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的世界

這是國華對讀過的書, 看過的電視/電影, 聽過的音樂, 訪遊過的地方, 經曆過的事物, 和時事的感想或點評.
個人資料
國華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產空洞化與對華焦慮

(2024-06-10 16:58:43) 下一個

美國人現在對中國人有著非常負麵的情緒,視中國大陸為(美國)一切問題的根源(下圖 the American Mind)。在各種民意測驗中,中國大陸總是高居美國“敵人”或“對手”榜首。中國老百姓有一說法:打是疼,罵是愛,不打不罵會變壞。要按這種思路,現在美國媒體指斥中國大陸,實施各種政策法規來堵、壓、禁大陸企業是出於“愛”心,為讓中國變好。要你真以為如此,那恐怕是想多了。要不你試試去罵罵你的鄰居或同事,她/他跟你急算輕的,保不齊對你拔槍相向。那時候,你可隻有在另一個世界裏向她/他表忠心,獻愛心囉。拜登總統與前總統川普相攻訐互掐可不是為了讓對方活得更滋潤,而是為了把對方拉下來,好讓自己上位。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不存在無緣無故的恨。那麽為何絕大多數與中國大陸沒有直接交集的美國人,對中國人保有如此心結呢?

首先,中國大陸的變與美國的不變讓美國人大為光火 -- 自2001年以來,美國中產階級的規模大致保持不變,而大陸的中產階級規模增長了近10倍(見下表圖 CHINA&US Focus)。2001年,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國商品隨即大量進入為美國市場。這使美國人能夠以大多數中下階層以前無法達到的水平消費,因為大陸商品價廉物美。但美好的事物總是來也匆匆去也迅速。正為生活質量大大改善感到高興的美國人,忽然就消費不起物價便宜的大陸商品了 --  公司產品因無法與大陸競爭隻好關張了結,公司員工自然就隻能走人。於是就有了中國大陸中產階級的快速增長,直接對美國中產階級產生了不利影響。至少對那些失去工作的產業工人來說,她/他們的失業全都是中國人的錯。

研究發現,較低價格的中國商品在讓美國失去一個製造業工作的同時,為美國消費者帶來了相當於101,250美元的好處。然而,美國人對購物獲益的感受,不如失業丟掉工作那麽強烈。雖然大陸入世商品輸美讓普通美國人得到實惠,但一些特定州的特定群體,尤其是一些產業受到衝擊、工作受到影響以及堅持政治正確的群體,對進口大陸商品幾乎沒有好感,甚至持負麵敵視態度。前總統川普及其“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保守派浪潮,為了自身利益而激發和引導了人們的憤怒情緒。川普(Donald Trump)在2016年的一份競選講話中說:“不能允許中國繼續強奸我們的國家, ……中國正通過貿易厄殺美國。” (下圖 Mic/Associated Press)新冠肺炎的爆發,更給了川普一個絕好的機會,將對他不利的選民情緒引向反華。拜登(Joe Biden)總統今年三月發表的國情谘文,也傳達了相同的信息,即中國對美國經濟構成威脅:“我們正站出來反對中國的不公平經濟行為……我們對中國的貿易赤字已降至十多年來的最低點……我們在21世紀與中國的競爭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拜登政府在前總統川普的對華政策基礎上,繼續不斷加大製裁和封禁高科技輸華的力度,加深普通美國人對中國大陸的負麵看法。

在這個發明了“美國夢”的國家,相信自己或下一代能夠實現美國夢的人越來越少 -- 2023年,隻有36%的美國人認為美國夢仍然有效,卻有68%的美國人認為他們的孩子在經濟上會比自己更糟糕。美國人對國家的經濟感覺悲觀 -- 隻有26%的美國人認為經濟正在複蘇,盡管自2020年以來經濟一直在增長。政治家們向選民傳遞的信息就是,美國的一切問題都源於中國大陸的“產能過剩”。而美國民眾確實在吃、穿、用、行各方麵都在使用大陸產品,加上大陸的中產階級正蹭蹭地發展壯大,哼,就是中國人錯。

拜登和川普在對華問題上有著相同的措辭和政策連續性,因為國會兩黨在對華政策方麵有著幾乎一樣的觀點。兩黨一致認為,美國在支持中國大陸加入世貿組織方麵犯了一個重大錯誤。隨著2024年總統大選的臨近,政治信息的增加很可能會增加美國人的負麵情緒。

據民意測驗顯示(2024年2月),美國人現在關心的問題是價格/通貨膨脹(20%)、醫療保健(14%)、移民(12%)和經濟/就業(11%)(下圖 statista)。外交政策排在第十四位,隻有1%的美國人將其列為首要任務。盡管如此,由於對華政策與美國的經濟政策交織在一起,而反華幾無代價卻易於引起選民共鳴,故無論贏家是誰,對華政策多半會持續至大選結束。民意調查還顯示,美國選民對川普處理對華政策的信任率明顯高於拜登:46%對拜登的34%。

川普可能會在競選中更加有持無恐地將話題集中在中國大陸,利用老百姓的憤怒,提出更激進的對華政策,如對所有中國商品征收60%的關稅(下圖 fj/YouTube)。而拜登則不遑多讓地加碼對中國企業的高科技製裁禁運。現在的美國,對華狠才是政治正確。對中國大陸那是恨你沒商量,沒有最恨,隻有更恨。長一副華裔麵孔的夥伴們得小心點,千萬別政治不正確。否則,你吃不了兜著走。

這一趨勢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持續下去,但從中長期來看可能會發生變化。畢竟,美國的經濟向好且會繼續變化。而中國大陸的經濟雖不被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看好,卻自信滿滿,在電動車為首的新三樣迅猛發展勢頭下,認為會越來越好。因此,很難預測哪些趨勢會繼續,哪些趨勢會改變。美國政治言論中對中國大陸的持續關注不僅反映了大陸崛起帶來的真正經濟挑戰,也反映了發展中的中國大陸對美國經濟構成直接威脅的看法。隨著2024年大選的臨近,川普和拜登都在利用美國人對中國大陸的複雜感受、經濟焦慮和民族自豪感來塑造他們的競選活動。短期內,對中國大陸的關注和焦慮將繼續下去,然而,全球經濟的結構性轉變和美國內部的經濟差距不能僅僅通過積極的外交政策或政治口號來解決。從長遠來看,美國政策的有效性將取決於其平衡外部壓力與內部經濟改革和社會凝聚力的能力,引導國家話語走向更具建設性和可持續的道路。

參考資料

Prytherch, M. (2024). The Hollowing-out of America’s Middle Class and Parallel Increases in Anti-China Sentiment. China-U.S. Focus. 鏈接 https://www.chinausfocus.com/society-culture/the-hollowing-out-of-americas-middle-class-and-parallel-increases-in-anti-china-sentimen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