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的世界

這是國華對讀過的書, 看過的電視/電影, 聽過的音樂, 訪遊過的地方, 經曆過的事物, 和時事的感想或點評.
個人資料
國華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蓋伊辭職的後麵

(2024-01-08 14:26:22) 下一個

1月2日哈佛大學校長克洛迪娜·蓋伊(Claudine Gay 下圖 Instagram)辭職,原因是她早期學術工作中存在抄襲。這是去年12月初就校園反猶主義問題參加美國國會聽證會的哈佛、賓大、麻省理工三大名校中第二位下課的校長。蓋伊辭職前不到一個月,伊麗莎白·馬吉爾(Elizabeth Magill)辭去了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校長一職,那時距她上任校長僅一年半時間。而蓋伊任職哈佛大學校長的時間更扯 – 才半年!在她們之前還有一位知名大學校長辭職 -- 2023年夏天,斯坦福大學校長馬克·泰西耶·拉維尼(Marc Tessier-Lavigne)辭去了斯坦福大學校長的職務。一些保守派人士認為,如果拉維尼之前沒有因新冠肺炎、言論自由和其他問題上激怒進步派教授,他本可保住校長職務的。

美國頂尖大學校長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第三次迫於壓力辭職。盡管細節各不相同,但這三起案例都突顯了政治兩極分化正在攪亂精英校園的方式。這些教授和學生在校園中享受的完全言論自由,越來越成為保守派和一些溫和派批評的目標。這樣的情況在以前是難以想象的。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襲擊以色列之前,許多大學的政治右翼勢力非常薄弱。如果一名校長因言論“出格”冒犯了本校的保守派,她/他也基本無失職之虞。根據個人權利與表達基金會的一項調查,在哈佛大學,隻有17%的本科生認為自己是保守派。斯坦福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比例分別為13%和9%。

因此,當哈佛、麻省理工和賓大三位校長在去年12月接受國會谘詢時,她們沒有直接回答‘是’或‘否’,而是遵循大多數學院和大學校長受過的訓練回答:避免色彩鮮明的觀點,而是打太極,轉而強調事發的曆史背景和雙方的恩怨情仇(下圖2 CBN NEWS)。但是,時代變了。由於沒有斬釘截鐵地譴責10月7日襲擊事件,三位校長遭到包括一些溫和派和自由派在內的廣泛批評。猶太團體也站出來指責大學容忍反猶太主義。於是,蓋伊和馬吉爾不得不在巨大的內外壓力之下下課。馬吉爾和蓋伊辭職表明,大學校長現在所處的環境比以前更加複雜,政治右翼在不斷升級的美國高等教育之戰中日愈強勢。不過即便如此,大學校園仍不失為進步之地。這兒的學生和教授最能接受新生事物和新思想,將繼續影響美國的政治和文化,就像他們幾十年來一直做的那樣。

對蓋伊辭職的不同點評

就校長蓋伊抄襲一事,哈佛學生報《哈佛深紅報》(The Harvard Crimson)編委會在蓋伊辭職前為她辯稱,稱她的抄襲“大多出現在總結技術方法的段落,”如“沒有在引用的研究摘要中插入引號,或者沒有重複描述技術方法的語言,這隻是疏忽。”《深紅報》寫道,雖然這種草率不適合哈佛大學校長的身份,但蓋伊應該繼續擔任校長,因為“這些錯誤似乎不是故意的,也不足以讓她辭職。” 《深紅報》補充說,蓋伊最強烈的批評者是“意圖抹黑高等教育的保守派活動家”。麵向非裔美國人的電視和因特網站TheGrio副總裁娜塔莎·阿爾福德(Natasha Alford 下圖 X)則將蓋伊辭職與對黑人的歧視聯係起來:“發生在克勞迪娜·蓋伊身上的事情是他們(白人保守派)將一次又一次遵循的劇本。他們將不惜一切代價破壞、羞辱和推翻黑人在他們不希望的權力地位上的地位。”蓋伊本人也在辭職信中寫道,“受到種族仇恨引發的人身攻擊和威脅令人恐懼。” 哈佛大學曆史學教授艾莉森·弗蘭克(Allison Frank Johnson)於蓋伊辭職當天在CNN節目中,將當下美國大學因校園反猶問題調查而遇到的挑戰與上世紀50年代美國麥卡錫主義盛行時大肆檢舉、揭發和調查左派人士的情況相提並論。她稱自己感到非常沮喪,因為我們沒有根據學術原則做出決定。

