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的世界

這是國華對讀過的書, 看過的電視/電影, 聽過的音樂, 訪遊過的地方, 經曆過的事物, 和時事的感想或點評.
個人資料
國華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俄羅斯的五種未來 (上)

(2024-05-23 14:57:28) 下一個

去年(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以後以軍在加沙咄咄逼人的軍事行動,在相當層度上改變了許多國家,尤其是中東國家對俄羅斯的態度。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發動烏克蘭戰爭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帶不依不饒軍事行動的不同反應,讓很多國家減少了對俄羅斯的敵意,改變了俄羅斯在烏克蘭侵略的背景。2000年從其前任和恩師葉利欽(Boris Yeltsin)手中接過俄羅斯總統大權後,普京通過計謀權術,瞞天過海,閃轉騰挪地一直執政。由於贏得了最新的“選舉”勝利,普京的新一屆總統任期到2030年,屆時他將年滿78歲。在某種層度上,現在普京就是俄羅斯的沙皇(下圖 KYIV POST)。

普京治下的俄羅斯政府,選擇了一場導致數十萬人死亡的戰爭。普京政權把自己塑造成一艘破冰船,代表人類粉碎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由於在烏克蘭戰場上的形勢,普京目前似乎有充分理由為他的俄羅斯感動高興。鑒於普京領導的俄羅斯一次又一次地在利比亞、敘利亞、烏克蘭和中非等地出手讓華盛頓及其盟友和夥伴感到措手不及,普京下一次又會在什麽地方搞出驚天動地的動靜來呢?由於不可避免的領導人死亡和更大的結構性因素,俄羅斯在未來十年甚至更長時間內會如何發展呢?毋庸諱言,要預言未來是危險的。世界總有無法預見的事情可能會發生,所以我們才有所謂的“黑天鵝”和“灰犀牛”。盡管如此,通過考慮各種情景並推斷當前趨勢,我們可以大致勾畫出俄羅斯未來可能的五種發展前景。

經過幾任總統幾屆政府後,華盛頓已經艱難地認識到,它手中不掌握改造諸如俄羅斯和中國大陸這類大國的杠杆:這些曾經的歐亞大陸帝國,以其古老文明為傲,完全不屑國家曆史不及300年的美國及其領導的西方國家集團(下圖 MONSTER THINKS)。俄中並非文學作品中的角色,因而不會輕易從威權主義、帝國主義政權轉變為美國主導的國際體係中負責任的利益攸關者。有了對塑造俄羅斯的能力有客觀的認識,以及對俄羅斯未來可能的發展軌跡的研判之後,華盛頓及其合作夥伴就能真正為未來事態的發展做好準備。

俄羅斯以法國為楷模

法俄的曆史上有很多相像之處,如兩國皆有著根深蒂固的官僚和君主製傳統,兩國都革了各自君主的命(法國的波旁王朝的路易16路易-奧古斯特,沙俄羅曼諾夫王朝尼古拉二世),革命後兩國均成為強化了國家主義結構的共和製國家 (法蘭西共和國,蘇聯),兩國都有著揮之不去的特殊使命感的文明(法蘭西的海外殖民帝國,沙俄和蘇聯在東歐、高加索、中亞和東亞的領土擴張),兩國曆史上的強人治國(法國的拿破侖和戴高樂下圖 THE COLLECTOR/UNITEDWORLD),

(蘇聯的斯大林,葉利欽和普京 Britanica/IMDb),以及現在法俄擁有強大權利的中央政府。當然,法俄之間存在著更多的不同。

兩國的差異首先就體現在政治製度上。作為一個民主共和國,法國擁有真正意義上的法治體係 -- 公正、專業的司法機構和公務員製度,以及自由開放的公共領域。而今日的俄羅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專製的威權政府。今天的法國享有法治,不再威脅鄰國。而普京治下的俄羅斯則在國與國之間仍然奉行叢林法則。此外,法俄在人口、領土麵積、自然資源等方麵有著巨大的差異。盡管如此,法國,而非英國、德國或美國,為一個繁榮、和平的俄羅斯提供了最接近現實的模式。如果俄羅斯變得像今日法國一樣 -- 一個擁有法治體係的民主國家,沉溺於其專製主義和曾經的革命輝煌,但不再威脅鄰國 -- 這將是一項崇高的成就。不過,與法國相比,今日的俄羅斯距穩定的西方式憲法秩序還路途遙遠。

俄羅斯收縮(下圖 THE JERUSALEM POST)

