看來,點頭承認他是正確的,這就叫‘有雅量’;不承認他是正確的,那就叫沒有‘雅量’。那樣的‘雅量’,我們大概不會有。”

 

梁仍不服,要求發言,毛激怒了:“ 好,你梁漱溟是大青天,是農民的救星,我毛澤東是農民兒子,現在虐待農民,現在同意梁漱溟發言的人舉手”

 

全場啞然,氣氛十分緊張,隻有毛一人舉手,接著毛說,不同意梁漱溟發言的人舉手,全場舉手,除了毛澤東和梁漱溟。

 

這時有人要梁漱溟向毛澤東道歉,梁漱溟站到台上紋絲不動,一副不屈不撓的樣子,公然說:“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

 

此回答使全場從肅氣轉成殺氣,我記得是(人名可能有誤)陳毅,葉劍英等叫了起來,要求槍斃梁漱溟!

 

形勢到了千鈞一發,這時有三個人要求發言,我記不得是誰了,肯定有何香凝,還有一個是國民黨投誠過來的高級官吏,他們說梁漱溟今天的樣子死有餘辜,但是請主席念他解放前的功勞,饒他一命。

 

下麵是毛澤東回答,大意是,大家說你過去有功,你有什麽功,你有反革命的功,你梁漱溟是個老反革命,不過我們今天不殺你,不但不殺你,還要養著你,你還可以當政協委員,因為你有反革命的功勞,我們要留著你,做反麵教員。當然你這個政協委員將來可以不用來開會,工資我們送到你家中去。

 

毛講完話,下麵是暴風雨的掌聲,歌頌毛的寬宏大量。

 

梁漱溟雖然從鬼門關走了一圈回來了,但是留下了一個正直的中國文人形象,至今回憶起來為什麽這麽多年來我忘記了多少事,但對讀過的這個材料卻記得清清楚楚,可能是因為對自己在共產黨威嚇時那種求饒的樣子感到羞愧,而充滿對梁漱溟的敬佩,我在將來描寫我怎麽被定成反動學生的文章中會抱著非常恥辱的感情寫下那段記憶。

 

多少年來,我最佩服梁漱溟的是什麽?

 

是他敢於在毛澤東猛將林立,萬人怒視的大堂肅殺氣氛下講出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

 

在梁說出這句話後,他已立於不敗之地。毛已必輸,就是殺了他也輸了。

 

就這個事情說,梁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