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明月|心情】2023/03/05 三年繡一副《清明上河圖》:疫情下的美好
嗨,聽到我聲音的親人和朋友,你好嗎?我是三小姐曉鸝。
今兒這期節目,是一期我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凡爾賽節目,誇誇自己在疫情三年期間所做的事。我要先嘚瑟一下,因為我的《清明上河圖》繡完啦!有圖有真相,我拍了全圖也拍了局部圖放在文稿裏,不信你去看呀!不過,我繡的不是全長五米多的整畫,全圖那麽長,就算我能繡完,家裏也沒有地方掛呀!我繡的隻是兩米左右的最熱鬧的《拱橋》部分。這也很難了。除了中間一小綹河水留白,其他地方都是滿繡。而且,隻有一點點河岸和河水是半針繡,別的都是全針繡。再說,房屋、舟船、橋梁都得勾邊,光繡線的顏色就有五十多種!是我這麽多年繡的最複雜的一副畫了。別的不說,千針萬線那是肯定的!
說起來,這幅畫也算得上是最近這幾年特殊曆史時期的見證了。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繡這幅畫的起因就是兩三年前新冠爆發,全球隔離,那時候我也被迫在家上班,哪哪兒都去不了。剛開始,新冠病毒橫掃全球,所有的人都處在恐慌不安中。就算我們足不出戶,但看著網絡上各種真真假假的信息滿天飛,鬧的人心惶惶。怎麽才能讓自己在那種紛亂不安的情況下的安穩下來,找點事打發時間,不至於陷於焦慮和恐慌之中呢?繡花就是我的選擇之一。
現在回頭看疫情這三年,除了正常的工作和日常的鍛煉,我還做了幾件事:第一,錄了一套被譽為是“昆蟲世界的荷馬史詩”的,世界上最著名的昆蟲學家之一的法國的法布爾的全本十卷幾百章的《昆蟲記》。那套書我花了整整三百天,每天更新,每個節目不但寫了內容摘要,還寫了很幽默的小劇場。我把它單獨放了一個專輯,你要是對自然和昆蟲有興趣,可以去聽聽看。節目裏的背景鳥鳴是我在自己家窗口錄的,因為那時候已經不能外出了。第二件事是老爸離世後,把他的詩文集《隨感錄》裏的散文錄出來,也單獨做成了一個專輯。這個專輯,是為了懷念老爸,也是為了讓自己熬過最難過最痛苦的那段日子。第三件事是開始做播客,就是現在這個專輯《他鄉明月》。我做播客的初衷,主要還是因為疫情,當時回國成了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不得已,我開始用聲音記錄自己的生活,給家人報平安。當然也是因為喜歡播音,想和更多的人交流美國的真實生活。第四件事,就是繡這幅《清明上河圖》。
我這個人沒有多少藝術細胞。對於國畫,我基本上體會不到山水畫的意境,也不能欣賞到古代仕女圖“柔若無骨”的美。你知道嗎?每次給學生上課,講到中國畫的時候,書本裏會介紹鄭板橋、張大千、徐悲鴻,我當然會給她們看相關畫家的視頻,但介紹國畫基本知識的時候,我更喜歡用《清明上河圖》來做代表。
你知道,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原畫寬兩尺五,長五米三左右,是北宋現實生活的真實寫照,把當時汴京(也就是現在的開封市)的自然山水和世俗生活集中在一起,畫中有大量的山、水、樹、木、道路等自然景觀,也有城郭、碼頭、橋梁、宮殿、官署、民居、客舍、茅屋、茶坊、酒肆、腳店、肉鋪、廟宇、公廨、商鋪、藥店等建築幾十棟,還有商船、扁舟、人力車、軟轎、騾、馬、驢、牛、駱駝等運輸工具上百個,更有遊客、居民、鄉紳、商賈、小販、豪客、僧人、士兵、乞丐等各行各業、形形色色的人物五百多個,而且這些人無論女人、小夥子、老頭、還是小孩兒都神情各異,活靈活現。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中國典型的散點透視,按照時間畫的一副長卷,和西方的油畫截然不同。
我家這幅《清明上河圖》的繡品其實很久以前就買了,我一直嫌它麻煩,懶得做,就一直在壓箱底。所以,在疫情開始後,我決定繡這幅畫,反正也出不去,有的是時間。我還記得第一種顏色我用了草黃色,繡遠景裏的草場。然後,慢慢地,我養成了一個新習慣:每天吃完飯以後繡一會兒花,至少一根線。按我的速度,繡完一根線也就十幾分鍾。忙了就放著,閑了就多繡幾針。你知道,繡花是機械運動,不費腦子不費體力,是混時間特別好的一種辦法。而且,對我自己而言,繡花也是一個愛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讓自己放鬆平靜下來的方式。
就這樣,我有一搭沒一搭地繡,反正也不趕時間。從20年5月開始,到23年情人節,前前後後花了兩年半,終於繡完了這幅畫。現在回頭看看還挺感慨的。你看,煎熬了好幾年,疫情終於過去了,這幅巨大的繡品也在不知不覺完成了。我敢肯定,以後隻要我看到這幅畫,或者想起這幅畫,都會想到這三年的疫情。想到在哪裏都不能去的那些日子裏,我安安靜靜地繡著這幅圖。都會給沉重的記憶添上一點明亮和美好的色彩。
不過,這幅畫繡起來是真挺複雜的。記得有一天,我老公站在我身後看。當時我正在繡一片灰色的屋頂。旁邊有兩棵大樹。他瞅了一會兒,問:“是不是樹最難繡?”
