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的世界

這是國華對讀過的書, 看過的電視/電影, 聽過的音樂, 訪遊過的地方, 經曆過的事物, 和時事的感想或點評.
個人資料
國華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高關稅時代的美國

(2025-04-07 09:29:23) 下一個

4月2日美國“解放日”,川普總統在下午4點簽署行政令執行新的“對等”(reciprocal)關稅,以便讓美國變得重新富有(make America rich again 下圖 AZ QUOTES/LA Times)。

哇塞,在川普總統的英明領導下,美國不但正變得重新偉大,而且變得重新富有。真是未來可期。其實,川普提高關稅一事並不令人意外:從他上任的那一刻起,企業和金融分析師就知道川普會提高貿易壁壘。但關稅的規模和範圍還是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力。川普果然不愧為大師,玩的就是讓世界心跳,不,應該是心驚肉跳。這盟友、朋友和競爭對手一鍋端,世界不亂套了嗎?川普經濟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稱川普的這著“高”棋將在未來10年內帶來6萬億美元的收入,相當於美國曆史上最大的增稅。但英國的BBC說川普總統這是“摁下關稅戰核按鈕”,在全球範圍內引發經濟震蕩。川普辯稱他不得不出這一招,因為美國一直是不公平貿易行為的受害者。川普修理中國大陸征收共54%的關稅,因為他/美國相信中國利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則,讓自己的出口產品進入其他國家的市場,同時限製其進入本國市場的渠道。北京還采取了大量補貼和其他措施來提高中國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包括迫使外國公司交出技術。

但川普並沒有去修正一些美國貿易夥伴利用的規則,而是選擇摧毀整個體係。他幾乎與所有美國主要貿易夥伴征收高關稅,盟友和競爭對手一視同仁。中國大陸現在麵臨著高額關稅,沒錯,日本、韓國和台灣也被征高額關稅。就連美國最忠誠的盟友加拿大都麵臨25%的汽車關稅,更遑論為了“揩油”美國而建立的歐盟了。長期存在的互利經濟關係和地緣政治聯盟毫無作用。許多人希望川普的關稅政策隻是曇花一現 - 麵對股市暴跌和物價上漲,華盛頓將取消限製。白宮可能會降低部分稅率,尤其是在各國遊說豁免的情況下。但現實是,自由貿易時代不太可能重現。相反,川普逆美國數十年來的國策,對所有進口美國的商品統一征收10%的基準關稅,然後坐等其他國家來與他任何討價還價。這將塑造一個以保護主義、緊張局勢和交易為特征的新興經濟體係。康奈爾大學教授、布魯金斯學會的高級研究員普拉薩德近日在《外交事務》發文,探討“對等”關稅的前景。他認為結果不會像川普承諾的那樣為美國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世界經濟反將在所有未來幾年經曆內動蕩。普拉薩德題為《The Age of tarrifs》一文的主要內容如下。

高關稅的利弊 

根據川普的說法,美國需要大規模征收關稅來糾正貿易失衡(下圖 The Guardian)。美國確實與大多數國家存在貿易逆差,這沒錯。但這隻意味著其他國家能夠高效生產美國消費者想要的商品,因此美國人從這些國家購買這些商品比自己生產劃算,從而造成美國在國際商品貿易中買多賣少的現狀。川普據此認定,任何與美國有雙邊貿易順差的國家,都是在作弊,因而需要征收對等關稅來平衡局麵。為了決定征收哪些關稅,川普表麵上計算了各國作弊的所有方式 - 包括關稅、非關稅壁壘和貨幣操縱 - 以估計每個國家對美國征收的“關稅”總額。實際上,這意味著將美國與一個國家的貿易逆差除以其向美國出口的商品數量。 (但這些計算並未包括服務貿易,例如旅遊、教育和商業服務,美國與大多數貿易夥伴在這些領域都有順差。)川普隨後“慷慨”地給予每個國家50%的折扣,對相當於該折扣一半的商品進口征收對等關稅。果然是生意人,得了便宜還賣乖,讓你覺得賺了。

