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那裏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裏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裏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裏
個人資料
正文

四月十日:家書抵萬金

(2020-04-12 21:33:53) 下一個

爸媽:

“家書抵萬金”這句詩,是家喻戶曉的。

對遠離家人的遊子而言,每念一遍就是一遍的鄉愁。以前,我總把“家書抵萬金”,歸結為距離太遠、俗務纏身、生活忙碌,所以隻能寫信問候家人,不能親臨探望。可是,最近我突然意識到,並非僅僅如此。“家書”之所以“抵萬金”,更因為即使你想跨越距離,拋開俗務,抽身忙碌依然回不去家!因為啊,我忘了那句詩的上句是“烽火連三月”——動蕩的社會,徹底切斷了回家的希望!

當然,我們目前並非戰亂,並沒有那麽動蕩不安,並非杜甫所經曆的戰火連天、生民塗炭。可是,又有什麽不同呢?迅速擴散的病毒,像那無形的子彈,肆意擊中無辜的民眾,再飛向另一個無辜的人。為了自救,人們被禁錮在無形的城牆內。所以,結果是一樣的:回家的希望被切斷,甚至不能去寄家信。

那天,你們說收到了我一月份寄出的信。我知道,還有幾封信在路上。我還知道,我寄出的最後一封信是三月初。從三月十三日在家上班,自動隔離開始,我就沒有再寄出一封信。即使每天寫,即使打印好的信已經裝進信封貼上了郵票。我不知道,哪天才能解禁,才能安安心心地去郵局。

當然,因為科技,家人可以隨時通話和視頻,有沒有“家書”其實並不重要。我隻是和你們分享對這句詩的最新感悟。

出生於呼倫貝爾大草原,卻在台灣長大的席慕蓉,寫過一首《出塞曲》,深深感慨道:“如果你不愛聽/那是因為/歌中沒有你的渴望。”

所以,如果誰不能理解為什麽“家書抵萬金”,那是因為“書”中沒有她/他的渴望。

“家書抵萬金”是一句能深深打動人心的詩句,我卻唯願所有的人都不用體會那種心情。

送幾支家裏新開的蘭花給你們——但願春歸人亦歸,明月千裏照我還。

即此,保重。

晚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