那邊廂,牽頭美國國會調查校園反猶主義問題並在國會聽證會上質問蓋伊(Gay)和馬吉爾(Magill)的眾議院共和黨人斯特凡尼克(Elise Stefanik 下圖1 C-SPAN2)發表聲明說:“兩人下台了,哈佛其實心知肚明,這個反猶太的剽竊者早就應該被逼下台,堪稱史上任何學院或大學最嚴重的醜聞,這隻是開始而已。”她在接受《紐約太陽報》采訪時稱,三名校長最終都將被迫辭職。“這次聽證會將產生結構性的後果,將是高等教育界的一場地震。”而共和黨佛羅裏達州聯邦參議員史考特(Rick Scott)更誇張,認為蓋伊繼續留任哈佛教職人員“並不妥當”。他在facebook發文寫道:“擁抱哈馬斯恐怖主義並拒絕譴責反猶太主義的人在美國大學裏沒有立足之地,她應該被解雇。” 更有甚者,哈佛大學的捐贈大佬、猶太裔億萬富翁對衝基金經理阿克曼(William Albert Ackman 下圖2 FORTUNE)呼籲支持蓋伊任校長的現任董事會全體辭職:“董事會主席普利茲克(Penny Pritzker)應與董事會其他成員一起辭職,他們領導了留住克洛迪娜·蓋伊的運動,策劃了威脅媒體的策略,繞過了評估剽竊的程序,並在其他方麵對已經造成的損害做出了重大貢獻。” 對蓋伊辭職持讚成態度的也不乏溫和派和自由派人士 --《華盛頓郵報》的馬庫斯(Ruth Marcus)支持蓋伊的辭職,因為留下來會“向學生們發出一個關於她行為嚴重性的壞信號”;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紐約時報觀點》撰稿人麥克沃特(John McWhorter)也認為,蓋伊剽竊的程度,加上她作為哈佛大學校長的學術成果不彰,她應該辭職;《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斯蒂芬斯(Bret Stephens)寫道,哈佛大學在2022年選擇蓋伊代表著高等教育從智力卓越轉向社會正義。

在這樣雙方尖銳對立的形勢下,即使三位出席國會聽證會上質問的校長事後為各自的回答道歉了,但她們的道歉顯然不夠,錯誤也難以得到原諒。因為這時候性別和種族主義會對事情的演進發生作用,據信至少在蓋伊辭職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甚至在聽證會之前,就有一些團體對對出席國會聽證會的三位新上任的女性校長的領導能力和資曆提出了質疑。而接替賓夕法尼亞大學馬吉爾和哈佛蓋伊擔任臨時校長的都是白人。除種族和性別外,互聯網的作用也可能大大激化了矛盾。根據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1年5月的一份報告指出,互聯網可以數倍、數十倍、數百倍乃至千倍萬倍地放大個體的聲量:“在人類曆史的大部分時間裏,人們一直在挑戰彼此的觀點。但互聯網 -- 尤其是社交媒體 -- 已經改變了這種互動的方式、時間和地點。能夠上網為他人的行為或言論發聲的人數是巨大的,召集團體加入公眾的爭論從未如此容易。” 

蓋伊其人

克洛迪娜·蓋伊(Claudine Gay)為哈佛大學的第一位黑人校長。蓋伊曾在斯坦福大學任教,是作為優秀人才引進到哈佛大學的。在擔任哈佛大學校長前她是大學文理學院院長。蓋伊出生紐約,父母均為海地移民。她父親在美軍擔任工程師,母親為注冊護士。蓋伊就讀於新罕布什爾州埃克塞特的一所私立寄宿學校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學院(Phillips Exeter Academy),於1988年畢業。她在普林斯頓大學就讀了一年,然後轉到斯坦福大學學習經濟學,1992年畢業。她獲得了安娜·勞拉·邁爾斯經濟學(Anna Laura Myers Prize)最佳本科生論文獎。蓋伊於1998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並在那裏獲得了該大學的托潘政治學最佳論文獎(Toppan Prize)。2000年至2006年蓋伊在斯坦福大學政治學係擔任助理教授,後來成為終身副教授。2006年,哈佛大學將她引進聘為政府學教授,2007年又聘她為非裔美國人研究(African American studies)教授。2015年,蓋伊被任命為哈佛文理學院社會科學係主任和威爾伯·A·科維特政府及非洲和非裔美國人研究(Wilbur A. Cowett Professor of Government and of African and African-American Studies)教授。2018年,她被任命為文理學院院長(Dean of the 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s)。2022年6月,哈佛大學校長勞倫斯·巴科(Lawrence Bacow)宣布,他將在一年後辭去該職位。由彭妮·普利茨克(Penny Pritzker 猶太裔億萬富翁女繼承人、女商人和公民領袖,2013年至2017年在奧巴馬政府擔任美國商務部長 下圖 The Harvard Crimson)領導的一個搜索委員會考慮了600名提名人,並選擇蓋伊接替巴科。2022年12月15日,哈佛宣布蓋伊當選為哈佛大學第30任校長。她於2023年7月1日上任,成為該校首位黑人校長。