現在的“普京主義”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出現在俄語期刊和誌願協會中:一種以反西方為基礎的獨裁、憤懣、神秘的民族主義。普京主義信奉“傳統價值觀”,並借鑒一些斯拉夫主義、歐亞主義和東正教的學說。像普京一樣,這些威權民族主義領導人堅信,美國一心想摧毀俄羅斯。她/他們對俄羅斯沒有希望的未來深感不安,並責怪普京把事情搞砸了。也就是說,這些人需要普京擁護者的支持,但認為普京的烏克蘭戰爭正在傷害俄羅斯。

無論對俄羅斯軍隊高層、普通老百姓還是民族主義者,人口都是一個特殊的痛點。1992年以來,俄羅斯人口在逐年減少。其勞動年齡人口從2006年達到峰值的9000萬,到今天的不足8000萬。俄烏戰爭造成的傷亡也加劇了俄羅斯人口的損失。盡管戰爭提振了俄羅斯的國防工業基礎,但勞動力的減少卻使俄國防工業缺少約500萬合格工人。在未來十年中,20至39歲這一生產力最高年齡段的工人比例將進一步下降。即使從烏克蘭綁架兒童到俄羅斯,也無法扭轉俄羅斯的人口減少趨勢。

在日本,德國一類國家中,生產力的提高很大層度上抵消了人口老齡化/赤字。但這對俄羅斯不適用,因為俄羅斯生產自動化的規模和速度方麵幾乎位居世界最末位:其自動化程度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甚至在對烏開戰爭實施戰時經濟之前,俄羅斯的教育支出在全球排名中就出奇地低。在過去的兩年裏,當數千名年輕的科技工作者因政府征兵和鎮壓而逃離家園時,跟隨她/他們離去的是俄羅斯的經濟未來(下圖 Business Today)。誠然,狂熱的民族主義者聲稱不會在乎這些人的出走。但人們內心深處,其實都知道俄羅斯需要他們。

歸因於其廣闊的歐亞地理和與世界許多地區的長期聯係,以及提供的賺錢機會,西方製裁下的俄羅斯仍然能夠進口維持其經濟運轉所必需的大部分零件設備。但盡管有豐富的供應源,盡管普通民眾已經習慣了戰爭,俄羅斯精英們意識到,作為一個初級商品出口國,俄羅斯的長期發展取決於發達國家的技術轉讓。可普京的對烏戰爭阻斷了西方對俄技術轉讓的道路。普京政府支持哈馬斯的立場,導致俄羅斯毫無道理的搞僵了與以色列的關係。否則,以色列是可以向俄羅斯提供高科技商品和服務的國家。在更基本層麵上,俄羅斯精英已與發達國家物理阻隔。她/他們現在當然可以去阿拉伯聯合酋長國(UAE),但UAE再怎麽好,也無法與歐洲的別墅和寄宿學校媲美。

雖然俄羅斯軍隊證明了在戰爭中的韌性,但俄羅斯陷入嚴重缺乏國內投資匱乏,人口減少,以及技術落後的困境。包括許多精英在內的俄羅斯鐵杆民族主義者承認,俄羅斯正處於自我挫敗的軌道上。許多人私下認為,普京應該為此負責,他不應將其個人的政治生命與國家作為大國的生存綁架在一起。因此,當普京下台,或在他自然死亡之後,俄羅斯可能實行收縮,轉而關注國內經濟民生。俄羅斯人認識到,國家因徒勞地反對西方而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價。如果持續下去,俄羅斯可能將永遠失去重要的歐洲關係,換來的是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俄中關係 - 附庸

親普京的俄羅斯精英吹噓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比西方更好的選擇 -- 俄中關係(下圖 NIKKEIAsia)。過去20年中,俄中兩國通過舉行在頻率和地域範圍不斷增加的大規模聯合軍事演習,加強關係了雙邊關係。俄羅斯對北約擴張和西方幹預烏克蘭的不滿及反製行動,得到了中國大陸的支持。1996年葉利欽總統和大陸江澤民主席宣布建立“戰略夥伴關係”以來,大陸的經濟繁榮增加了對全球的總需求,包括對蘇聯/俄羅斯從鋼鐵到化肥等商品的需求,間接地幫助蘇聯時期的民品生產起死而複生。同時,中國大陸對普京的經濟繁榮和俄羅斯中產階級的產生和壯大作出了貢獻。

