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的世界

這是國華對讀過的書, 看過的電視/電影, 聽過的音樂, 訪遊過的地方, 經曆過的事物, 和時事的感想或點評.
個人資料
國華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陸克文:避免美中開戰之道

(2022-04-21 12:55:38) 下一個

陸克文,英文名Kevin Rudd,曾先後兩次擔任澳大利亞政府總理(2007.12-2010.6;2013.6-2013.9 下圖 JACOBIN)。陸克文畢業於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中國研究專業(榮譽學士學位),講一口流利的普通話。他日前(4月7日)在《衛報》(The Guardian)撰文,呼籲美中間加深理解,避免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

伴隨烏克蘭出現的毀滅和死亡畫麵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美中之間爆發戰爭不再是不可想象。隨著中國大陸的發展,美強中弱的力量平衡在今後十年內可能逆變,陸克文認為兩國的戰略家對此都心知肚明。因此,對北京、華盛頓以及其他首都的決策者來說,這將是明爭暗鬥、險象環生的十年。如果兩大國找不到一種在不違背其核心利益的情況下共存的方式,世界將會目睹一場比烏克蘭正遭受的破壞大很多倍的戰爭。

陸克文指出,由於美中之間的力量平衡正在迅速變化,中國大陸領袖習近平在2014年底提出了從防禦姿態轉為一種更積極的國家戰略,以推動全世界的中國利益。作為回應,美國自2017年始也開始實施一項全新的中國戰略,即特朗普和拜登政府稱之為戰略競爭的新時代。兩國政策針尖對麥芒,增加了美中未來十年衝突的機會。有越來越多態度嚴謹的分析人士和評論員開始認為,美中間某種形式的危機、衝突甚至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顯然,這種想法非常危險。當這種不可避免的論調占據輿論主導地位時,兩國間的相互妖魔化加劇,敵對意識加深,國家政策也從預防戰爭轉向了備戰。1914年歐洲各國夢遊般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戰殷鑒不遠。

但陸克文提出了美中避戰的建議 -- 更好地理解另一方的戰略思維,並規劃一個雙方競爭性共存的世界。陸克文接著以他自己在中國大陸和美國的生活及工作經曆,支持他關於美中間可以和而不同的競爭性共存觀點。陸克文以他自己的經曆來證明即便道不同,仍可相為謀,那就是通過交流理解。

雖然對中國大陸持友好態度,陸克文對1958年大躍進導致的人民死亡,文化大革命對文化遺產的破壞,以及持續的侵犯人權行為,均直言不諱。如2008年他以澳大利亞總理身份首次訪問中國大陸時,在北京大學的中文公開演講中,提出中國大陸存在侵犯西藏人權的問題。陸克文說這是任何國家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中複雜現實的一部分,指出這一點並不妨礙與中國間的關係。同樣的,澳大利亞與美國互為盟友已經100多年了,積極支持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廢墟中建立的自由國際秩序。但陸克文指出澳大利亞與美國結盟並不意味著自動為每一項美國政策背書,如澳大利亞工黨(陸克文加入的政黨)就反對美國的越南戰爭和對伊拉克的入侵,也不會對美國社會中不斷惡化的經濟不平等感到滿意。

陸克文注意到美中兩國能取得的共識的領域越來越少,一方麵維係美中關係的基礎 -- 共同經濟利益、共同敵人前蘇聯、激進的伊斯蘭主義等已經或正在崩裂。另一方麵,人權、貿易、南海、台海、東海等潛在的摩擦點卻在不斷升溫。長此以往,兩國相互間的敵意就有惡化至兵戎相見之虞。對此,陸克文開出了藥方 – 相互交流以增進理解。

