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裏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裏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裏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裏
個人資料
正文

【他鄉明月|生活】第127期 春節尾聲之中文學生的聚會

(2024-03-10 16:28:30) 下一個

【他鄉明月|生活】第127期 春節尾聲之中文學生的聚會

嗨,聽到我聲音的親人和朋友,你好嗎?我是三小姐曉鸝。

 

這一轉眼就到了三月,年也算是過完了。大華府地區慶祝春節的活動,陸陸續續進行了有兩個月吧?上個周末的元宵廟會和元宵晚會算是最後的收尾。那在這些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裏,我自己基本上是個看客,屬於湊熱鬧的那批人。不過,也有那麽一個兩個活動我是會參與的,其中一年一度給我學生的春節聚會,就在我家舉行,算是一個固定節目了。

 

其實吧,最開始在這個學校教書的時候,我並沒有想過說每年都把學中文的學生聚在一起過春節。第一次的時候是一個偶然。那時候我剛換工作到這個學校,學校的亞裔學生社團想找個地方舉辦一個慶祝春節的活動。我那年不剛換到這個學校麽,想著亞裔學生社團的活動,又是為了慶祝春節,我這個中文老師當然是義不容辭啊!所以就主動提出在我家辦。當時,那個亞裔學生社團裏有幾個學中文的學生,然後在課堂上說起這事的時候,其它同學聽了就特別羨慕,然後爭著問說:王老師,我們可不可以去呀?我們也想去。我心想:俗話說湊席好待客,一隻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反正該準備的吃食、水果、飲料都要準備,大不了每樣東西多準備一點,也就是多幾雙筷子幾隻碗的事兒。所以,我就也就邀請了所有學中文的學生。那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我記不得最後來了多少人,三四十個人總會有的吧?反正那是這麽些年人數最多的一次。

 

到了第二年春節,前一年因為有事沒能參加聚會的學生就一個勁地問我,說王老師今年再辦一次聚會吧?我們也想去我家玩兒。我想了想也是,公平一點麽。再加上我孩子也想請她的好朋友來家裏過年,就又辦了一次。然後就這樣,每年春節在我家辦一個私人聚會的傳統就保留了下來,不過就僅限於是學中文的學生,頂多就額外再加幾個孩子的好朋友。當然這幾年疫情我都沒有辦,今年算是疫情後第一次。那今年的聚會就是在剛剛過去的周六晚上。

 

春節聚會,包餃子當然是少不了的活動。第一次的時候我還遵循中國的傳統,請客麽就是主家準備好一切,客人來吃就可以了。所以,所有的飯菜、飲料、水果什麽的,都是我一個人準備,學生想帶東西就帶不想帶就不帶。而且,當時我還想讓學生體驗一下中國文化,親自動手做飯。唉,想起來我真是太沒經驗了!我家一共隻有四個灶,還兩大兩小。學生自己做飯就得花很長時間,別的不說,從頭開始學包餃子就特別麻煩。因為從洗菜、切菜、拌餡兒、到包都是讓學生自己來的,餃子皮也是我現擀的。所以,那一次從開始準備到吃到肚子裏的時候,大家都已經餓得饑腸轆轆的了。這樣辦了一次之後我發現不行。首先,先不說我一個人提前準備二三十個人吃的東西真的是太辛苦了,光是擀餃子皮都能累死人。再說,學生在他們自己家也很少做飯,又是第一次包餃子,和餡兒的菜切的那叫一個豪放,還把水淋得整個廚房都濕乎乎的,包的時候餃子餡掉得到處都是。而且,這點事你知道也隻用得上幾個學生,人多了廚房也裝不下。所以,大多數學生就晃來晃去無所事事。我一邊得指導學生切菜,一邊兒還得招呼其它學生,忙得團團轉。好不容易切好了菜,用鹽殺了水,開始拌餡兒的時候才發現,學生吃的口味不一樣!什麽意思呢?意思就是說,因為宗教、過敏、或者個人習慣等等原因,有的學生不吃豬肉,有的學生不吃牛肉,有的學生不吃雞肉,有的學生不能吃海鮮,還有的學生隻吃素,是那種連雞蛋都不能吃的素。哎呦,我一聽頭就大了。幸好提前準備了其它吃的東西,要是真的光靠吃餃子,那大家就都得餓肚子。

 

後來我就學乖了,春節聚會就用美國人的方式。老美聚會有一個詞叫Potluck,中文翻譯成“百樂餐”,其實就是百家飯的意思。具體方法就是參加聚會的每個人都會帶一些吃的東西來,最後吃不完的東西也各自帶一些回去,不至於給主人家留太多剩飯。至於帶什麽,大多數人會提前在網上讓大家填個表,主食都是什麽是誰帶,誰帶飲料,誰帶水果,誰帶甜點,誰帶點心什麽的。這樣一來,你看就主人不用太辛苦,客人也可以帶自己喜歡的東西和大家分享,不至於因為主人家沒有準備,就找不到自己能吃的東西。而且大家帶的東西也不會太重樣,就又簡單又省事。不過,雖然學生會帶一些吃的來,但主要的東西我還是會提前準備或者現做的,比如包子、油條、各種餅、春卷、壽司、炒米飯、涼拌麵、烤排骨、烤雞翅膀、涼拌菜、沙拉什麽的,水果和飲料也會提前準備好。真正需要學生動手的就隻剩下包餃子了。不過,我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讓學生從頭開始,而是提前和好陷兒,餃子皮也是買現成的,學生聚在一起包一下就完了。這樣一來,想包的人都可以參與,餃子也很快就包好能下鍋了。

 

