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的世界

這是國華對讀過的書, 看過的電視/電影, 聽過的音樂, 訪遊過的地方, 經曆過的事物, 和時事的感想或點評.
個人資料
國華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你的行車記錄

(2025-04-24 16:21:37) 下一個

幾乎所有的成年人都有信用評分。但少有人知道,你我多半也有駕駛分。

當你駕車上路時,你的每一駕駛行為都被記錄在案 - 猛踩刹車、超速駕駛、看手機或深夜駕駛的頻率 - 這些信息可能在你不知情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你的汽車或智能手機上的應用程序收集到(下圖 MOTORAUTHORITY)。然後這些數據被出售給與汽車保險公司合作的經紀人,她/他則根據所獲記錄給你打分。

這些分數可是重要的哦 – 它幫助確定你汽車保險費的高低。或許這並不一定是壞事,我是說對那些有良好駕駛習慣的人。重要的是這樣會更公平 - 根據我們的實際駕駛方式 - 而非我們的信用評分以及我們是否結婚或上過大學 - 來確定保費難道不是一個更公平的製度?當你、我和所有的駕車人都知道,咱們行駛時的一舉一動都有記錄時,相信絕大多數人,如果不是所有的人的話,都會自然而然地謹慎駕駛。畢竟,這與自己的錢包掛鉤。如果大家都遵紀守法地駕車行駛,交通自然更加安全。所以,這種跟蹤記錄是有益的,它隻會使駕駛更加安全。

如何收集駕駛行為

市麵上有各種收集驅動程序數據的應用程序,其中就有一款名為Life360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下圖 Forbes)。Life360智能手機應用程序在手機的app中並不特別顯眼,但卻深受那些想了解家庭情況的父母的歡迎。Life360app可用以查看親人的位置,在他們到達和/或離開指定地點時接收通知,在他們需要幫助時得到提醒,甚至在他們迷路時幫助尋找他們。另一個名為MyRadar的app則提供天氣預報;GasBuddy可以幫助你在公路旅行中找到便宜的燃料。在為你提供方便的同時,這些應用程序都有選擇地加入駕駛分析功能,以便可以深入了解行車安全和燃油使用情況。難怪這些應用程序是由汽車保險公司Allstate創立的數據代理Arity提供。

有了這些收集到的數據後,Arity即可為你、我、他和數以千萬計的人建立駕駛分數,然後將我們的駕駛分數轉報給諸如Allstate、Geico、Progressive和State Farm這樣的汽車保險公司。但是,這裏涉及到個人隱私問題 – 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自己的一舉一動都給記錄下來,仿如自己無時無刻不在big brother的監控之下。於是,新澤西州一位名叫Kathleen Lomax的母親最近在得知自己使用的app的功能後,取消了對Life360的訂購使用。她說:“但凡知道自己的app的這些功能人,都不會放任自己的隱私遭到侵蝕。” (下圖 YouTube)

對此,Arity解釋說,雖然保險公司獲得了投保人的駕駛數據,它(保險公司)仍然需要征得投保人的同意後方能將她/他的數據與其汽車保險費率掛鉤。但在很多情況下,這種征得投保人同意使用其智能手機數據的請求,既繁瑣又有誤導性 --“第三方數據和報告”。消費者在點擊進入相關網頁後,往往會迅速跳過文字浩瀚、字體細小的使用其智能手機數據的條款,導致自己的數據和隱私失去保護(下圖 PDFSimpli)。

消費者權益律師ChiChiWu對以這種方式收集的數據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擔憂:保險公司通過什麽樣的手段來獲取一個人駕車的時間,以及都駕車去了什麽地方?(Arity表示,它“使用了先進的技術”來收集這些數據。)

實際上現在世界上任何一輛有無線上網功能的汽車,都可以收集駕駛數據並將其發送給汽車製造商。如得州一名為Rob Leathern的科技高管去(2023)年收到豐田的一封電子郵件,稱如果他的汽車保險轉給Progressive,他的汽車保險費會“省一大筆”。Rob對此頗感意外,因為根據他2023年從紅杉獲得的信息,自己是一名安全的司機。顯然在自己無意識的情況下,他的駕駛行為受到了監控。他得弄清真相。經過一個月的電子郵件、電話和數據隱私請求後,他發現原來是豐田旗下一家名為Connected Analytical Services的數據代理有一個Microsoft Excel文件,該Excel文件逐秒詳細列出了他每次以超85英裏/小時超速駕駛、猛踩刹車或急速加速時的記錄。Rob在權衡是否繼續使用Connected Analytical Services的服務,因為他不清楚該服務給自己帶來的好處是什麽。

可能的好處

對於汽車製造商共享用戶數據,一位法學教授指出,通常情況下接受保險公司監控的人,也即同意與保險公司共享駕駛數據的投保人會因此駕駛更謹慎更安全。因為這時駕駛員知道自己的每一次違規都會被記錄在案,意味著更高的保費,再也不會有僥幸。自然,她/他駕駛時會“循規蹈矩”,我們的道路因此更加安全。《時代雜誌》最近的一篇報道注意到,警察開出的(違規駕駛)罰單越來越少(下圖 AberdeenNJ)。或許,保險公司共享駕駛數據對此有所貢獻。

美國消費者聯合會的Michael DeLong說,現在汽車保險的定價方式可能非常不公平,因為它與信用掛鉤(下圖 Bankrate/VsluePenguin)。例如,如果一個人的信用評分低,她/他要比信用評分高的人付更多的汽車保費,即使這位低信用評分的人從未發生過交通事故或收到過罰單。正是出於這個原因,美國消費者聯合會的DeLong讚成保險公司轉而關注投保人的駕駛行為。但他也指出,消費者有知曉權,必須讓投保人知道自己的駕駛數據被監控和共享。

那麽,如何知道自己的駕駛有否受到監控呢?其實簡單 -- 檢查汽車儀表板係統和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上的隱私設置即可。如果一個應用程序連接到你的車上,或者給你關於駕駛的反饋,那說明你的駕駛數據已被收集。不過,如果你的app是穀歌地圖或Waze的話,就不用擔心數據被分享給保險公司。擁有這兩款應用程序的穀歌表示,它不向第三方提供與個人相關的駕駛數據。

參考資料

Hill, K. (2024). Eyes on the road. The New York Times. 鏈接 https://www.nytimes.com/2019/03/28/business/autonomous-cars-technology-privacy.html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