樹是不好繡。我繡的這一段有四十來棵樹,每棵樹五六種顏色,它為了表現樹葉的明暗和層次,各種顏色互相交叉糾纏,扭來扭去的,很複雜。
不過當時我對他搖頭,說:“最難繡的是人啊!”
這幅圖有三百多個人要繡,不光人,還有各個人手中的拿的、肩上挑的貨物、抬的轎子,甚至包括騎的驢和馬什麽的。一個人總共不到半寸長,還要分出頭、臉、上身、腰、胳膊和雙腿!每種顏色隻有幾針,最麻煩的是臉,隻有一針。一針!繡臉的那種線,全浪費在背麵從這張臉扯到那張臉之間的走線了!要不然,就得每張臉都在背後壓兩截線頭,剛起針就收針!三百多個人,簡直了!
我老公一聽我解釋就笑了,說:“一針的臉,還不如沒有!”
我也笑:“總共不到半寸的人,難道你還想讓我繡出櫻桃小嘴柳葉眉?就算一針也得繡,那可是臉啊。沒臉還是人嗎!”
其實,繡到最後才發現,最難的不是樹也不是人,而是勾邊。對,因為勾邊把平麵的畫變得立體起來,要是邊勾得不好,繡得再好的底子都會走了樣。我繡花算是熟手了,從來沒有過拆線返工。唯獨在勾邊的時候,時不時就要拆了線重來,真的實在是一不小心,不是房頂歪了,就是欄杆斜了。其實,房子的勾邊相對還簡單些,畢竟牆是橫平豎直的,就算門窗有斜麵,但基本上也是直線。最麻煩的是拱橋、船、船帆、和纜繩,都是各種曲線,一針繡不好就歪了。唉,可折騰了。不過,說實話,勾了邊整幅畫就鮮明了很多,活了起來,沒有那麽死板了,立體感強了很多。你去看文稿裏的局部圖,看是不是這樣?
在我家呢,我負責繡花,我家所謂的“汗滴男”老公負責把繡好的圖案裝裱起來。汗滴男,就是英文handy man的音譯,是不是還挺形象的?我們的做法是先按十字繡的大小做一個木框,木框上釘上麵板,做把繡好的畫固定在麵板上,再掛到牆上。那些繡品大小和形狀都不一樣。有的是一副圖分成幾扇的,比如《四季平安》是一棵樹,分成四扇四季節,冷暖兩色對比。《粉色浪漫》也是四扇,是陽光下的格桑花。有的隻是一整幅大圖,比如《報春圖》是經典的白雪紅梅,《富貴吉祥》是五色牡丹。大多數十字繡都是畫,但也有字的,比如說我繡過周敦頤的《愛蓮說》,再比如《天道酬勤》。你知道,“天道酬勤”出自《易經》,在我家,這也是我老爸定下的家訓。所以我也繡了一副,留給孩子們。但是,這些畫都比較小,裝裱起來簡單,可是《清明上河圖》長近兩米,寬兩尺五,我們倆昨天折騰了一下午一晚上,才把它裝裱好,光是做畫框的材料就買了一堆,什麽邊框木條、壓條、麵板、三角鐵等等,光是材料費花了一百多。今天才最後把畫掛上牆。我剛說的這幾幅畫,我也拍了照片放在文稿裏,你去看,看你喜歡哪一副?
就像我節目一開始說的,今兒這期節目就是為了誇我自己,顯擺一下我的女紅的。不過,雖然繡花是混時間,但在繡花的過程中還是有很多感悟的。比如說,你看,所有的繡品,正麵都是光鮮亮麗、多彩多姿的。但是,所有繡品的背麵,都是一團亂麻。就像人生,在別人眼裏,你的生活也許也都是光鮮亮麗的,但隻有自己知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萬事萬物莫不如此,都有兩麵,就像這三年疫情,它帶來的負麵後果是顯而易見的。但也許,也有也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就像我自己,如果沒有疫情,也不可能去做節目一開始說的那幾件事。這幅《清明上河圖》還不定拖到猴年馬月去了!所以,無論何時何地,我們自己順應時事,積極樂觀地生活都是沒錯的。你說呢?
說到這兒,今天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節目就結束了。歡迎你在評論區留言拍磚,也說說疫情三年你做了哪些事,咱們一起來分享一下。那,謝謝你的聆聽和陪伴,咱們下個周末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