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克雷奇美中高層對話已塵埃落定,各種分析精彩紛呈,本人也願貢獻自己的一點見解(throw in my 2 cents):
首先,正常的外交禮儀,應該是不論是主人/地主國還是客人/外國來訪者,在開場致辭時會務虛:談天文,說地理,講旅途等,而將“正題”留待閉門會議去處理。但此次正式會談前與媒體見麵時,雙方一改外交慣例,拋開禮節性寒暄,直截了當地抨擊對方,爭鋒相對、唇槍舌戰一幕,本人認為是演戲(下圖 THE CONVERSATION)。
那麽,為什麽雙方要“演”呢?因為雙方都有各自的觀眾訴求需要滿足,那些尖銳激烈的開場致辭,經過媒體的渲染放大後,其效果得以最大化,從而表現出各自的觀眾希望看到/聽到/讀到的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狠勁 - 布林肯和沙利文(下圖 FINANCIAL TIMES)是要讓美國國會兩黨議員們,美國民眾,以及美國的盟國看到/聽到/讀到,他們順應民意,對中采取了強硬姿態。就楊潔篪,以及王毅來說,他們對布、沙二人的回擊,身體力行地將大陸領導人“中國現在可以平視世界(實為美國)”的豪言壯語付諸實踐,也讓身懷強烈反美情緒的大陸民眾,以及部分反美國家/人民拍手稱快。
還有一點能更進一步說明雙方的演 – 不知你在觀看實況/錄像時有沒有注意到,楊潔篪漢語開場致辭後,大陸的王毅讓大陸譯員翻譯成英語。這時,楊潔篪(下圖 YouTube)問了一句:“要翻(譯)嗎?”別說布、沙二人不懂漢語,即便懂,也必須要翻譯對方的講話。比如,布林肯和沙利文的每一句話,都由美方譯員翻譯成漢語,雖然楊潔篪的英語流利自如。
既然兩國的立場如此對立,為什麽雙方仍然要會麵會談呢?筆者認為作為世界第一和第二大經濟體,尤其是相互間在經濟上有著千絲萬縷的緊密地聯係,兩國也有很多利益重疊的地方,以及需要且必須聯手共同解決的問題。兩國的領導人也非常清楚,談比不談好,一味的對立、爭鬥,就會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所以,在其後的閉門會談中,兩國代表拋開政治,開始觸及雙方關切的實質性議題,也取得了一些進展。這,可從雙方在會談結束後對媒體的公開談話中看到。如美國國務院發布的與會官員聲明(下圖1 U.S. Department of State)說:“…在伊朗、朝鮮、阿富汗、氣候問題上,我們(美、中)的利益交織在一起(On Iran, on North Korea, on Afghanistan, on climate, our interests intersect.)。”雖然一如既往,“我們當然知道在一些領域,包括中國在新疆的行動,香港、西藏、和越來越多的台灣,以及在網絡空間采取的行動,我們的觀點根本不同。(And we certainly know and knew going in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areas where we are fundamentally at odds, including China’s actions in Xinjiang, with regard to Hong Kong, Tibet, increasingly Taiwan, as well as actions that it’s taken in cyberspace.)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記者會上(下圖2 fmprc)的答記者問,也證實雙方既合作,也鬥爭的竟合關係,隻是更俱外交辭令, “中美雙方圍繞了各自的內外政策、中美關係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地區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長時間、建設性的溝通。對話 … 加深了相互理解。… 中方在涉及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等問題上闡明堅定立場,相信美方對此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主權和領土完整是重大原則問題,美方不要低估中方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不要低估中國人民維護民族尊嚴和正當權利的意誌。… 美方重申在台灣問題上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可以說,這次會談雙方既務虛,也務實,基本達到了既定目的 – 為各自國內的觀眾和國際盟友展示出一個他們期待的姿態,向談判對手表達自己的關切,在一些實質議題上確認合作。有遺憾嗎?當然: 大陸可能希望借此機會,將對話繼續下去,或者說是恢複以前的中美戰略對話。就會談結束後美方的表態來看,顯然中方想多了。那邊廂布林肯與沙利文預期要當頭一棒給大陸一個下馬威卻弄巧成拙 (back fire),反倒讓外交老手楊潔篪在全球聚光燈下,從道德製高點上給兩位“年輕的”外交/國安官員深深地上了一課。在某種程度上,大陸此次的開場白頗有點“風頭正勁”的感覺,也確實引起巨大反響。畢竟,在美國的國土上把美國給懟到牆角,現如今除了中國,舍我其誰(敢)?
