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隨翻隨摘隨憶 能感受得到 , 那塊繞在南院上的雲,又來了,看著厚。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點和線的關係 》讀後感

(2024-05-18 04:20:28) 下一個

 

 

《點和線的關係 》讀後感

 

來源: QualityWithoutName 於 2024-05-17 05:22:16  [檔案]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76 次 (496 bytes) 

 

字體:調大/重置/調小 | 加入書簽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貼 |  當前最熱討論主題

本文內容已被 [ QualityWithoutName ] 在 2024-05-17 05:23:32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J 網友問歐幾理得幾何體係下點和直線,線段的關係,答案是在歐式幾何

的框架下,點和線的關係是無法論述清楚的。點和線的關係要在實數的公理體係下

(建議讀一下實分析的課本)才能論述清楚,直線就是數軸,是整個實數集,點是實數集中的element. 

另外,要討論兩直線相交,隻需定義兩個垂直的數軸怎麽生成第三個數軸(複平麵)。

 

 

讀議:

 

什麽是歐式幾何框架?

 

就是一九六五年至一九七六年的初高生進不去的領域,他們《小邏輯》讀不了幾行,《矛盾論》講得呱呱。

 

就是又是道,又是仁,又是氣,又是陰陽八卦地址,就是嘴上心上遊離不了這些個,淩駕不了這些個地掰,就是好不容易說出了勾股定理,轉眼被陰陽打岔岔到八卦裏去了…. 的地方,直到今天也沒達到的境界;

 

就是古希臘科學理性才達到的思維境界。中華民族和其他族裔一樣,根本就沒有這個智商水準。

 

“歐式幾何框架”和“實數的公理體係”:

 

議: 幾個人或幾十個人,幾百個人,進入這個框架和體係,是一回事兒;這個體係和框架成了一個民族思考的依據,是另一回事兒。

 

讀歐美的文史哲,感到高妙和“隔”的,追到最後,隱約見到了這個“框架”和“體係”。於是望洋興歎。不再比較了。

 

 

“點和線的關係要在實數的公理體係下(建議讀一下實分析的課本)才能論述清楚,直線就是數軸,是整個實數集,點是實數集中的element. ”

 

議:“直線是數軸,是整個實數集,點是實數集中的element “。

 

讀後感一:

 

“不寫多餘的字於文章中”,是文人的講究清潔。根本就沒有多餘字詞地兒的,是科學論述。

 

數軸,實數集是譯文。猜想,原文沒有這種直觀感,如“實”“軸”。漢語的智商值如此。

 

讀後感二:

 

“數軸和數集”,便是所謂西文與中國的最遠距離。漢語語境中的數與集,是“象形”或“形聲”“會意”的,中國人一離開這些個,什麽什麽都歇菜。

 

看到蘋果落地,引伸到地心引力,不是聰想力發達,不是創造性思維,而是因為“框架”和“數集”思維高度的普遍存在,是因為用字母文字思維才能流利深入於這種思維。

 

讀後感三:

 

中華民族,是一個隻能說事兒,夠不上說理兒的民族。這是個找原因就是個瞎耽誤功夫的存在。香蕉人用字母文字想,漢語在舌尖上,一了百了於什麽“文化糾纏”。

 

由此以觀中國的文史哲,就是個“高等私塾”水平,如左傳史記資治通鑒陳寅恪考據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陳丹青易中天,以前的遇羅克魏京生劉曉波,隻是在睿智地說事兒;

 

“文革會不會重演”“中國為什麽出不了科學大師”“三中全會會不會出現重大轉機?”之類,是和“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談中”一個水手上的狗咬狗尾巴。

 

 

正如《蘭亭序》結句所言:

 

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