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華的世界

這是國華對讀過的書, 看過的電視/電影, 聽過的音樂, 訪遊過的地方, 經曆過的事物, 和時事的感想或點評.
個人資料
國華P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台積電的昨日, 今朝, 與展望(IV)忽隱忽現的兩座大山

(2020-06-25 08:16:59) 下一個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雖然有幾乎勢均力敵的三星,在後麵如緊追不舍,隨時都在尋覓彎道超車的機會,如GAAFET,Gate-All-Ground FET,或任何可能出現的顛覆性技術。這樣的公平競爭並不可怕。因為台積電也在不斷前行,甚至比三星更加努力。台積電人明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但是,未來台積電將要接受的考驗是如何跨越橫亙在前的兩座大山 (圖 Google Images) - 美國要收回全球半導體產業主導權的計劃,和中國大陸建立自主的半導體產業的決心。

眾所周知,美國掌握著半導體製造的核心技術,擁有關鍵半導體製造設備光刻機(ASML)長臂管轄的能力,以及左右台積電重大決策的股權。剛剛收到的消息,美國政府將資助擬投資12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建設的5nm製程的工廠。為了國家利益,美國可以在上世紀80年代以日本東芝售賣五軸機床給前蘇聯為由(圖 Google Images),讓當時風頭無兩的日本半導體企業徼械投降。同樣是為了國家利益,美國政府2013年在紐約肯尼迪機場逮捕了法國阿爾斯通全球副總裁皮耶魯齊(圖 Google Images),讓通用電氣順利拿下競爭對手阿爾斯通,以及阿爾斯通手握的大訂單。現在擁有比80年代更強大的政治,軍事,科技,和金融力量的美國,一旦決定要讓美國重執半導體製造之牛耳,從台積電,從三星,以及從世界任何國家吸引人才技術來再續自己半導體製造曾經的輝煌,應該比當年台積電從美國吸引人才技術發展自己的半導體製造,三星從台積電和美國吸引人才技術發展自己的半導體製造,要來的容易得多。當需要時,台積電是否必須為美國的國家利益作出重大讓步,乃至犧牲,那就是anyone’s guess了。畢竟,相較於美國在亞洲的基石的盟國日本,以及美國的最重要的盟國之一的法國,台灣的分量要輕不少。相應地,美國出手時的顧慮會很少,如果有顧慮的話。台灣有太多需要求助於美國的地方。

台積電必須要跨越的另一道坎,便是中國大陸正自主建設的半導體產業。因華為黑名單引發的高端芯片禁運,讓大陸加快了自主建設的半導體產業的步伐。過往的例子證明,但凡大陸決定以舉國之力去做一件事,那就會無往而不成,比如,原子彈核武器,航天衛星,量子通訊,以及竟然讓美國政府修改禁令的華為5G技術。台積電需要擔心的不是大陸生產出滿足自身需要的半導體高端芯片,而是大陸將半導體高端芯片做成白菜價,然後出口到世界。曾經美國人瞧不起亞洲人,日本人瞧不起台灣人,台灣人,香港人瞧不起大陸人。但日本人,台灣人,香港人,和大陸人都做出了讓老大心驚肉跳的成就,讓美國人重新認識了這些亞洲人。穀歌前總裁、現任五角大樓國防創新委員會主任的埃裏克·施密特(Eric Schmidt 圖 Google Images)在本月18日接受BBC廣播四台專題節目《新科技冷戰》訪問時指出,“在關鍵的研發創新方麵,中國人可以和西方同樣優秀,甚至可能更優秀。”所以,台積電千萬不要小覷大陸的半導體產業。擁有世界上兩個最大市場之一的中國已經追趕至7nm了,一不小心她就可能彎道超車的。

台積電需要具有新思維的領導,在新的形勢下做出像當年張忠謀那樣的高瞻遠矚的決策,讓台積電能遊刃有餘地遊走於中美兩個對其未來發展至關重要的大國之間,繼續笑傲江湖。

(全文結束)