無論如何, 安克雷奇看到美中兩國關係出現了一個新的基線:一個是更多的選擇性接觸,另一個是對中美接觸可能走向何方的預期降低。今後的美中關係會如何發展呢?必須承認,這主要取決於美國,這個建立在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最高的經濟總量,以及最多的西方盟國基礎上的唯一超級大國。美國和西方盟國對與大陸關係的政策走向,3月24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兼歐委會副主席博雷利(Josep Borrell)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會晤的聯合新聞稿(下圖 European Unio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已然指出:
美國與歐盟…承認一個共同的理解,即與中國的關係是多方麵的,包括合作、競爭和係統競爭。他們還決定繼續在對話框架下舉行高級官員和專家級會議,討論互惠等議題,包括經濟問題;複原力;人權;安全;多邊主義;以及與中國進行建設性接觸的領域,如氣候變化。 (They acknowledged a shared understanding that relations with China are multifaceted, comprising elements of cooperation, competition, and systemic rivalry. They also decided to continue meeting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dialogue at senior official and expert levels on topics such as reciprocity, including economic issues; resilience; human rights; security; multilateralism; and areas for constructive engagement with China, such as climate change.)
參考資料
第一財經.(2021). 外交部評中美高層戰略對話成果:對話及時有益,加深相互理解. 鏈接 https://www.yicai.com/brief/100994520.html
DW. (2021). Alaska talks: Is the US trying to turn China into a pariah? 鏈接 https://www.dw.com/en/alaska-talks-is-the-us-trying-to-turn-china-into-a-pariah/a-56927788
EEAS Press Team. (2021). United States: Joint press release on the meeting between High Representative/Vice-President Josep Borrell and the U.S. Secretary of State Antony Blinken. European Unio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s. 鏈接 https://eeas.europa.eu/headquarters/headquarters-homepage/95609/united-states-joint-press-release-meeting-between-high-representativevice-president-josep_en
Hofman, B. (2021). Commentary: After Alaska, age of selective engagement in US-China relations begins. CAN. 鏈接 https://www.channelnewsasia.com/news/commentary/us-china-meeting-alaska-anchorage-tensions-xi-blinken-biden-14451952
U.S. Department of State. (2021). Secretary Antony J. Blinken and National Security Advisor Jake Sullivan Statements to the Press. 鏈接 https://www.state.gov/secretary-antony-j-blinken-and-national-security-advisor-jake-sullivan-statements-to-the-press/
“老大、老二之間,和則兩利,鬥則兩傷,一定要鬥則殺敵一千,自傷八百!”
"對共產黨政權,不論是哪國的,
自由世界必須團結起來,幹就完了。"
自由世界必須團結起來,幹就完了。
能回答這一問題。 謝謝。
“回複 '國華P' 的評論 : 給歐盟聽也應該翻譯啊,楊為什麽覺的別翻譯了,說中文給誰聽?”
“有一個細節很多人忽略。大年三十拜登和習通話。第二天拜登親口告訴路透社記者:“Last night, I was in the phone for two straight hours with Xi Jinping.”
美國媒體評論,美國總統和其他國家元首會麵,麵對麵交談一般都不會超過1小時。足見這兩個人有多少話題要談,多麽願意彼此交流溝通。所以,阿拉斯加中美低一級別的會談,無論表麵上言語交鋒多麽激烈,閉門會談雙方還是要妥協,脫鉤不可能,完全翻臉也不可能。雙方可能互不喜歡,但仍然要麵對 - live with it, it's life.”
