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讀
我家兩代獨女,見到我常寄給她的字頁,就回複我“天天堅持,厲害”。立即回複她:也不是每天,但隔不了幾天。明後大後天去紐約兒子那兒,就寫不了了。讀寫是思想減肥,把看不上的,不再想存放的,排出去,給新的東西挪地方。
寫完,接下去想:“寫給抽屜”的,即“現在,一個字都不想寫”的另一種表達。其實它應為五零後六零後人的應世態度才是。他們連活著都是多餘的,遑論讀寫。每與自況,雖情何以堪,但厚皮麵對。
自己的文選目錄:
商君書;(商鞅)
諫逐客書;(李斯)
《報任安書》(司馬遷)
《金石錄序》利《詞論》;(李清照)
《燈下筆談》(魯迅)
《小團圓》《金鎖記》等小說(張愛玲)。
也想長篇大論,《尚書》不教,《禮記》不教,《論語》也不教,後來的秦漢隋宋元明清也不教。從中學會的,要不結巴,要不斷想,要不段子,要不腦筋急轉彎。新文化來了,還是魯迅雜文中自己的意,其實還是碎嘴。現在,好看點的,就數小視頻了。更短,更碎。看來自己就是說不出一句整話的命。賴誰呢?
《國語》《呂覽》《漢書》,隻有讀的份。《世說新語》《東軒筆錄》《東齋記事》等,讀讀就會有“哪個不會這樣寫”的想法在腦子裏亂竄。這樣的經曆多了,就會反轉為:幹嘛讀那些個二十四史的勞什子?還不如活這些,記這些就逗自己和熟人開心,殺時間的雞零狗碎的裏野史,筆記。另外,遇上山間小步,給花草澆水,老婆安排,立馬把野史筆記也給扔了。想想也該這樣,那都是些應“少讀或不讀”的書。
唐詩,給力,秀肌肉,但有的一看就粗得很,總有幾分武夫相。宋詞,對文化水準的要求高。“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但聽過這樣說宋詞的嗎?
唐宋八大家中韓愈柳宗元,多少有股“繼絕世,舉逸民,克己複禮”的宏大敘事的官意味。其他宋代各位,官味見淡,個人品味見重。
嶽飛是堪稱最具文采的武人。皇帝勸還的十二道金牌和嶽飛的感歎“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怪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複!”都文縐縐的。
陳寅恪說宋代最有文化,是可信的話。
關於吃
吃滾燙的熱狗之爽,爽於吃東坡肉;色拉入口的有檔次感,中國菜裏沒遇到過;紅燒肉,很手抄本味;早年在大陸聞見過的滿嘴酒氣和滿口煙臭留下的惡感,僅次於那裏的廁所。
醬油,將味蕾摁在飲食男女的水準。過癮,將所有菜係輾轉於大排檔和人民大會堂之間。色香味是中國人對自己飲食造的長城。在這些裏邊不定藏著諸如千年循環不盡和“為什麽不出科學大師”之類宏大問題的得不到化解的障礙?
自己種的四季豆和西紅柿,吃起來的那個鮮,會聯想到唐詩裏剛剛長出詞萌芽時的情況。李白的《憶秦娥》,就是因為有這個時鮮,讓後來的人怎麽也趕不上。南唐李煜的詞,也有這重時鮮味。
“喝什麽?”跑堂洋妞問
“水就可以。”
“熱的冷的?”
感到被中國的軟實力砸中,比“你好!”“謝謝”,不缺溫度,還多了小感動。
瑣記
夢裏,走的路,走著走著就走進早年經過的巷子,街道。開車,一回也沒有開進中國的高速。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夢裏有外國人了,而且還不怎麽把他們當老外。
同學來報,女兒生了個女兒,眼睛像他爸,藍的。其婿是法裔。立複:自嚴複以來的努力,終於結果到你家了。恭賀,你已經取得了這幾代人天花板級的成功!
後院種的四季豆,早上摘了半盆,晚上又摘了半盆。“種瓜得瓜 ,種豆得豆”之得,有“得意”的意思,這意思,種的人才懂。
全紅嬋語錄:
記者問:“你想沒想過在未來會改變自己?”
全答:“做我自己就好了,不會因為年齡而改變自己”。
記者問:“你覺得這塊奧運金牌和上次奧運金牌有什麽區別?”
全答:“走起路來它不再打我肚子了。”
記者問:“覺不覺得累啊?”
答:“這話問的。誰不累啊?”
全答記者問:“跳台很高,很害怕。怕,得跳,不怕,也得跳。克服唄。”
全答記者問:“跳不好好,就練唄。”
評:讓零零後,一零後自己說,讓零零後以前的統統開!這世界,我來了!多好!
這主義,那思想,這見解,那思考,什麽亂七八糟。壓根就沒它們的全紅嬋,說話得,腦袋想得,多好!
巴黎奧運之於中國,就是聽小女孩全紅嬋說。難道不是嘛!”
謠言
到處在傳,出大事了。他快不行了。
到處在反省,出大事了,又怎麽樣。還不是循環。
接著到處仍在傳,出大事了,他快不行了。
接著…..
這是個什麽地方?!
議:謠言,不是遙遙的預言,而是獒性盡失,變成喪家之犬之後仍向主子搖尾巴:你的事,我沒忘。
經常買四季豆和西紅柿做菜.
我的夢裏, 時不時飆 E 文. 偶爾發惡夢, 最魘的就是兒時在中國的蹲廁, 不驚醒才怪.
十七歲的年紀, 半大不小了. 隱約感覺紅嬋的言行未必全是天真純樸, 與讀書少有關, 有點替她焦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