參考資料

Corera, G. (2020). Eric Schmidt: Huawei has engaged in unacceptable practices.  BBC News. 鏈接 https://www.bbc.com/news/technology-5308011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6)
評論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大陸很多技術是外國的,
據說1961年爆炸的原子彈是赫魯曉夫給的樣品;
衛星也是俄羅斯的技術;
絕大多數軍工技術來自俄羅斯,
西方的拿不到沒辦法。
還有潛艇的淨音技術,
基本上沒有原創。
你可能沒在國內搞過課題,
都是領導放在第一排位,
名利都拿走了。
你願意當墊腳石嗎?
兵團農工 回複 悄悄話 現在YOUtube 上看 台灣的五七新聞關鍵時刻,
一個多月來天天講台積電如何如何。
你的資料是準確的,但是台積電有很好的產業群聚,
在美國很難複製。張忠謀每次從國外拿回軟件、硬件,
都會跟台灣廠商說,你要做的比它好便宜,我就用你的。
這樣培養出來一大批配套廠商。
台積電拖拖拉拉猶豫不決去美國,
一是成本太高,比如蓋廠房的成本是台灣的6倍;
二是一些配套廠商說不去,盡管美國給了很多優惠條件,
比如一去就發綠卡;
三是怕美國工會,沒人肯加班,關鍵時刻需要加班。
台積電,ASML 的主要投資人都是美國人。
國華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湯姆爺爺' 的評論 : “大陸10年內沒戲,設計需要軟件,生產需要光刻機,還不包括腐蝕液,紫外線控製,鏡片........。差太多了!隻有一樣不差,吹牛,忽悠。說什麽7nm已經量產,真的不知還有羞恥二字!” 不知到10年時間是否夠。如果大陸能在10年就搞定的話,會非常了不起。因為屆時出現的是一個獨立於美國的,完整的供應鏈。即便現在美國都還做不到。像福山這樣的知名政治學家,以及美國很多輿論都注意到的那樣,大陸政府的行動能力是非常強的。千萬別輕視大陸,犯當年IBM和英特爾輕視台積電的同樣錯誤。
湯姆爺爺 回複 悄悄話 大陸根本不缺人才,隻缺製度。我等是最好的例證,不是嗎?
湯姆爺爺 回複 悄悄話 大陸10年內沒戲,設計需要軟件,生產需要光刻機,還不包括腐蝕液,紫外線控製,鏡片........。差太多了!隻有一樣不差,吹牛,忽悠。說什麽7nm已經量產,真的不知還有羞恥二字!
國華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andomspot' 的評論 : 讚成。必須靠自己。
randomspot 回複 悄悄話 大陸搞芯片是早晚都事。 封鎖到底是加速這個過程,還是減速這個過程, 不好說。 應該取決於大陸自己市場經濟是否搞得好。
國華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半島人' 的評論 : 謝謝你。說得很好。“但美國的半導體工業並沒有壯大,而是給台積電和三星有機會出頭。美國的GE也沒有越來越好,現在快要破產了。美國的製造業越來越走下坡是不爭的事實。美國政府或許可以稍微延緩這個趨勢,但無法逆轉。” 我覺得如果美國要玩真的,還是很有可能把頭把交椅奪回來的。最尖端的製造業還是在美國 - 宇航,核潛,航母,導彈,數字機床。美國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半導體市場。還有一個美國獨有優勢 - 世界的銀行。美元可以隨意印。
半島人 回複 悄悄話 誠信
但對大陸, 你顯然完全缺乏了解。 。。。
所以, “台積電必須要跨越的另一道坎,便是中國大陸正自主建設的半導體產業。” 其實不存在。
------
以前大陸芯片也最大的障礙是國外芯片的供應,因為廠家一旦用上某個國外芯片,即使國內有了替代也不會用,造成國內芯片廠商的銷售總是上不去。現在這個障礙沒有了,隻要有國內的替代,一定會使用,所以國內芯片廠商的日子比以前好太多了。
一旦產品有了銷路,再一點點改進,芯片工業就是這樣搞上去的。
半島人 回複 悄悄話 國華P 發表評論於 2020-06-25 10:40:54
回複 '半島人' 的評論 : 與美國有相當差距的中國都能吸引到包括梁孟鬆,蔣尚義在內的多達3000名芯片人才,以美國的吸引力,相信招攬相關一流人才還是不難的。
---------
吸引一流人才是一回事,把事情做到極致是另一回事。回顧曆史,家電,汽車,芯片,電腦,都是美國領先然後衰弱,被別的國家替代,因為效率和成本無法和別人競爭。如果芯片大佬Intel都拿不出10納米的產品,而台積電和三星已經出產5納米,那是因為Intel沒有人才?
台積電可以在美國設立5納米的工廠,如果一切都按美國設想的實施,最終產品出來也不會比台灣的更有競爭力。隻是從國安角度,美國需要有本土的工廠,萬一台灣被中國控製,美國還可以有自己的工廠。但指望美國工廠更有競爭力可能是不現實的。
國華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誠信' 的評論 : 謝謝你的回複。我承認對大陸不很熟悉,畢竟離開20多年了。但就半導體業來說,大陸目前麵臨美國的禁令必須要發展自己的供應鏈 - 沒有選擇。客觀的講,近年來大陸的幾項舉國一致項目 均獲得成功。考慮到大陸已有的基礎,及人才,市場,和資金,生存下去並追趕上去領頭羊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等是完全可能的 - 除非另辟蹊徑,半導體發展正逼進極限。也就是說,台積電,三星的前進步伐相應在減慢,給追趕者以趕超的機會。我覺得美國人的危機觀念值得學習 - 總是將對手的最大潛能視為真實的能力,並預先準備好應對措施。明白說服不了你,但非常高興有這樣的討論。它使我更認真和客觀地去看待事物,以及不同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謝謝。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係列文章, 非常好的介紹了這個公司的情況。