“中國本來這次來阿拉斯加就是個戰略上的失策。
既然會麵前的氣氛不對,臨時取消是對對方最厲害的打擊。不見是最大的表態。
來了就不容易掌握主動。試圖強硬的動作,往往容易掉入陷阱。
楊主任怒斥美利堅這出戲,最多是個戰術上的氣勢壓倒對方。
誰知道是不是布林肯老奸巨猾,賣個破綻,讓中國代表團來表演一番。觀眾是誰?歐盟。
歐盟各國看了,難道不要倒抽一口冷氣。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還有問題嗎?
楊主任一番慷慨激昂很容易,問題是搞不好已經上了美國人的當了。”
“或許兩國確實有一個默契,需要演戲給自己的國民看,自己政府是如何強硬。
問題是,對方的國民也把你的強硬態度看在眼裏,更加不忿。
中國沒有選舉製度,國民對自己政府對美國的政策滿意也好不滿意也好,沒有什麽發言權。大不了網上造些聲浪,國家要如何,也奈何不得。
美國不一樣,如果拜登政府麵對中國這樣的態度,不一直強硬下去,下麵的選舉並不遠,結果會如何,自己知道。
所以,即使是假戲,往往就是真做。如果一方真的以為雙方可以表麵對立背地裏協商,就離被坑不遠了。”
美國媒體評論,美國總統和其他國家元首會麵,麵對麵交談一般都不會超過1小時。足見這兩個人有多少話題要談,多麽願意彼此交流溝通。所以,阿拉斯加中美低一級別的會談,無論表麵上言語交鋒多麽激烈,閉門會談雙方還是要妥協,脫鉤不可能,完全翻臉也不可能。雙方可能互不喜歡,但仍然要麵對 - live with it, it's life.
既然會麵前的氣氛不對,臨時取消是對對方最厲害的打擊。不見是最大的表態。
來了就不容易掌握主動。試圖強硬的動作,往往容易掉入陷阱。
楊主任怒斥美利堅這出戲,最多是個戰術上的氣勢壓倒對方。
誰知道是不是布林肯老奸巨猾,賣個破綻,讓中國代表團來表演一番。觀眾是誰?歐盟。
歐盟各國看了,難道不要倒抽一口冷氣。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還有問題嗎?
楊主任一番慷慨激昂很容易,問題是搞不好已經上了美國人的當了。
或許兩國確實有一個默契,需要演戲給自己的國民看,自己政府是如何強硬。
問題是,對方的國民也把你的強硬態度看在眼裏,更加不忿。
中國沒有選舉製度,國民對自己政府對美國的政策滿意也好不滿意也好,沒有什麽發言權。大不了網上造些聲浪,國家要如何,也奈何不得。
美國不一樣,如果拜登政府麵對中國這樣的態度,不一直強硬下去,下麵的選舉並不遠,結果會如何,自己知道。
所以,即使是假戲,往往就是真做。如果一方真的以為雙方可以表麵對立背地裏協商,就離被坑不遠了。
“鐵哥們:我國現在在以外交部新聞司司長一一華春瑩為代表的丶以楊潔箎丶王毅領導下:我國在外交戰線展開全麵反擊和主動進攻:把美西方的挑釁全麵反擊,並展開進攻!尤其是華春瑩宣示:“我就是‘戰狼外交'的鏗鏘有力的聲音:響徹全世界!華春瑩《一戰成名》,揚我國成威!名揚天下!壯哉:我巾幗英雄!”
“納悶,老楊如果美國人聽,可以直接講英文痛罵?如果外交上不好講英文,要講中文,那也不能一口氣講完還說別翻譯了,那要講給誰聽呢?老楊一直給人溫文爾雅的感覺,這次真相全露,不知對錯。外交一貫不卑不亢的原則,有必要如此發飆嗎?”
“脫鉤最好,不用再吵”
“當帝國瓜民炒完泡麵,炒女翻譯的時候,美國已經在歐洲收獲了一個大瓜。戰狼的阿拉斯加表演也為美國的歐洲豐收幫了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