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
今天太忙了,來不及寫信。想起五年前看完三毛的家信集《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之後寫的讀後感,翻出來附在下麵,權當今天給你們的家信。:)
1.
美國生活最無奈的地方之一,對我而言,是沒有中文書可看。
當然也可以上網看的。——可是,手中無冊何謂讀書?
自己有著根深蒂固的讀書陋習——不管是白日憑窗,還是夜來倚榻,總要有書在手方稱心。然後,或翻或讀,或點或批,便隨興了。
可惜美國的中文書太有限,每次去圖書館都會恨恨而歸。前日又去,好容易撿出幾本可看的,其中就有三毛的《我的靈魂騎在紙背上》,是她1973到1976年間的家信。那段時間,正是她與荷西赴撒哈拉、結婚、逃離戰火、定居加納利島的日子。
三毛是自己最喜歡的台灣女作家之一。她的文字所描繪的生活,在當年窩在西北沒見過世麵的我看來,簡直是一個個遙不可及的夢。其實,現在也還是個夢。隻不過沒那麽飄渺而已。
三毛的作品,除了《高原上的百合花》沒看過外,其餘都有收藏。最喜歡的一部,不是小說,也不是隨筆,而是雜記《我的寶貝》。那是她在搬家前,把手頭所有的收藏拍照並配以文字說明。每幅照片都是一個小故事。因為是紀實性的,也因著收藏的喜悅,那些短小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比下功夫寫的長篇更有著震撼人的真實和感動。
今天,在她棄世二十年後,重讀她的文字,依舊喜歡。讀完這本書信集,有兩點是非常清楚的:一,她很早就有自殺的念頭,並不斷暗示家人有可能走這條路。二,她的家信非常頻繁,在家信中事無巨細地匯報自己的生活。現在想來,還是有選擇的。就如同我們現在,也常打電話、視頻,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零零碎碎告訴父母,但真有意外或壞消息,自然是三緘其口的。
記得因三毛而著名的那首《橄欖樹》裏唱道:“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清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當時,真以為如此。然而,此刻,在背井離鄉十來年之後,才明白流浪根本一點兒都不浪漫。站在異鄉的街頭,茫然四顧的時候才真正體味到她當年感慨過的“天涼好個秋”。
2.
昨夜打開電視,見一男一女依偎在一起講話,隻聽得三五句對白,便可以肯定在演與張愛玲相關的劇情——台詞忒熟悉,完全是張愛玲的口吻。果然,演的是一部張愛玲傳。不知道電視劇的名字,自己揣測,莫不是叫《傳奇》?後來陸陸續續看了幾集,不甚喜歡。劉若英據說是個不錯的演員,但她演得張愛玲,不溫不火,神情單一,對白呆板,幾無可取之處。隻是到了後來,演到張老年獨自生活,因為躲跳蚤的強迫症四處搬家,居無定所,身披消毒衣,席地而臥,才讓人生出許多黯然傷神。其中有一個鏡頭很令人震撼:黃昏,空蕩蕩的公車就她一個乘客,陽光從車窗裏透進來,灑在她疲憊不堪的臉上。而她,目光穿過車窗,落在不知名的地方,仿佛在想什麽,又仿佛什麽都沒想的空洞。
如果沒在美國生活過,就不會明白一個外國人,沒有車,所有的生活起居都得搭公車,是多麽費神費力費時的事。何況,如果身體不佳,屢屢去醫院的話,公車簡直是一個噩夢。所以,她給友人的信裏才會提到:“我每天上午趕公車去醫院,等回家天已透黑。”
3.
三毛和張愛玲,都是傳奇人物。她們的人生多有相似,文字卻截然不同。
一個少年時候自閉,一個到了老年自閉。三毛少年時的自閉源於不堪外界的歧視,是被迫的。張愛玲老年時的自閉則源於看透了滾滾紅塵,是自願的。兩人都曾漫遊世界。張愛玲由大陸經香港、台灣到美國,是被迫的。 三毛則足跡遍及歐州、南北美、和亞非,卻是主動的。期間,二人都有丈夫相伴,但時日都是短暫的,更多的,還是孤身一人。
張愛玲筆下的人,心思細膩,情海沉浮,遊戲紅塵,自己卻單純到傻,罔論胡蘭成的背叛,嫁的兩個男人,都是可以當自己父親的人 。雖然有慧劍斷情絲,最終還是落得晚景淒涼,獨自客死他鄉,不為人知。三毛年輕時為情所傷,嫁了荷西反倒安穩了幾年,可惜情緣短暫,最終自掛謝世,也堪歎息。她的文,卻很熱情,有一種向陽花般的明亮的金色,文裏的人物,也是入世的、真實的、甚至粗糙的。
4.
張愛玲的文,喜歡的是她的小說。仿佛看一卷卷的陳年畫卷,生旦淨醜、嬉笑怒罵都細膩精致,也都隔著一層紗。一看,就知道是故事。
三毛的文,喜歡的是她的隨筆。恰似一幅幅照片,鮮豔、潑辣,充滿了生活氣息。
5.
如今,二人離世多年。她們的書卻肩並肩地擺在架子上。緬懷的,是我與她們的文字一起走過的青春。
201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