說實話,每次聚會上的餃子真的就是個意思,為的是讓學生體驗一下中國新年的氣氛。因為,你知道美國過敏的人多,所以好多中國的調料我都不敢放,誰也不知道裏麵會不會有什麽引起過敏的成分,所以就隻放點鹽和胡椒。餃子餡除了分成牛肉、豬肉、和素菜餡兒的,菜也隻敢放白菜、芹菜這樣味道淡一點的,韭菜、茴香什麽的就都不敢用,怕味道太衝。你想,這樣的餃子味道就很淡。 賣相就更不用說了,學生基本上都沒包過餃子,屬於現學現賣,別說包出好看的樣子,光是讓她們把皮兒捏住就不錯了。實際上,好多餃子都沒捏住,露著個小口子;要麽就是餡兒放多了,從那縫兒裏擠了出來;要麽隻包了一點點餡兒,整個餃子是扁扁的,站都站不住,就隻能躺著,一煮就像個大麵片兒;要麽包得那個奇形怪狀的,什麽方的、圓的、扁的、三角的都有。幸好在她們自己包自己吃,誰也別嫌棄誰。所以,包餃子的活動主打一個參與和體驗春節的文化。學生們男男女女圍成一圈兒,你教我我教你,你笑我包得奇形怪狀,我誇你第一次就能捏住口,大家一起說說笑笑聊聊天才是最主要的,吃倒在其次了。再說,餃子也隻是主食的一種,好不好吃無所謂,反正還有其它的。最主要就是讓她們親身感受一下過年的時候,中國人一家人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包餃子的那個氛圍。今年我還讓她們包了幾個紅棗,告訴她們說,誰吃到了誰就會有好運。你還別說,吃到紅棗的學生還真挺開心的,得意洋洋地給旁邊的人炫耀。特別可樂。

 

在我們家的這個春節聚會,雖然每年都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來,但每次二十個左右的人總會有。所以吃飯就不能坐在餐桌邊上了——地方不夠坐不下!所以,我一般會把所有的菜,不管是我準備的還是學生帶來的,都放在大餐桌上,甜點和飲料單獨放在邊兒上的小桌子上。大家就像吃自助餐一樣,排成隊,各人拿各人喜歡吃的東西,然後就隨便找地方坐。大多數的時候,學生都會集中在客廳邊吃邊看電影。對,每次春節聚會都會看她們看電影。我記得以前給她們看過動畫片《大魚海棠》《大聖歸來》《功夫熊貓》什麽的。今年給她們看了《送你一朵小紅花》。說到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小插曲。前兩天學生學到生詞“送禮物”,我不知道為什麽就突然就想到了《送你一朵小紅花》這首歌,可能是因為“送”這個字吧。所以,我就在課堂上給她們現找現聽。我順便給她們大概介紹了一下,說這是同名電影的主題曲,講兩個得了癌症的年輕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學生就特好奇,問我能不能看電影。可是那部電影超過了兩個小時,在課堂上是不可能看的。正好就放在了這個聚會上。

 

那天看完了電影,特別好玩兒。有一個學生邊抹眼淚邊問我:為什麽中國的電影都是悲劇?我愣了一下,下意識地就否認說:沒有啊,有很多很開心的喜劇片啊!那個學生接著說:反正我看過的幾部中國電影都是悲劇。我心想,她看過的還不都是我給她們看的嗎?我心裏琢磨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還真是的!你看,我給她們看過講中國珍惜動物的電影《誕生在中國》,電影裏的那隻勇敢的雪豹媽媽最後死了;給她們看過講高中生初戀的《我的少女時代》,男女主角最後沒能在一起;看過動畫片《大魚海棠》,裏麵愛著女主角的男生死了。看過《山楂樹之戀》,男主角死了。今兒這部《送你一朵小紅花》,女主角又死了。還真都挺悲傷的。難怪她們有這樣的印象。其實,我還真不是有意挑選悲劇給她們看的。主要是中國的電影,一來適合美國高中生看的就不多,二來很多電影都沒有英文字幕,她們看不懂。就沒想到挑的這幾部電影這麽湊巧,都是悲劇。所以,一想到這兒,我趕緊給她們承諾,下次一定給她們看一部喜劇片。哎呀,想想賈玲的《麻辣滾燙》說不定挺合她們胃口的,有機會可以給她們看看。對了,如果你知道好的適合給高中生看的有英文字幕的中國的喜劇片,記得推薦給我呀!

 

因為每年家裏都會有春節的聚會,所以我家也每年都會簡單地布置一下。門口掛一對燈籠,窗戶上貼上大紅的窗花和福字,家裏還有一些雜七雜八的裝飾品。一來我們自個兒看著開心,二來也是給學生看的,讓她們切身體會一下中國文化。所以,晚上學生走的時候,我送她們到門口,看她們上了自己家的車才進來。回頭的時候,剛巧看到廊簷下的燈籠隨風晃動著,金色的流蘇搖搖擺擺,就像一隻手輕輕地撫摸著我,讓人忍不住想笑。雖然每次辦聚會都要忙一整天,但是看著學生和家長的笑容,我也很開心。說實話在異國他鄉,有人願意和我一起慶祝春節,多好啊!對吧?

 

好,說到這兒,這期學生來我家慶祝春節的聚會的節目就說到這裏吧。這個星期你是不是已經上班了?是不是還保留著春節的好心情?你看春天已經到了,路邊早春的花也開了,一切都是那麽的欣欣向榮。嗯,所以還是要謝謝你的支持、聆聽、和陪伴。生活又踏上了新的軌跡,咱們也下期節目再見。拜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