非贏利媒體《國家公共廣播電台》(NPR)指出,在蓋伊從哈佛大學教授到校長的16年曆程中,她因其思想的獨創性、嚴謹性和對數據的投入而受到同事、上司和學生的讚揚。哈佛大學對蓋伊的一些著述進行了初步審查,發現了“語言重複”的例子,但蓋伊的作品並沒有上升到不當行為的程度。但包括克裏斯托弗·魯夫(Christopher Rufo)和默多克家族經營的小報《紐約郵報》(The New York Post)等在內的保守派活動人士和出版物幫助記錄和宣傳了抄襲指控,對她提出了“剽竊”的指控。哈佛最初站在蓋伊一邊,畢竟她說來也算是哈佛自己人。她的下台表明,公眾的憤怒甚至有助於影響國家最負盛名的機構的最高級別的變革。

對蓋伊的剽竊指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保守派推動的,這一指控幫助她結束了哈佛大學校長的任期。但蓋伊的言談顯然沒有得到勢力強大的猶太族裔的理解。一些猶太團體表示,她的辭職很重要,因為這意味著她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大華盛頓猶太社區關係委員會執行主任羅恩·哈爾伯(Ron Halber 下圖 wtopnews)在辭職後告訴《今日美國》,大學校長必須明白,言論會創造一個讓猶太學生感到“身體受到恐嚇”的環境。哈爾伯說:“我們不會接受任何其他群體的要求。為什麽猶太社區要要求更少?”在美國不受猶太族裔待見,這很危險。

哈佛大學教務長兼首席學術官加伯(Alan Garber 下圖 New York Post)將擔任臨時校長。

附:導致蓋伊辭職的時間線

2023年7月1日,蓋伊正式成為哈佛大學第30任校長。

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在以色列發動恐怖襲擊,造成1200多人死亡後,哈佛大學幾個學生團體發表公開信稱,以色列的政策“對所有正在發生的暴力事件負有全部責任”。哈佛一些猶太學生強烈反彈,稱該公開信支持哈馬斯的襲擊。但發表公開信的學生否認支持哈馬斯,指控猶太學生的反彈引發了針對這些學生的誹謗運動。

2023年10月24日,《紐約郵報》(The New York Post)聯係哈佛大學,要求其就“二十多個蓋伊的用詞與其他學者發表的作品中密切相似的詞、短語或句子”發表評論。蓋伊隨後要求哈佛大學的主要管理組織“哈佛公司” 對她發表的著述進行獨立審查。

2023年11月30日,哈佛大學因校園內反猶太主義和仇視伊斯蘭教歧視投訴而接受調查。調查是根據憲法第六條(Title VI)展開的,該法律禁止在任何接受美國教育部資助的機構或項目中基於種族、膚色或民族血統的歧視。

2023年12月5日,蓋伊和另外兩位大學校長 -- 賓大的馬吉爾(Liz Magill)和麻省理工的孔布露絲(Sally Kornbluth)在眾議院教育委員會就他們在以色列-哈馬斯戰爭中如何處理校園內的反猶太主義問題接受質詢。紐約共和黨眾議員斯特凡尼克(Elise Stefanik)向蓋伊提出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呼籲對猶太人進行種族滅絕是否違反了哈佛大學關於欺淩和騷擾的規定?”蓋伊回應道:“關於欺淩和騷擾的規則非常具體,如果使用這種語言的背景相當於欺淩和騷擾,那麽我們就會采取行動。” 斯特凡尼克隨後呼籲蓋伊和其餘兩位做出類似回應的校長辭職。

2023年12月6日,蓋伊在國會聽證會上回應了對她的言論的強烈反對:“有些人把言論自由權與哈佛大學將寬恕針對猶太學生的暴力呼籲混為一談。”她說:“呼籲對猶太社區或任何宗教或種族群體實施暴力或種族滅絕是卑鄙的,他們在哈佛沒有立足之地。”她補充道,“那些威脅我們猶太學生的人將被追究責任。”