在政治上,普京和現中共領袖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個人關係。兩人在執政期間已會麵了42次,公開稱讚對方是“我最好的朋友”(習對普京)和“親愛的朋友”(普京對習)。支撐這兩個誌同道合的威權政府領袖站在一起的,是反西方主義,尤其是反美主義。隨著中國大陸從初級夥伴成長為高級夥伴,這兩個專製鄰國於2013年宣布建立“全麵戰略夥伴關係”。

在經濟上,兩國聯係日益密切。30年前俄中貿易一直徘徊在160億美元左右,而到2010年代中期,這一數字為780億美元。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俄中貿易額超過2400億美元。該數字還不包括利用吉爾吉斯斯坦、土耳其和阿聯酋等第三方偽裝的數百億美元的雙邊貿易。中國大陸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天然氣、糧食、某些礦物,和軍用飛機發動機等。而俄羅斯則成為中國大陸汽車的第一大進口國,也是大陸機械電子產品的大買家。新天然氣管道兩國正協商談判建立一條始於西伯利亞,經蒙古通往中國大陸的新天然氣管道。

據《美國之音》報道,2023年俄羅斯的最大貿易夥伴為中國大陸,中俄貿易占俄羅斯外貿總額的34%,但占大陸外貿份額的4%。中國大陸已成為俄羅斯戰爭時期最重要的經濟依靠,從大陸獲得俄羅斯維持軍事裝備生產所需要的一些軍民兩用產品、配件和原材料。而俄羅斯則主要向大陸提供工業生產的原料。當普京斷掉連接西方的橋梁,並將始作俑者歸咎於西方時,他除了依靠中國大陸的善意,幾乎沒有其他辦法。正是因為兩國關係中日益嚴重的不平衡,促使一些西方分析人士將俄羅斯稱為中國的附庸(下圖 Quora)。在這種關係中,北京至少可以影響莫斯科的政策甚至人員決定。當然,俄中兩國對此予以堅決否認,並密切合作繼續譴責美國的霸權主義。

俄羅斯:大號朝鮮

俄羅斯對北京的依賴對普京或他的繼任者來說並不是問題,因為朝鮮就是一個非常具說服力的例子。北京介入朝鮮戰爭拯救了平壤,因為中朝唇齒相依(毛澤東語)。在國際上孤立的朝鮮,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極其依賴中國大陸的支持,尤其是其在2006年進行核試驗之後。中國大陸加入了聯合國對朝鮮的製裁,但朝鮮領導層仍然我行我素,繼續推進其核武器和導彈計劃。要知道,這些導彈不僅可以打擊首爾和東京,也可以攻擊北京和上海的目標。更驚豔的是,2017年,朝鮮領袖金正恩命令特工在第三國謀殺了他受到中國的保護同父異母哥哥金正男(下圖 Daily Mail)。對於不知感恩的金正恩,北京似乎沒脾氣地在2018年重申了對平壤的支持,為朝鮮提供糧食、燃料等援助。

金正恩向北京表麵,雖讓中朝關係“唇齒相依”,但牙齒是會咬嘴唇的。金可以不顧北京的感受,因為他知道,無論如何大陸都不希望平壤政權倒台。因為如果朝鮮國家垮了,朝鮮半島很可能將在美國主導下重新統一。沒有朝鮮作為緩衝,解放軍將與美軍隔鴨綠江相望,並使其收複台灣複雜化。

盡管俄羅斯和朝鮮之間存在巨大差距,倒也不乏相同之處,故俄羅斯有可能會成為一個巨大號的朝鮮 -- 國際孤立和越軌,擁有核武器,極度依賴中國大陸,但仍有能力吃北京豆腐。因為俄羅斯的幅員,人口,政治、經濟、軍事實力,莫斯科顯然比朝鮮擁有更大能量,可以讓北京難堪卻不必承擔後果。而且,北京很難承受失去俄羅斯的代價 -- 在其北部邊境出現親美的俄羅斯,就像在其東邊出現一個親美的朝鮮半島一樣,且更具威脅性。失去俄羅斯,還意味著不再能穩定地獲得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因此對北京來說,防止俄羅斯轉向西方仍然是國家安全的首要任務。(下圖 THE HILL)俄羅斯人當然對此心知肚明。唇齒相依,一損俱損,毛子深諳其道。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Kotkin, S. (2024). The Five futures of Russia. FOREIGN AFFAIRS. 鏈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russian-federation/five-futures-russia-stephen-kotkin?utm_medium=newsletters&utm_source=twofa&utm_campaign=The%20Talks%20That%20Could%20Have%20Ended%20the%20War%20in%20Ukraine&utm_content=20240419&utm_term=FA%20This%20Week%20-%2011201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