但對大陸, 你顯然完全缺乏了解。 現實是, 大陸所有的國家決策 100% 完全是“根本是不經過專家論證,僅由領袖頭腦發熱的決策”。 在大陸, “專家論證”的結論 是完全由“領袖決策” 決定的! 很遺憾!很可悲!

所以, “台積電必須要跨越的另一道坎,便是中國大陸正自主建設的半導體產業。” 其實不存在。

國華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四季如冬' 的評論 : 最好就事論事。不希望閑情逸致之地兒變為你爭我鬥的場所。
國華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誠信' 的評論 : 首先必須承認,本博文並非十全十美,有可以精煉的空間。但不敢苟同你“絕大多數以潰敗告終”的結論。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失敗的機率,如美國的航天飛機,SpaceX的火箭發射。 我不知道“深翻土地”是什麽。但我知道“全民煉鋼”, “畝產萬斤”根本是不經過專家論證,僅由領袖頭腦發熱的決策。至於“而少數成功的, 是因為恰好擁有身懷該項技術的,國外培養的高級人才, 象“原子彈核武器,航天衛星,量子通訊”,則表明當今中國的(技術)政策正確,走世界通行的人才路線,就像當年台積電主要人才來自美國一樣。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美國的高科技人才來自全世界,包括大陸,印度,台灣,歐洲。SpaceX的老板馬斯克即係加拿大/南非籍,Google/Alphabet CEO 皮采(Pichai)和微軟CEO納德拉(Satya Nadella)均原籍印度。 其實高科技也是人搞出來的,包括很多亞洲人。持之以恒的投入資金和人才,加以敏銳的觀察力,成功的機率會大增。想想台積電,最初也是從英特爾拿落後兩代的技術,也有競爭對手指控剽竊偷盜。但是,張忠謀和他主要來自美國的工程師們鄙視流言蜚語,對自己事業充滿信心,敏銳抓住了銅製程製造和濕法光刻技術兩次機會,鹹魚翻身,一躍成為行業龍頭。當新的顛覆行技術出現時,同樣的彎道超車還會發生。屆時,它可能再次發生於台積電,也可能發生在其它比台積電更hungary的公司。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企業的。
四季如冬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共產黨的前途和蘇聯共產黨一樣 ------- 滅亡。

所以台積電遠離共產黨才是正確的。
誠信 回複 悄悄話 "大陸決定以舉國之力去做一件事,那就會無往而不成"

非常錯誤!

大陸決定以舉國之力去做的事, 絕大多數以潰敗告終, 最著名的是 “深翻土地”, “全民煉鋼”, “畝產萬斤”等等。

而少數成功的, 是因為恰好擁有身懷該項技術的,國外培養的高級人才, 象“原子彈核武器,航天衛星,量子通訊”。

文章邏輯上有很多漏洞。
國華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unset_beach' 的評論 : 謝謝你的準確分析。
Sunset_beach 回複 悄悄話 1. 中國大陸擁有占58%的全球半導體消費市場,發展芯片產業,貼近市場是最大最獨特的優勢。

2. 很多年前開始,美國的芯片需要$25美元以上才能賺錢,台灣芯片需要$15美元以上才能賺錢,而大陸的芯片隻需要$10美元以上就能賺錢。這是整個供應鏈的成本決定的。政府改不了。

3.台積電有很好的產業群聚,在美國很難複製,而大陸容易整合/融入台積電的產業群。我以前在英特爾的大部分台灣同事都回台灣了,以台灣芯片產業的薪酬,美國的工資沒有多少吸引力。

