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近現代將來簡史及其它

(2024-07-09 04:38:49) 下一個

近現代將來簡史

 

“長江後浪推前浪”,就是個重複,在江邊種過田,知道得很清楚。“一代更比一代強”,讀清末民初人的文章,就知道這就是個鬼扯。

 

“大變局”其實是大烏龍。清中葉至今,一直在擺烏龍。

 

殖民,是臭豆腐。不信也得信。潤到歐美之後,住得越久,越覺得,他們會安排日子,會過日子。給他們指點指點,錯不了。由此來簡述近現代將來史如下:

 

洋人洋貨來了,中國亂了。

 

看到了要請德賽兩先生。

 

過不了“就好榨菜就稀飯這一口”。|

 

魯迅已經不再費心思在請不請德賽二先生了。退而求其“先不淌哈喇子”“那叫做愛,不叫困覺”。這個,不是比請德賽先生切實,而是一重對這裏人文的絕望。

 

一九四九年,“宋江之流”得勢。揚州十日,山西燒殺傳教士等暴虐和趙莊人的無賴,上了台麵。

 

改開,現在正在發生的,即不是知青出身的消逝,知青當值。

 

以後呢?噴子,小粉紅當值。

 

百十年來的日子和百年來以後的日子,就是這樣的。

 

所謂“亂”,就是這樣的。潤了的,可以好好過。潤不了的,隻得亂過。

 

 

讀記

 

《詩友談記》載:宋太祖將傳位宋太宗。趙韓王上密折說不。因巳決定,太祖不聽。上位的太宗得知此事,麵詰趙韓王。趙韓王答:“太祖聽了我的話,今天坐在上麵的不是你。你父親已經犯了一次錯,你就不要再犯錯了。”太宗想了想後,複用趙韓王。

 

謫居黃岡的蘇軾不認識黃岡地方官朱司農。來客中有人用了一句朱司農的詩,蘇軾聽後覺得好。朱司農後來拜訪蘇軾,“遂成知已”。後來,朱常去蘇處。

 

議:讀《曲洧舊聞》《師友談記》《西塘集耆舊聞續》,像掉進文人堆。好個宋!

 

 

金句和山寨金句

 

今日金句:救災,花錢;受災,賺錢。

 

山寨金句:絕對貧困省縣,來錢;GDP大省,花錢。

 

民主,鴉子塘;一黨製:威虎廳。

 

蘇州砍人了,河南幹旱了,平江俺掉了,小姐妲跳樓了…..“黨中央聽到了,比聽到神州N號上天還要高興。

 

起義簡史

 

陳勝吳廣起義,黃巾起義,太平天國運動….. 發生時,朝廷且樂。“天下大治”,不是萬馬齊喑,而是“江西銀行倒閉了”“又一個副部級被子拿下”“彭麗媛要進政治局了”滿網跑。由“無為而治”轉為“盛世”的“地標”是:“路線鬥爭,七八年一次”;政治局裏的被抓,年把一次;每月吃幾次擼串,行。多了,就吃緊。

 

事鬧大了。“好多大學生舉白紙”“有人喊打倒了”。不過是“小將們要犯錯誤”的時候到了。民間呢在等好戲看:看你們怎麽辦?

 

太平軍打進南京,並住下來,不走了。南京人開始分享“耕者有其田”。哪個來了,還不都是種田過日子。

 

中國曆史裏,女人那麽不是一回事,不要太信;專製怎麽怎麽強,別太信;農民起義,怎麽怎麽亂,不要太信。如此這般,再去讀二十四史,氣勻不少,笑點不少。

 

 

史識

 

改開和閉關出自同一隻手。中國人不管這事兒;內卷,循環,是中國的獨樂樂。魯迅主張:由它樂去。

 

對自己說

 

寫的,幾乎沒人讀。於是有了景願:寫幾乎沒人讀的文章。

 

沒響應,好;不經營回複。其實喜歡幾乎沒反應。靜靜的,多好。

 

知道的,不必說;不知道的,說什麽?難道不是嘛!

 

尚達不到“不說不寫,會死啊?”的境界,為寫像死了一樣的文章,說沒人聽的話而努力。

 

牢記自己是五零後。質量渣得很。以此約束自己種種。上限不犯嫌;底線不討人嫌。生不回憶,死不留言。

 

隨筆

 

遲子建,就是說不出心裏話;鐵凝,裝語重心長;黃永玉,歪打歪著,邪著寫;汪曾褀,滑得很;巴金,老可憐。

 

聽《大康有話說》,想對大康說,別反共,反不正常,包括自身。

 

鍾阿城的“三王”,是知青生話裏篩出來的;現在的抖音,是中國現實裏還能篩出來的東西。司馬遷等史家把它們當作拾漏補闕。也確實是一堆小裏小器。從二十四史的字縫裏看出兩個字“吃人”;從這些小裏小器中,會常想到兩個字:活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鈴蘭聽風 回複 悄悄話 那幾句 "對自己說", 靜靜的倔.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