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
自從春假出去了一趟,回來就有點懶,原本每天去學校健身房快走的鍛煉也扔下了,家裏的跑步機更是閑置著,老三恨鐵不成鋼,諷刺挖苦我:“是誰說買了跑步機就天天鍛煉的?!懶死你吧!”所以,今天我再次回到了健身房。
和我一起玩精靈寶貝遊戲的一個女友,特別喜歡跑步,不光自己跑馬拉鬆,還帶著三個孩子一起跑。可是,我不喜歡跑步,快走倒是可以的。我去健身房帶著電腦和耳機,一邊走路一邊看電影。一般是看完一部電影為止,一兩個小時不等。最近特別懷舊,想看看老片子,就翻出了紅色經典樣板戲來看。今天看的是《海港》。在此之前,我已看了京劇《智取威虎山》《紅燈記》《沙家浜》《杜鵑山》,大型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大型歌舞劇《東方紅》和歌劇《江姐》。
這其實是我第一次真正從頭到尾地看這些劇。非常震撼,拋開台詞不談,隻表演就是無法超越的經典。其實,就算是台詞,除了政治傾向性太強而外,也有非常經典的唱段。比如阿慶嫂那段“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招待十六方/來的都是客/全憑嘴一張/相逢開口笑/過後不思量/人一走/茶就涼/有什麽周詳不周詳?”真正雅俗共賞,回味無窮。
而且,很多以前自以為是的想法都是錯的。比如楊子榮的著名唱段“今日痛飲慶功酒/壯誌未酬誓不休/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並不是打下威虎山之後,而是他打虎上山、成功混成老九之後的心聲。也才知道“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出自《紅燈記》。當然,“一樹紅花照碧海/一團火焰出水來/珊瑚樹紅春常在/風波浪裏把花開”的唱段也不是《海港》裏的,而出自台灣1961拍的《紅珊瑚》。
那些老一輩藝術家們的表演,無不令人驚歎,每個人的唱腔都是那麽細膩、流暢、有張力。今天看的《海港》裏方海珍的扮演者李麗芳,在“憶苦思甜,力勸小韓”那場戲裏的唱腔,高遏行雲,低若清風,強如驚雷,弱似飛絮,悠揚婉轉,九曲回環,極具感染力,令人拍案叫絕。扮演楊子榮的童祥苓先生,唱、念、打、做無一不精,打虎上山那一段,無人超越。一句高亢的“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蕩氣回腸,繞梁三日。《紅色娘子軍》裏吳清華的扮演者薛菁華,精湛的芭蕾舞技令後人難以企及。她的每一個舉手抬足、旋轉跳躍、立足碎步,每一抬眼一回眸,都是如此的渾然天成,輕盈而有力度,沒有一絲舞蹈的痕跡,仿佛原本就應該那樣,那樣走路、那樣後退、那樣在空中翻飛。我看過很多芭蕾舞劇,《胡桃夾子》《灰姑娘》《天鵝湖》等等,可是,當我看到薛菁華的表演之後,心裏就隻剩她一個了。很後悔為什麽年輕的時候人雲亦雲,鄙視樣板戲,沒有早點看薛版的《紅色娘子軍》,更羨慕當年那些能現場看她演出的人。當然,除了這些大主角,每一個配角,哪怕是路人,都演得入絲入扣,人在戲中,一點兒都不敷衍含糊,常常看到演員滿含熱淚,情難自禁。我敢肯定,假使現在複排這些戲,最大的差異一定是表演者的心態了。
雖然,那些戲有它們的局限性,可是,那種局限恰恰是當時的曆史時期最真實、最富有正能量的部分。我們現在不能因為它們是紅色的,是不符合現實生活的題材而棄之如敝屣。在我看來,樣板戲最大的特點就是全民普及性以及現代化:創作是接地氣的,觀眾是全國的!若一直按當時“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藝術思想不斷創新、改革,京劇也許會走進千家萬戶,成為日常流行,而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凋零淒涼,無人問津,僅靠豎著一個“傳統文化”的旗子,苦苦支撐。
爸媽,你們是那個年代的人。你們對樣板戲的看法是怎樣的呢?等我回去,咱們好好聊聊。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