4. SMIC有很大的潛力,但歐美禁運製裁是個大問題,需要小心對應,同時奮力建立自己的上下遊供應鏈。

5.好在中外的科技產業融合太大太複雜了,歐美不可能限製太嚴格。

國華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田間地壟' 的評論 : 謝謝。其實美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也被英國指控偷竊英國技術。更早,不是歐洲從中國“偷”走了造紙,指南針,瓷器技術嗎?不會中國“偷”美國都沒有的5G技術吧?人類發展就是不斷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田間地壟 回複 悄悄話 請閣下說說這些年(78年以來),中國科技界除了跟在美歐後麵模仿或偷竊之外,到底發明了什麽領先世界的新技術,新科技或新概念?
國華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truth101' 的評論 : 謝謝鼓勵。確實,美國在相當多的領域遠走在中國前麵。但如果追溯回去,極紫光刻機的開發時間也不長,且有當時名不見經傳的ASML主導。說明技術路線正確,堅持不懈,彎道超車是可能的。剛讀了一篇美蘇五,六十年代爭霸期間,美國是如何在半導體及航天工業從落後到反超前蘇聯的 - 政府主導及持續資金投入。我在早些時候發的一篇名為“由聖塔克拉拉穀到矽穀的曆程”博文中曾寫道,為了趕超前蘇聯的宇航技術,當時的美國是以舉國之力,投入與前蘇聯的競爭的。“艾森豪威爾政府和美國國會增加了投向航天和導彈研發的撥款,並成立了NASA(國家航空航天局)和DARPA(高級研究計劃局),以便管理和引導相關的研發。 而二戰後美國國民總產值的爆炸式增長,讓政府得以向軍方投入巨量資金,而不用考慮這些資金的用途。於是,來自NASA、DARPA、和國防部其它下屬機構的研發資金源源不斷地流向聖塔克拉拉穀區內的帕洛·阿爾托 (Palo Alto)、山景城(Mountain View)、桑尼代爾(Sunnydale)、和庫比蒂諾(Cupertino)等地的科技公司。”正是這些公司的發明創造,奠定了今日美國的科技霸權。畢竟,當今的半導體技術也就幾十年的曆史,且很多技術追趕者不用從頭做起。以當今中國的資金,人才,技術,和市場,趕上前沿技術是完全可能的。因為越往前走,需要突破的東西就越多,所需時間就越長。
truth101 回複 悄悄話 博主文章不錯!

舉國之力,是幹成了些事,不過都是在別人的基礎上幹的,沒有什麽原創. 而且很多技術沒有商業化,遠不如美國的軍工和航天技術的商業化或民用化(互聯網,GPS等等),良性互動,回饋社會.
原子彈核武器,航天衛星: 蘇聯的設計,後期外加一點美國的技術.
量子通訊: 騙錢的項目. 毫無實用價值.
華為5G技術: 其5G核心專利隻在世界排3 或 4 的位置. 其最重要的貢獻是推廣受美國教育的土耳其教授Erdal Arikan的極化碼.
半導體如果沒有高檔光刻機,其它精密機械,高純原材料,高純化學材料,很難起來.投幾千億美元,又沒有市場,很難良性發展.最終可能如美蘇軍備競賽......
老美盯著中芯呢,如其敢違規,可能直接搞死

國華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wangmsn' 的評論 : 謝謝,你說得對。確實,成功與否不僅僅是取決資金和技術。想要指出的是,還有一個可能最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政治。二戰後,凡事占隊美國的,都發展起來了,包括戰敗國日本和德國。
gwangmsn 回複 悄悄話 如果思惟老從技術層麵考慮的話永遠追不過台積電,台積電的成功是商業的成功.日本半導體在上世紀九零年代世執界牛耳.為何敗給台積電,不是技術和資金而是商業失敗,張忠謀乃奇才
國華P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半島人' 的評論 : 謝謝你指出。但美國人人顯然不想要在同一條溝裏第二次翻船。否則,美國政府不會要出資120億亞利桑那州5nm廠,即便當它量產時已經不再頂尖。在電子及半導體業,美國仍有世界一流人才,隻是在工藝上落下了。以美國的吸引力,招攬相關一流人才還是不難的。與美國有相當差距的中國都能吸引到包括梁孟鬆,蔣尚義在內的多達3000名芯片人才,以美國的吸引力,相信招攬相關一流人才還是不難的。當美國具備相當實力後,以技術或別的方式拿下主要競爭對手,是有例可循的。
半島人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可以在上世紀80年代以日本東芝售賣五軸機床給前蘇聯為由(圖 Google Images),讓當時風頭無兩的日本半導體企業徼械投降。同樣是為了國家利益,美國政府2013年在紐約肯尼迪機場逮捕了法國阿爾斯通全球副總裁皮耶魯齊(圖 Google Images),讓通用電氣順利拿下競爭對手阿爾斯通,以及阿爾斯通手握的大訂單。”
-----
但美國的半導體工業並沒有壯大,而是給台積電和三星有機會出頭。美國的GE也沒有越來越好,現在快要破產了。美國的製造業越來越走下坡是不爭的事實。美國政府或許可以稍微延緩這個趨勢,但無法逆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