陸克文認為包括精英在內的大多數美國人不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運作方式,從而導致美國人對中國大陸這個新出現的全球領導地位競爭對手感到不確定和不信任。華盛頓不再相信中國大陸自稱的“和平崛起”,認為這種語言隻不過是一種外交伎倆。與此同時,美國看到的是中國大陸的咄咄逼人 -- 在南海填海造島、在印度洋建設海軍基地,以及對美國政府的網絡攻擊。北京呢,感覺華盛頓處處“遏製”中國崛起 – 持續增加對台軍售、開啟貿易大戰,祭出抑製中國大陸科技企業的黑名單、打著南海/台海/東海航行自由的口號實施軍事威懾,等。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哈佛大學政府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 下圖 THE REVIEW)基於對多個曆史案例的研究,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的概念 -- “當一個崛起的大國威脅要取代一個現有守成大國時,由此產生的結構性壓力就會導致暴力衝突,無一例外。”根據艾利森的研究,這種崛起與守成、進取與防護的動態發展過程更有利於崛起大國。因此守成大國有衝動和理由要阻止崛起大國的發展軌道,這樣戰爭就更有可能發生。艾利森“修昔底德陷阱”之說,無疑為美中競爭及可能的發展路徑提供了理論依據。

陸克文也的確在今天的美中關係中找到許多修昔底德陷阱的元素,並認為這些元素會演變成美中之間的冷戰2.0,例如,可破壞對方從石油管道、電網到空中交通控製係統等基礎設施,造成致命後果的黑客攻擊;中國大陸與台灣、菲律賓和日本間難以調和的矛盾,以及從到東海到南海的種種行徑,無一不在考驗美國對亞洲盟國的承諾和維護自由航行的決心。又如中國大陸稱其軍隊現代化和擴展,既是為可能的台灣衝突做好準備,亦是主權國家理所當然的發展權利。但在美國眼裏,中國大陸不斷擴張的陸、海、空軍和情報能力,使其兵力投射能力超出其沿海水域,橫跨印度洋,由此對美國在更廣泛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及其他地區的軍事優勢構成挑戰。此外,中國大陸與俄羅斯廣泛的軍事和海軍合作,包括在俄羅斯遠東、地中海和波羅的海舉行的陸上和海上聯合演習,也支持美國軍事思想家的結論,即中國大陸的目標已不僅僅是台灣。

陸克文認為習進平是自從毛澤東以來中國大陸最為強勢的領導人,影響滲透到黨和國家的各個層麵。在美國人眼中,習采用威權資本主義模式,將國有企業置於私營部門之上,加強黨對企業的控製。美國人現在認為中國大陸是一個修正主義威權國家,正試圖通過煽動民族主義和反美情緒,重構現存國際秩序,來建立一個更符合中國國家利益和價值觀的國際體係。陸克文指出,美國人認為習是在改變西太平洋的現狀,試圖在東半球建立一個中國勢力範圍。(下圖 AIR UNIVERSITY) 

當然,中國大陸並不這麽認為。陸克文說習堅持中國的政治經濟模式,堅信隻有中國大陸自己最清楚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而中、西方在應對新冠病毒流行中的表現,更增添了習的底氣,認為這印證了他“東升西降”的觀點。習理直氣壯地宣稱,中國軍隊的現代化改造是為了確保其包括台灣在內的領土主張。習認為中國大陸就像其它任何國家一樣,利用經濟促進本國的國家利益。對於改寫國際體係的規則和支持國際體係的多邊機構,習認為這正是二戰後獲勝的西方大國所作所為,中國大陸不過是有樣學樣而已。

陸克文努力從習的角度解析中國大陸的政策立場。他指出習對中國大陸最終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經濟體篤信不移。對習來說,沒有任何事物比台灣主權回歸北京更具中國大陸取代美國的象征意義了。但這個世界上卻有一個,且是唯一一個,能夠阻擋台灣回歸中國大陸的國家,那就是美國。於是,美國持續在中國共產黨/習的戰略思維中占據中心地位。那麽美中兩國領袖了解對手嗎?就中國大陸領導人來說,習本人對美國的了解既不乏第一手親身經曆,也愈來愈依賴第三者的間接經驗。20世紀80年代習曾訪問愛荷華州並在那兒呆了三天。上世紀90年代,擔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又兩度訪問美國。2006年5月,擔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第4次訪美。2012年2月,時任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第5次訪美,由當時的美國副總統喬·拜登陪同,對美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訪問。2013年6月,習近平以國家主席的名義第六次訪問美國。值得一提的是,習本人既不會說英語也不會讀英語。因此,他對美國的理解更多的是通過中國大陸官方的翻譯實現的。鑒於這些翻譯的政治立場和業務水準,習本人對美國的理解程度值得商榷。不過,習本人還有一個非常有價值、他完全可以信賴的了解美國渠道 – 他在哈佛大學完成本科學位的獨生女兒。