要了解這一機製在實踐中是如何運作的,我們來看看他如何計算對中國大陸的關稅。2024年,美國與中國大陸的貿易逆差為2954億美元,自中國大陸進口的商品價值為4389億美元。川普據此計算出中國大陸對從美國進口的商品征收的實際關稅稅率為67%,即2954億美元除以4389億美元。因此,川普將美國從中國進口的商品的關稅稅率定為34%(67%的一半)。川普這樣做是因為他跟習近平是哥們兒,因而給了中國一個“折扣”。實際上川普的這個“折扣”再加上已經實施的20%關稅,相當於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征收的總關稅稅率為54%。中國大陸是美國的頭號競爭對手,在關稅上狠一點兒還說的過去。但韓國非但不是美國競爭對手,而且還是美國盟友,且美韓間簽有自由貿易協定。毋庸置疑,韓國對美國有貿易順差,就像世界上大多數與美國貿易的國家那樣。可按照川普的邏輯,順差即原罪 - 韓國人肯定是在作弊。於是,白宮用對中國大陸的同樣計算方法,得出了韓國對美國征收的關稅約為50%。結果,川普對來自韓國的進口產品征收26%的關稅。當然,川普也給了自己的盟國一個“折扣”。

既然對美國有貿易順差的國家在作弊,那些對美國存在貿易逆差的國家應該沒有什麽問題吧?錯!美國在與澳大利亞和英國的貿易中存在,即美國出口到澳、英的商品多於從這些國家進口的商品。如果按川普的邏輯,美國應該是美澳和美英關係中的作弊者。但在白宮看來,隻有其他國家才會作弊。因此,川普看在兩國均為“5眼聯盟”的份上,“give them a break”僅對英澳兩個國家的商品征收10%的關稅(下圖 Reuters/New York Times)。

不愧是一位精明的商人 – 親兄弟,明算帳。其實,關稅本身並不能消除美國的整體貿易逆差,除非美國完全與國際貿易隔絕。這是因為貿易逆差實際上是國內儲蓄和投資之間的差距。但由於本國私人儲蓄率很低,政府預算赤字巨大,故美國仍然是一個投資的好地方。如果川普真的想讓貿易賬戶平衡,他最好采取措施促進國民儲蓄。即使美國整體貿易保持平衡,即不存在逆差,它仍可能對一些國家存在貿易逆差,對其他國家存在貿易順差 - 雙邊貿易不平衡是國際貿易的本質。

川普還將關稅視為振興美國製造業的工具。但這種好處隻是推測性的,或許會在遙遠的未來發生,而且與所耗費的成本相比,這種通過提高關稅來振興本國製造業好處微不足道。川普的關稅涵蓋了如此廣泛的產品和貿易夥伴,因此必然會對美國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 幾乎每個行業的美國消費者和企業都將承擔高關稅的成本。像汽車製造這樣以供應鏈複雜、涉及多個國家的行業,將麵臨最嚴重的後果。但任何從既有高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供應鏈中受益的企業現在都必須縮減開支,以減少因川普的貿易政策和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而川普的的新政必然會推高消費者的價格,因為企業得生存所以隻能將高關稅和效率降低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與此同時,由於華盛頓的貿易夥伴征收的報複性關稅,美國出口的農產品、機械設備和高科技產品也將受到不利影響。

無法挽回的局麵 

世界其他國家仍在對川普的聲明作出反應。多個國家已經承諾對美國製造的商品征收關稅,以回應川普的挑釁。加拿大消費者正在抵製美國產品,來自世界其他國家的遊客可能會避開美國(下圖 CBC/Los Angeles Times)。

但報複也有其成本,因為它增加了全球貿易的不確定性,從而損害了商業投資。除了以牙還牙,也有國家願意妥協,與川普談判來找到一個最符合各自國家利益的解決方案。雙邊貿易不可能一夜之間平衡,但這些願意妥協的國家承諾可以從美國購買更多商品,並減少從進口商品的貿易壁壘。此前川普以國家安全理由威脅要對特定國家提高關稅,迫使這些國限製非法移民和非法毒品流入。美國的貿易夥伴可以向美國作出承諾,保證會采取激烈措施阻止這些禍害進入美國。畢竟,川普喜歡交易,所以每個國家要想方設法讓他宣布自己的政策取得了勝利。不過,即使其他國家承諾購買更多美國商品,它們對美國的貿易順差也不太可能迅速縮小到讓總統滿意的程度,因而依然麵臨遭受美國責罰的可能性。當美國經濟因關稅而開始衰退時,川普將毫不猶豫地把責任推給世界其他國家,然後對這些國家采取他認為合理的懲罰措施。

理論上講,那些已經建立了牢固貿易關係的國家或許可以完全繞過美國。例如,中國大陸、日本和韓國可能會試圖通過加強相互貿易聯係來共同保護自己免受美國關稅的影響。但這些國家都嚴重依賴出口來推動經濟發展,並受到國內需求疲軟的困擾。尤其是中國大陸的過剩產能和進口需求疲軟,對日韓兩個經濟體也是一種威脅,因為三國都生產/出口一些相互競爭的商品。因此,這些國家可能對向彼此的出口完全開放市場持謹慎態度。而歐洲國家呢,他們願意與其他國家開展貿易合作,但不想成為其他國家出口產品的傾銷地。

