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MIT)的全稱為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是美國及世界著名私立研究型大學。麻省理工由曾就讀於佛吉尼亞州威廉斯堡的老牌名校威廉·瑪麗學院(William and Mary佛吉尼亞大學的前身)的著名自然科學家威廉·巴頓·羅傑斯(William Barton Rogers)推動,於1861年建立。羅傑斯擔任了麻省理工創立後的首任校長。 其後又在1879年再次擔任麻省理工校長。因美國內戰,1861麻省理工創立後未能立即展開學校的教研工作。而要等到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後,麻省理工學院才正式在位於波士頓的校園內開班授課。
麻省理工學院素以頂尖的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而著名,培養出了眾多的學術領袖,和科技大獎得主。截止2019年10月,麻省理工學院的校友、教職工及研究人員中,共有96位諾貝爾獎得主、8位菲爾茲獎得主、26位圖靈獎得主以及52位國家科學獎章獲獎者、45位羅德學者、38名麥克阿瑟獎得主。
因為麻省理工在科學技術領域取得的的頂尖成果和培養出的一批批高素質畢業生,在曆年的世界大學排名中都名列前茅。在最新的2019-20年度的世界大學排名中,麻省理工學院位列QS世界大學排名第一、USNews世界大學排名第二、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第四、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第五;《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聲譽排名第二 。2019福布斯美國大學排行榜排名第4名。《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裏的天才之一Howard就聲稱自己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
麻省理工素以頂尖的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而著名,如工程學領域的小羅伯特·薩繆爾·蘭格(Robert Samuel Langer, Jr.)在生物工程領域的靶向藥物輸送和組織工程學方麵,以及計算機科學方麵的馬文·李·明斯基(Marvin Lee Minsky)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奠定的基礎。而麻省理工的林肯實驗室(MIT Lincoln Lab)是美國國防部僅有的3個技術研發類國家實驗室之一,並且是唯一一個由國防部單方負責的,且是唯一涵蓋多個國防技術領域的綜合性實驗室。
麻省理工的很多世界一流科研成果都源於其具世界影響力的科學實驗室,如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能實驗室(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MIT CSAIL,)它是世界上從事計算科學和人工智能研究的頂尖實驗室,其教師中近三分之一為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林肯實驗室(MIT Lincoln Lab),其研發出的許多雷達在世界雷達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和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該實驗室專注於研發以概念性產品為主的最新的計算機科技,如以微米級電子小球包裹納米級的電場感應材料的電子油墨、 用電磁波控製納米級催化劑材料以改變其方向及溫度的可編程催化劑、 以及無須通過無線運行商的基站即可進行點對點通訊方式的超通訊等。萬維網、GNU係統、Emacs編輯器、RSA算法等等,都是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在科技前沿探索與創新過程中發明的。
麻省理工學院的現任校長為1979年獲斯坦福大學獲得電氣工程博士學位的拉斐爾•萊夫(Rafael Reif),是國際知名的電氣工程師、研究員和教授。 在2012年7月接替蘇珊?霍克菲爾德(Susan Hockfield)成為麻省理工學院校長前,萊夫曾先後擔任麻省理工的微係統實驗室(MIT-MTL)負責人,工程係主任,和教務長。
麻省理工分別由建築與規劃學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工學院(School of Engineering),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學院(School of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斯隆管理學院(Alfred P.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和 理學院(School of Science)共5個二級學院組成。麻省理工強調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技能,故學校的校訓是:知行合一(拉丁文 “mens et manus”,英文“mind and hand”)。麻省理工踐行其知行合一的校訓具體表現之一,便是向學生提供“大學生研究機會計劃(UROP)”。UROP讓麻省理工學生作為教師的初級同事有償參與到開放、 獨立、有激勵性的科研工作中,得以對未解決的問題進行真正的探索研究。
