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和聖誕,是中西方文化的兩個最大傳統節日,各自代表了東西方的節日文化和民族文化,也是東西方覆蓋人群和參與人群最多的兩大節日(下圖 China Daily)。春節是中國農曆新年的第一天,但中國農曆每2-3年有一個閏月,因而每年的春節在公曆上的日子是是不同的。如,2024年的春節是公曆2024年2月10日,2025年春節卻在2025年1月29日。而西方的聖誕節呢,則固定在每年的12月25日這天。之所以要談春節與聖誕,是因為節日期間在微信群裏的一點感受。以下咱分別簡單介紹春節和聖誕。
春節源於中國古代的歲首祭祀活動。那時候人們在新年的第一天祭祀,感謝上天和祖先的保佑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隨著古代中國政治、經濟、軍事、科技和文化的強大,春節也傳播到中國國以外的其它地區,主要是亞洲地區漢文化國家,如韓國、朝鮮、越南、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緬甸、老撾及柬埔寨等(下圖 statista)。春節前後,人們貼春聯、放鞭炮、拜年、給壓歲錢、吃團年飯和守歲等。
西方的聖誕節源於古羅馬,最初是為了慶祝耶穌的誕辰而設置的宗教節日。羅馬帝國的強盛,使聖誕節及其政治、經濟和科技傳播到歐洲國家,如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瑞典、瑞士、愛爾蘭、意大利、等幾乎所有歐洲國家,後來又到了美洲(包括美國、加拿大在內的幾乎所有美洲國家)以及大洋洲國家(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下圖 reddit)聖誕前後,人們在家布置聖誕樹、戴聖誕帽、以聖誕襪裝節日禮物、參加聖誕派對、吃聖誕大餐(火雞)、外出聖誕購物,等。
簡而言之,春節和聖誕節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且還曆久彌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節日已經是民眾相沿成習的儀式性、社交性和娛樂性的活動。或者說,節日(尤其是這裏所言的春節和聖誕節)為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聚會、交往、互通有無的場所和機會。這對於中國大陸亟欲提振公民消費的當下,無疑是一個機會。譬如,人們會去(農村)趕集/(城市)商店購買商品下餐館;聽音樂會、看節日大片;或或驅車/打飛的去往異地訪親問友;或到山川海邊放鬆充電,……。(下圖 TOP1HEALTH)
但2024聖誕期間筆者所在的一個有著近200人的微信群裏,人們對聖誕的反應似乎遲鈍,甚至可以說沒有反應。平安夜當天,群裏僅有屈指可數的幾位發出或呼應歡度聖誕節的信息。這與往年群友踴躍發出聖誕賀詞的情況成雲泥之別。要知道,這可是一個以國內大學教授為主的微信群,95%以上的群友都有博士學位。希望是我想多了。在今天這個地球村,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距離已大大拉近。中國的春節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得到承認和慶祝。如美國的加州、科羅拉多州和華盛頓州都將春節列為法定假日。歐洲的許多國家,也會在春節期間開展相關的文化、餐飲活動。如果這時有人出來反對人們慶祝春節,乃至認為那是文化入侵,相信一定會有不少國人會極其反感,有些人甚至會上綱上線,覺得那是歧視抵製中華文化。中國人民絕不答應,……。設身處地地從西方國家人的角度出發,如果中國大陸或亞洲國家的人非但不參與聖誕慶祝活動,而且還讓大家要警惕西方的價值觀,你認為這些國家的人會感受很好嗎,尤其是當你還在跟人家做生意賺錢的時候?(下圖 the paper/facebook)
筆者在寫這段博文時,查閱了中國大陸最近一年的進出口貿易金額:2023年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為5.94萬億美元,出口為3.38萬億美元,為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和第一大出口國。2024年前10個月中國的進出口貿易中,對歐盟的貿易總額為4.64萬億元(RMB),貿易順差為1.44萬億元(RMB);與美國的貿易總額為4.01萬億元(RMB),貿易順差為2.07萬億元(RMB)。美國和歐盟國家,全都是基督教為主的國家,全都過聖誕節。在大聲疾呼要相互尊重的同時,如果你不尊重人家的文化,往小的說是你虛偽。如果要跟你較真,人家可能減少跟你交易 – 因為你不尊重我的文化嘛。
其實聖誕到中國到普通人身邊,應該是社會進步和中外文化交往的結果,也是社會自信的表現。讓中國的春節與西方的聖誕攜手同行,共同發展,至少在經濟上能推動消費吧。有容乃大,古為今用,洋為中用,這樣的中國將會得到人們的仰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