麵對美國市場準入受限和美國消費需求減弱,世界其他國家將尋求出口市場多元化、將美國排除在外的貿易安排和其他方法來應對迫在眉睫的全球貿易戰。但現實是,不包括美國的世界各國為對衝川普的高關稅能做的非常有限。事實上,即使美國放棄川普宣布的範圍廣泛的高額關稅,企業和投資者的信心也已受到了傷害。華盛頓給企業投資和消費需求蒙上了陰影,這可能會使疲軟的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並拖累世界其他地區的經濟。美國不但放棄了自由貿易捍衛者的角色,而且正引領著保護主義的複蘇,這將損害全球消費者和企業的利益。如果這些關稅繼續存在,川普的遺產將不再是一個精明的商人,而是一個為經濟發展製造破壞性障礙的任性政客。

10%全球關稅生效致市場暴跌;歐盟正敲定反製措施,歐盟主席馮德萊恩保證會“永遠促進會捍衛我們(歐洲人)的利益和價值觀”;川普將關稅壁壘提高到一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水平後不到48小時,華爾街市值蒸發5萬億美元(下圖 TIKTOK);中國宣布報複行動,包括對所有美國進口產品征收34%的關稅,對稀土礦物實施更多的出口管製,以及在世界貿易組織就川普所謂的對等關稅提起訴訟。摩根大通(J.P. Morgan)首席美國經濟學家 Michael Feroli預計2025年美國“實際GDP增長率為-0.3%,失業率推高至5.3%”美國經濟陷入衰退。

當然,也會有企業進入美國投資,從而在中、長期內增強美國的製造業。如軟銀的孫正義承諾在四年內投資1000億美元,瞄準人工智能和基礎設施,爭取創造10萬個就業崗位;台積電宣布將在在亞利桑那州投資650億美元的基礎上進一步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的業務,新建五家工廠和創造數千個就業崗位;阿聯酋(UAE) 承諾在十年內投資1.4萬億美元,重點關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半導體和製造業;沙特阿拉伯將為美國項目撥款6000億美元;日本新日鐵將出資140億美元<用於美國項目;韓國現代也承諾投資美國200億美元; 本田將思域(Honda Civic)生產計劃從墨西哥轉移到印第安納州,以避開川普的關稅。愛國者川普的赤子之心毋庸置疑。川普1.0政府的經濟應該說也是管理得不錯的。隻是因為他對突如其來的新冠應對失當,才在2020年的大選中铩羽而歸。如今希冀名垂青史的川普總統在他的2.0政府執政伊始即放出了絕殺招,顯然是要隻爭朝夕 - 畢竟他已年近8旬。或許,曆史會證明川普玩了一票大的,且他贏了,我是說在幾年或十數年後。

但是,很多企業仍在觀望是否要all in 投資美國 – 四年後如果下屆政府改變政策,甚至明年中期選舉後民主黨奪回兩院控製權並阻攔川普的政策,美國生產的產品肯定沒有競爭力。以汽車(和半導體)行業為例,這些行業存在巨大的固定生產成本。一旦投資者在獲取土地、建廠、獲取許可等方麵投入大量前期成本後,若關稅突然被取消,就可能造成重大虧損。因此,投資者必須確信這些關稅會維持至少10到15年。

最後,筆者願簡單回顧一段曆史,或許它能幫助我們更全麵的思考川普總統的政策對美國未來的可能影響。20世紀初,阿根廷經濟增長迅速,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超過了德國和法國。一些人甚至預測其經濟將超越美國。但1930年,何塞·費利克斯·烏裏武魯(José Felix Uriburu)發動軍事政變,改變了國家的運行軌跡。三年內,他限製移民,並幾乎將關稅翻倍。與此同時,美國正在開放市場,引進商品和人才,投資高等教育,並推動前沿研究。美國經濟迅速騰飛,而阿根廷則陷入停滯,非但失去了超越美國的希望,到了21世紀的今天,(阿根廷)已經位於貧窮國家之列

下圖是今天(2025年4月7日)上午10:45時的一幅股市截圖(下圖 CNN)。如圖所示,股市接續上周行情跌跌不休,一片翻紅。

* 埃斯瓦爾·普拉薩德 (Eswar Prasad) 現任職康奈爾大學擔任戴森學院(Dyson School at Cornell University)教授,也是布魯金斯學會的高級研究員。

參考資料 

Prasard, E. (2025). The Age of tarrifs. FOREIGN AFFAIRS. 鏈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age-tariffs-trump-global-economy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