麻省理工重視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所有學生,包括人文、藝術、和管理專業學生,必須修8門通識課程,包括:1.單元微積分、2.多元微積分、3.力學(物理)、4.電磁學(物理)、5.普通化學、和6.普通生物學。此外,所有學生還必須修8門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HASS)課程。 通過提供這種文理相通的平衡教育,麻省理工希望其學生不但習得專業技術知識,還具備一定的生活技能,從而能在就業後順利地承擔更 高級的工作。
下麵是一些麻省理工畢業生分享的校園學習生活:
每次課後都留作業,下次上課交,有一周時間去做。題目不多,4-5道題,但每道題都跟一篇論文差不多。…我當時每周都要花4-5天時間寫作業。…大部分時間就用來寫作業了。盡管如此,每次作業做得還是一塌糊塗。因為這個兩個室友還說我跑偏了。不應該把大部分時間放在寫作業上,而應該放在泡實驗室,做實驗上。而我堅持現在學不好這些基礎理論,以後忙於做實驗,豈不是更捉襟見肘。 這門課還有個小活動,就是可以自願改作業,然後抵消掉一次作業(就是可以少寫一次作業,並且這次作業給滿分)。我就自願做了一次,需要找教授聊一聊改作業注意事項。結果該教授上來問了我一句: 你平時寫一次作業花多長時間? 我心想:如果說差不多一周會不會被認為智障? 眼珠一轉就說: 我每周大概花4-5天時間寫作業。下一秒教授用異常驚訝的目光掃射我:Really? That's interesting. Many students tell me one or two days they can finish the psets..我當時真想tama 找個地縫鑽進去,然後懺悔一萬年。。這門課的期末考也不理想,每每想起,心痛不已。我說這個故事,隻是說一下切身體會,不喜勿噴。個人感覺,這邊課認真學的話,都挺難的…
課程強度非常之大,堪比中國高中。MIT每個學期實際上課時間才12周,要在12周內學完一本辭海那麽厚的教科書內容,可想而知每節課是多麽濃縮。每節課都像一瓶酒精,我們回去後把它稀釋成一桶酒,然後再把這桶酒消化掉。每周除了上課之外的時間,基本上都在做Pset,寫Paper。
…名校累是累,但是如此多高手在一起激烈碰撞,必然會學到很多,也會有很多“有趣”的交流。例如你在食堂裏會聽到關於量子物理的激烈爭論,會在走廊的牆上發現各種科學塗鴉,你會發現自己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每天有很多新的發現,…
一些你感興趣的信息:
麻省理工的畢業率為91%, 每年從眾多的申請人隻錄取2000人,錄取率隻有8%,其中國際學生為約200名。每年錄取的中國大陸學生更是少得可憐,約5名學生,大多數能拿到Offer的幸運兒都是手握國際競賽大獎(例如IMO金牌)的大神。據悉迄至2023年12月18日,中國大陸共有三名高中畢業生收到麻省理工2024年入學通知。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 (2019). 麻省理工學院 鏈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A%BB%E7%9C%81%E7%90%86%E5%B7%A5%E5%AD%A6%E9%99%A2
匿名用戶. (2018). 在麻省理工學院(MIT)就讀是怎樣的體驗?知乎. 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291763/answer/433436399
上海育路. (2017). 學霸故事:剛被麻省理工錄取的她分享成長心得 鏈接 http://sh.yuloo.com/guojixuexiao/news/1705/153595.shtml
王碩. (2015). 在北美名校讀書是什麽體驗?身邊的同學到底有多聰明和勤奮?知乎. 鏈接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566706/answer/59899638
Guttag, J. (2003). CSAIL: A hotbed for innovation. News from the MIT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鏈接 https://eecs-newsletter.mit.edu/articles/2003-fall/csail-a-hotbed-for-innovation/
MIT Libraries. (2019). MIT History. 鏈接 https://libraries.mit.edu/mithistory/mit-facts/
McGrane, C. (2018). MIT President Rafael Reif believes that tech, science and students can change the world. 鏈接 https://www.geekwire.com/2018/mit-president-rafael-reif-believes-tech-science-students-can-change-world/
Research Laboratory of Electronics at MIT. (2005). History . 鏈接 http://www.rle.mit.edu/about/about_histor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