相比習對美國的直接/間接了解,包括現總統拜登在內的美國領導人對中國大陸的直接/間接經驗未免相形見絀 -- 沒有一位美國領導人能說會讀中文,所有人都依賴中間來源 – 翻譯。在陸克文看來,美國許多學者/戰略家出於種種原因對中國關於和平崛起或和平發展的想法要麽視而不見,要麽完全不予理睬。更有甚者,“許多美國學者/戰略家認為,與北京發生某種形式的武裝衝突或對抗是不可避免的 -- 除非中國大陸讓步,改變其戰略發展方向。”可在習當政下,難以想象北京可能作出任何這樣的改變。因此,在華盛頓看來,美中對抗不再是能否避免,而是何時以及在什麽情況下發生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這同樣是北京對美中關係的看法。 (下圖 Global Times) 

在美中日趨對抗這樣嚴峻的形勢下,陸克文呼籲,所有自認是美國和中國之友的人在道義上和實踐上都有義務認真思考本世紀國際關係中最難解決的問題:“如何在承認華盛頓和北京之間不斷變化的權力關係的同時,維護世界在過去四分之三個世紀中所獲得的和平與繁榮。” 陸克文指出需要為美中關係確定潛在的戰略通道,或護欄,以助於維護大國之間的和平,和自1945年以來支撐現存基於規則的國際關係和秩序。作為第一步,陸克文認為雙方必須注意對方如何解讀自己的行為、戰略語言、行動和外交信號將如何在對方的政治文化、製度和精英中得到解釋。陸克文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 聯合戰略框架:

1) 就對方如果無意中越過,可能會導致軍事升級的戰略紅線(例如台灣上空)導航原則和程序達成一致。

2) 共同確定雙方均接受的全麵戰略競爭新常態領域,如外交政策、經濟政策、技術發展(如半導體)。

3) 確定彼此認可和鼓勵的持續戰略合作領域(例如,在氣候變化方麵)。

陸克文知道這種聯合戰略框架是無法防止危機、衝突或戰爭,但卻可以降低其發生的機率,例如幫助管理在海上、空中或網絡空間發生意外事件時的升級或有助於使事件降溫。他以美蘇古巴導彈危機後達成的確保互不摧毀框架為例,證明今天美國和中國大陸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下圖 amazon) 

最後,陸克文提出了他的憧憬:世界各國不會被迫在北京和華盛頓之間做出二元選擇。“他們更喜歡一種全球秩序,在這種秩序中,每個國家,無論大小,都對其領土完整、政治主權和繁榮道路充滿信心。他們還希望世界的穩定得到一個運作良好的國際體係的支持,這個體係能夠應對我們這個時代的巨大全球挑戰,這是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單獨解決的。”

* 陸克文最新撰寫的名為《可避免的戰爭:美國和習近平中國之間災難性衝突的危險》(The Avoidable War: The Dangers of a Catastrophic Conflict between the US and Xi Jinping’s China)一書,專注於可能發生的美中之戰,及他建議的避戰之道。該書即將由公共事務出版社(Public Affairs)於4月28日在英國出版。

參考資料

Rudd, K. (2022). How to stop China and the US going to war. The Guardian. 鏈接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22/apr/07/how-to-stop-china-and-the-us-going-to-war

Wiki. (2022). Kevin Rudd. 鏈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evin_Rudd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llarry 回複 悄悄話 整天想避戰,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不得不戰。積極備戰不畏戰,或許還有可能避免一戰
美國老師 回複 悄悄話 滿嘴流利中文的政治家真會這麽想才怪
tina0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傻逼,真夠幼稚的
iask 回複 悄悄話 共產黨篤信"中美必有一戰", 因為這關係到誰是世界霸主。陸克文真能體會中共的鬥爭意識深入骨髓嗎?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不戰而屈人之兵,是我想起的一句話。個人認為,雖然雙方叫的歡,中美熱戰打不起來。當然,像目前俄烏戰爭那樣代理人戰爭,打一下,也無妨,因為雙方需要對各自的實力有個客觀的認識,對於以後的發展也有了更清楚的目標。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