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參加了一個City Tour。由於柏林特殊的曆史地位80%的參觀都是沉重的話題,從希特勒葬身的地堡到猶太人屠殺紀念碑再到查理檢查哨和柏林牆,心情比較壓抑。今天計劃去一些能夠放鬆的地方。我們住在柏林Zoologischer Garten Train Station 附近,Tiergarten 公園就在旁邊。而要去的勝利女神柱正是位於Tiergarten 公園中心位置。柏林Tiergarten公園被視為這座城市的“綠肺”,類似於紐約的中央公園或倫敦的海德公園。周圍環繞著勃蘭登堡門和波茨坦廣場等重要景點,占地約210公頃,其曆史可以追溯到皇家狩獵場,18世紀時被改造成為公園。這裏不僅因公園本身而聞名,也是柏林的議會、政府和外交區,擁有許多文化景點,如柏林愛樂廳和新國家美術館,以及柏林的“曼哈頓”——波茨坦廣場。
用完早餐稍作休息我們便興致勃勃地走進了這片綠地。以勝利女神柱為軸心放射狀的步道被厚厚的森林覆蓋。秋色尚存的綠地有繞湖晨跑的健將,匆匆而過的上班族和遛狗的附近居民。這些圖畫溫馨而自然地拚湊出了柏林人的生活場景。大約走了半個多小時,園內雕塑造型漸漸多起來,好像我們已接近中心位置了。果不其然,很快便可以望見我們的目的地勝利女神柱了。
勝利女神柱是一座紀念碑,由建築師約翰·海因裏希·施特拉克設計。它的建造始於1865年,並用了八年的時間。柱頂的有翼勝利女神維多利亞雕像由弗裏德裏希·德拉克設計。這座紀念碑旨在紀念德國在1864年至1871年間對丹麥、奧地利和法國的勝利。是應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的命令最初建於國會大廈前的國王廣場(今天的共和國廣場)的,後來在1938年移至蒂爾加滕公園的現位置。遊客可以爬上270級台階到達柱頂,從那裏可以飽覽柏林的美景。參觀勝利柱需要走地道到達街心。當然你萬不可照張相就算打卡完畢了。重點是要花10歐元進去登柱。270級台階螺旋而上空間狹窄隻能一鼓作氣奮勇登頂。每次爬梯登高我就在想10年後甚至5年後我是不是還有能力上來,因為柱底有不少跟我年紀相仿地阿姨都在望柱興歎!但柱頂360度無遮擋的風景帶給人的體驗是無與倫比的!特別是在這個彩色秋天!
趕上了柏林斑斕晚秋
勝利女神柱映入眼簾
登頂體驗極好,360度無死角景致!
參觀完勝利女神柱我們乘車前往下一個目的地查理騰堡宮。查理騰堡宮(Charlottenburg Palace)是一座具有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宮殿,原名為利岑堡宮,建造於1695年到1699年間,為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的妻子索菲·夏洛特所建。夏洛特女王去世後,宮殿在1705年被重新命名。18世紀期間,宮殿進行了擴建,如今收藏有古董、繪畫和樂器等。查理騰堡宮是巴洛克和洛可可建築風格最佳的幸存例子之一。由德國建築師約翰·阿諾德·內林(Johann Arnold Nering)設計,並在他去世後由建築師安德烈亞斯·施呂特(Andreas Schlüter)和馬丁·格倫伯格(Martin Grünberg)完成。這個昔日霍亨索倫家族的夏季住所包括宮殿花園、美景亭(Belvedere)、陵墓和新亭,將遊客帶入普魯士皇室的世界。
雖然這處宮殿在名氣與規模上都遠不及凡爾賽宮,但它的巴洛克及洛可可元素足以令遊客體驗一場別開生麵的視覺盛宴,更有窗外美得窒息的秋景加持,個人體驗非常棒!當年在凡爾賽宮參觀因為怕排長隊報了一個小型英語團。但導遊的法國口音實在令人不敢恭維團員麵麵相覷根本不知道她在講什麽。而且像凡爾賽鏡廳這樣的精華部分更是人聲鼎沸嘈雜不堪,完全無法專心欣賞。而查理騰堡宮貼心地為遊客提供免費語音耳機,真的體驗非常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內部的金色大廳。它個是位於新翼的洛可可風格的舞廳。它是歐洲最美麗的洛可可風格創作之一,以其華麗的裝飾而聞名。金色大廳的牆壁上鋪有模仿粉紅色大理石的灰泥,整個大廳長達42米,裝飾著鍍金的灰泥和豐富的裝飾藝術。大廳中,還有瓦托、佩斯尼和其他18世紀法國大師的畫作,這些都是查理騰堡宮中的亮點之一。午後的陽光透過窗外金黃的樹葉照入大廳溫暖而愜意,讓金色大廳雍容華貴絢爛中不失典雅!
這是新翼入口
這個房間被裝飾成中國風
日本風
素雅高貴
下圖是我第二喜歡的大廳
色彩與秋景很搭
下圖為金色大廳
亮瞎雙眼,雍容華貴,金壁輝煌而不失典雅,洛可可風格的經典之作。
視覺享受!
查理騰堡宮庭院
參觀完畢在回地鐵站的路上途經一家叫《MingJia》的中餐館。我們要了兩人套餐45歐兩菜一湯加一份甜點。它的泰風香酥鴨超級讚,老板娘親和開朗相談甚歡!
完美的一天!
11/18/2023