2023年12月7日,在接受《哈佛深紅報》采訪時,蓋伊為自己在國會聽證會上的言論道歉,她說:“言語很重要。當文字放大了痛苦時,我不知道你怎麽會感到遺憾,”

2023年12月9日,國會聽證會結束後,馬吉爾主動辭去賓夕法尼亞大學校長一職。賓夕法尼亞大學董事會表示,她將繼續擔任賓夕法尼亞凱裏法律學院的終身教職。

2023年12月12日,在人們對蓋伊命運的質疑聲中,哈佛大學公司發表聲明,一致確認支持校長。哈佛大學公司在聲明中表示:“我們的廣泛審議確認了我們的信心,即蓋伊總統是幫助我們的社區康複和解決我們麵臨的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的正確領導人。” 公司還就抄襲指控稱,對蓋伊發表的三篇文章的獨立審查“揭示了一些引用不足的例子”,並表示:“雖然分析沒有發現違反哈佛大學研究不端行為標準的行為,但蓋伊校長主動要求對兩篇文章進行四次更正,以插入原始出版物中遺漏的引文和引號。”

2023年12月19日,保守派網站《華盛頓自由燈塔》(Washington Free Beacon)發布了一份匿名投訴,該投訴針對哈佛文理學院研究誠信辦公室,指控蓋伊有近40起抄襲事件。

2023年12月20日,據《紐約時報》報道,哈佛大學表示,它在蓋伊1997年的論文中發現了另外兩個“沒有適當歸因的重複語言”的例子,但它們並不構成“研究不當行為”。據《時報》報道,該大學表示,蓋伊將更新她的論文,“糾正這些引用不足的情況”。眾議院教育和勞動力委員會在給哈佛公司的一封信中表示,他們已經開始審查哈佛大學24年來對蓋伊“可信的抄襲指控”的處理方式。

2024年1月1日,《華盛頓自由燈塔報》(Washington Free Beacon)發表了一份匿名投訴,對蓋伊又提出了六項抄襲指控。

2024年1月2日,蓋伊在致學校社區的一封長信中宣布辭去校長一職。“這不是我輕易做出的決定。事實上,這是一個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決定,因為我期待著與你們中的許多人合作,推進對卓越學術的承諾,這推動了這所偉大的大學跨越了幾個世紀。……但是,在與公司成員協商後,很明顯,我辭職符合哈佛大學的最大利益,這樣我們的社區就可以專注於學校而不是任何個人,度過這一非同尋常的挑戰時刻。”

參考資料

Deliso, M. (2024). A timeline of Harvard President Claudine Gay's short, scandal-plagued tenure. abcNEWS. 鏈接 https://abcnews.go.com/US/timeline-harvard-president-claudine-gay-tenure/story?id=106052515

Gasman, M. (2024). The Complexities In The Resignation Of Harvard President Claudine Gay. Forbes. 鏈接  https://www.forbes.com/sites/marybethgasman/2024/01/02/the-complexities-in-the-resignation-of-harvard-president-claudine-gay/?sh=3b27e4f269fd

Leonhardt, D. (2024). Harvard and the new campus politics. The New York Times. 鏈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4/01/03/briefing/claudine-gay-harvard-president-resignation.html 

Romo,V. & Archie, A. (2024). Claudine Gay's resignation highlights the trouble with regulating academic writing. npr. 鏈接  https://www.npr.org/2024/01/03/1222588885/harvard-president-claudine-gay-resigns-plagiarism

Santucci, J. & Mayes-Osterman, C. (2024). Harvard president Claudine Gay resigned after a firestorm of criticism. Why it matters. USA TODAY. 鏈接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nation/2024/01/03/claudine-gay-resignation-what-happened-and-why-it-matters/72094467007/

Wiki. (2024). Claudine Gay. 鏈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laudine_Gay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JustWorld 回複 悄悄話 https://bbs.wenxuecity.com/currentevent/3236399.html

億萬富翁艾克曼,單挑麻省理工和整個藤校係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644735.html

哈爾濱的真實曆史被人為的掩蓋了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矯枉過正,沒有什麽好說的。
ahhhh 回複 悄悄話 看到城裏的左派一個個跳出來替這個校長喊冤叫屈,就知道這事兒做對了。
佚名未名 回複 悄悄話 如果一名校長因言論“出格”冒犯了本校的保守派,她/他也基本無失職之虞
--------------------------------------------------------------------

反過來呢?
紅泥小火爐2022 回複 悄悄話 好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